-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20世紀五大傳記:張居正大傳 鐵血首輔的顯耀與悲涼(圖文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118922
- 條形碼:9787556118922 ; 978-7-5561-189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世紀五大傳記:張居正大傳 鐵血首輔的顯耀與悲涼(圖文典藏版) 本書特色
◆ 20世紀五大傳記圖文典藏版,讀懂中國古代典型政治家的處世方法和成功之道! ◆鐵血首輔的顯耀與悲涼,激勵人心的精英成長故事,驚心動魄的時代變遷史詩。 ◆張居正是實現(xiàn)明朝中興進而影響幾百年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關鍵人物,本書再現(xiàn)了其在險惡官場中建立功業(yè)的精彩人生。 ◆激勵人心的精英成長故事,真實激烈的官場斗爭角力,為官從政、為人處世的常讀之書。 ◆中國現(xiàn)代傳記文學領域**人朱東潤先生匠心巨制,不僅描寫人物生平,也展示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和時代變遷。
20世紀五大傳記:張居正大傳 鐵血首輔的顯耀與悲涼(圖文典藏版) 內容簡介
張居正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從荊州的一個普通家庭起步,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成為萬歷首輔、神宗皇帝老師以及明朝中興的奠基人。 張居正對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都頗有建樹。但是,為了推行改革措施,張居正也曾經使用過不光彩的手段,其個人生活也難說檢點。生前,他位高權重,一言九鼎;死后,卻被剝奪謚號,查抄家產,禍及子孫。而否定了張居正改革成果的大明帝國,也走向了滅亡之路。 閱讀本書,讀者會對張居正這位專制王朝的著名改革家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同情,對傳主所置身的那個時代有更清醒的認識與反思。本書不僅有突出的學術成就與研究價值,也有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與實用價值。
20世紀五大傳記:張居正大傳 鐵血首輔的顯耀與悲涼(圖文典藏版) 目錄
序言
隆慶、萬歷的十六年間內閣七卿年表
張氏世系表
**章 “荊州張秀才”
第二章 政治生活的開始
第三章 休假三年
第四章 再投入政治旋渦
第五章 內閣中的混斗(上)
第六章 內閣中的混斗(下)
第七章 大政變
第八章 初步的建設(上)
第九章 初步的建設(下)
第十章 **次打擊以后
第十一章 從奪情到歸葬
第十二章 元老的成功
第十三章 鞠躬盡瘁
第十四章 尾聲
20世紀五大傳記:張居正大傳 鐵血首輔的顯耀與悲涼(圖文典藏版) 節(jié)選
世宗在位的時候,穆宗在裕王府,娶妃昌平李氏,后來謚為孝懿皇后。嘉靖三十七年四月,李妃死了,八月裕王娶繼妃通州陳氏,穆宗即位以后,封皇后,后來謚為孝安皇后。昌平李妃生子翊釴,五歲時死了。翊釴之下,便是翊鈴,母氏無考,不滿一歲也死了,所以嘉靖四十二年裕王第三子翊鈞出生的時候,因為他是獨子,特別得到裕王的寵愛。 裕王愛女人,*得意的是漷縣李氏,后來謚為孝定皇后。李氏入宮的時候只是一個宮娥,當時稱為都人。這是翊鈞的母親,隆慶元年,穆宗即位以后封貴妃。李貴妃是一位有能力、有辦法的人。她的父親李偉,漷縣人,因為鄉(xiāng)間不安靜,避到北京,后來索性把女兒送進裕王府,做一名宮娥,卻想不到以后的富貴都從這里來了。穆宗即位,禮部尚書高儀請立皇太子,大臣們都認定翊鈞是一位聰明的皇子。事實是顯然的,這個五歲的孩子已經讀書了,在明代皇帝不甚注意皇子教育的情形之下,這是一個特例。隆慶二年,內閣大學士合疏公請立翊鈞為太子,三月間,實行冊立。穆宗也委實喜歡,他記得一天自己正騎著馬在宮中游玩,皇太子跟他說:“爸爸,你一個人騎著馬,摔下來,怎么辦?” 穆宗看見兒子的關心,真愉快,連忙下馬,著實撫慰一下。這時期陳皇后因為多病,住在別宮里,每天早晨,李貴妃挈帶太子到皇后宮中請安,皇后聽到小靴子在階道上橐、橐、橐!便連忙起來。自己沒有兒子,但是看見這樣聰明的孩子也實在高興。皇后把經書取出來,一句一句地問他,太子對答如流,因此更加討得皇后的歡心。皇后和貴妃之間盡管有一些利害沖突,但是當陳皇后看到李貴妃的知禮和皇太子的聰明,心里也平靜下來,皇太子的稚弱的心里正在逐漸意識到政治的作用。 隆慶六年四月,高拱推薦前禮部尚書高儀入閣。是月穆宗命儀為文華殿大學士,入閣辦事,一切都很正常。 *大的禍變來了,五月的一天,穆宗在坐朝的時候突然站起來,走了幾步,不知說了什么,只是嘴上不斷地歪動,顯然這是中風。內監(jiān)馮保在旁,趕上扶住,居正也搶前去扶。在大眾誠惶誠恐當中,穆宗入宮。隨即召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至乾清宮,穆宗斜倚在御榻上,皇后、皇貴妃都在,皇太子立在御榻的左邊。三位大學士跪在御榻前面。穆宗困乏了,由內監(jiān)馮保宣詔: “朕嗣統(tǒng)方六年,如今病重,行將不起,有負先帝付托。太子還小,一切付托卿等。要輔助嗣皇,遵守祖制,才是對于國家的大功。” 真是一幅慘淡的景象。看見朋友托孤,尚且目不忍睹,何況他們是裕王府中的講官,六年以來的內閣大臣!但乾清宮不是他們痛哭的地方。高拱、張居正含了滿眶的熱淚,和正在嗚咽的高儀叩了頭,回到內閣,這是五月己酉。次日庚戌,穆宗皇帝逝世。大臣們在內閣里痛哭。高拱號啕地嚷著:“十歲的太子,怎樣治天下啊!”他越發(fā)感覺到責任的重大。 穆宗逝世以后,政治上躍起一個新興的勢力,這就是馮保。馮保在世宗朝已經是司禮秉筆太監(jiān),穆宗登極,馮保屢次想升掌印太監(jiān),但是因為高拱反對,始終沒有達到目的,所以他和高拱結下了不解之仇。明朝的政治本來充滿了彈性,因此司禮監(jiān)的職權沒有確定的范圍。名義上司禮掌印太監(jiān)是“掌理內外章妻及御前勘合”,秉筆太監(jiān)“掌章奏文書,照閣票批朱”,事實上,他們的職權可以無限地擴大。掌理章奏是一個“上下其手”的機會。照閣票批朱,是對于內閣票擬的諭旨,用朱筆加以*后的判定。這本是皇帝自己的事,后來皇帝不負責任,“批朱”的事落到司禮秉筆太監(jiān)手里,于是大學士雖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而秉筆太監(jiān)則成為皇帝的機要秘書。《明史·職官志》稱“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于內監(jiān)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在明代政制里,這正是變態(tài)中之常態(tài)。武宗時候,司禮監(jiān)劉瑾甚至把章奏帶回私宅,和妹婿孫聰、食客張文冕共同批答。皇帝的機要秘書可以隨時邀集親友,同參國政,更是變態(tài)中的大變。武宗正德二年到五年間,劉瑾成為事實上的皇帝,五年八月,劉瑾失敗以后,武宗下詔自正德二年后,所更政令一概如舊,其實只是對于這三年中劉瑾的地位加以實際的認識。 從五月庚戌穆宗逝世到六月初十甲子神宗即位,這十五天,是馮保活躍的時期。馮保的策劃是驅逐司禮掌印太監(jiān)孟沖,奪取他的位置:因為皇后、皇貴妃的支持,這一個策劃實現(xiàn)了,但是實現(xiàn)的時間卻不能確定。《馮保傳》稱為剛剛在穆宗逝世以后,《胡涍傳》稱為在神宗即位的第六天,中間有二十天的距離。其實神宗即位以前,執(zhí)行詔旨的機構尚未完成;至于神宗即位的第六天,這是大政變的一日,沒有馮保事前的活躍,根本不會發(fā)生政變。所以我們不妨假定馮保升掌印太監(jiān)在神宗即位之日,或其后,至遲必早于第六日。這個策劃的完成大致在神宗即位以前,只待神宗即位而履行發(fā)表的手續(xù)。 …………
20世紀五大傳記:張居正大傳 鐵血首輔的顯耀與悲涼(圖文典藏版) 作者簡介
朱東潤(1986—1988) 原名朱世溱,江蘇泰興人,明代福建巡撫、督師抗擊荷蘭侵略者的朱一馮之裔孫。當代著名傳記文學家、文藝批評家、文學史家、教育家和書法家。曾留學英國倫敦,對西方傳記文學有深入的研究。 朱東潤治學嚴謹,著作等身,先后撰寫了《張居正大傳》《王守仁大傳》《陸游傳》《梅堯臣傳》等具有重大影響的傳記作品。他不僅描寫了這些歷史名人的一生,也通過人物經歷展現(xiàn)出歷史和時代的變遷,因此被稱為中國現(xiàn)當代傳記文學的開拓者。代表作《張居正大傳》寫于1941年,是中國傳記文學的經典之作。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