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媯川文集:秉燭行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68174
- 條形碼:9787200168174 ; 978-7-200-1681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媯川文集:秉燭行吟 本書特色
“媯川文集”是對延慶文學創作的一次大檢閱和匯總,也是延慶經濟和文化共同繁榮發展的一個標志,更是當代延慶文藝工作者留給歷史的文學記憶,其中收錄的作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等,大部分都是在全國文學期刊和報紙上發表過的,有不少曾結集出版,其中還包含了許多曾獲得過全國獎項的作品。它不僅能夠體現一個地區的文學水平,其中有的作品甚而達到了中國當代文壇的藝術水準。本書是其中一冊。林遙的《秉燭行吟》以詩性的語言,全景式地掃描、勾勒中國文化的斑駁意象,具體收錄了《鄉關寫意》《說書人》等作品。
媯川文集:秉燭行吟 內容簡介
跋涉行路易,文化守護難。作者行走中國十載,記戲樓,望胡楊,闖關玉門,觀窟敦煌,拜水都江堰,醉夢入揚州,南長灘紛揚梨花,古于闐金玉佛國,構成本書21篇歷史文化散文。作者尋覓大地上的勝跡,記述歷史人物及其事跡,將散逸的斷簡殘章裝訂**的書冊,詮釋文明的興衰,感嘆文化的坎坷。本書以詩性的語言,全景式地掃描、勾勒中國文化的斑駁意象,學養扎實,筆觸克制,整部作品雄渾中不乏細微,蒼健中又見婉約,詩意蘢蔥,文采絢麗,在探幽發微、述往思來中,蘊藉著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追思。
媯川文集:秉燭行吟 目錄
鄉關寫意
說書人
守廟人
煙花醉夢入揚州
玄奘的背影
武侯之困
猶是書生此羽生
癡人侯公子
書房一間,勿求廣廈
絲路南國有于闐
西北望胡楊
履痕卷子
陽關獨唱
沙中清泉
天人絕構莫高窟
春風不度玉門關
風吹戈壁灘
江南酒意
寂寞梨花魂
上善若水
跋擷一片舊時月色掌燈
媯川文集:秉燭行吟 節選
一座戲樓,甚至是覆頂傾梁的老戲樓,往往是村鎮中的一大景致。 大風揚起,大雪紛飛,我行走在京郊的這些靜謐村落間,恍惚中,感覺悄隱在青磚殘垣里的戲樓,顯得更加蒼邁,更加老朽,也不知它們在重重歲月的壓擠下撐持了多久,以后還能撐持多久,可它們確是歲歲年年地撐持著。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山區還是平原,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幾乎都能見到戲樓的身影。尤其是在鄉村,幾乎每個村、鎮都有一個或大或小或今或古或繁或簡的戲樓。 這些戲樓,似乎被今日的時光遺忘了,總是那么孤獨地緘默著,緘默中卻也張揚出了一種遺世獨立的氣勢! 當歷史從從容容地拂去了這些戲樓上的紅墻翹頂,卸去了明柱彩繪,它們便幻化成了一方方橫陳在地的無字老碑,心定神清地歇臥在了不起眼的地方。它們曾經紅紅火火地喧鬧過,并極有力度地撞擊過歷史,可現今只能飽含著數不清的老故事守候著身邊的黃土地。 學問深時意氣平。戲樓變成磚垛或土臺之后,便添加了這般深沉的氣度。 數年的時間,我步履蹣跚,看過了散落在京郊周邊大小散落的數十座殘存戲樓,驀然想起自己寫過的《風雪山神廟》中的詩句: 我靜候在臺下,等待散場。 只記取戲中簫聲低咽,鑼鼓冰涼。 站在這些戲樓前,我才憬悟自己好久沒有看戲了。 電視上看的不作數,因為體味不到現場的氣氛。 我*后看戲的印象,停留在風雷京劇團演出的折子戲專場。坐在湖廣會館二樓的包廂,有茶水點心,環境美則美矣,卻疏遠了幼時在村中摩肩接踵擠在戲樓前看戲的心情。此后我再未進過戲院,屈指算來,已逾十載。 過去,京郊地區的經濟相對落后,文化生活單調,唱戲、看戲是大眾*主要的娛樂方式,因而戲樓便成了鄉村里唯一的文化活動中心,它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我出生于農村,從小就喜歡看戲,曾見過很多戲樓。小時候,戲樓在我眼里一直是村子里*為宏偉高大的建筑。 記憶里,鄰村中羊坊的戲樓,去的次數*多。每年村里有廟會,就會有唱河北梆子的劇團來這里唱戲。我們這地方喜歡聽梆子腔,這種唱腔既有渾厚深沉、悲壯高昂、慷慨激越的風格,又有纏綿悱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的特點,是北方*具地域特色、受眾范圍頗廣的一個古老劇種。 每到那幾天,鄰近幾個村都像過年一樣,割肉買菜,以招待前來聽戲的親戚朋友。村上的街道兩旁擺滿了做生意的小攤,很是熱鬧。戲樓上慷慨激昂的梆子腔響遏行云,戲樓前擁擠著觀眾,還有賣各種吃貨玩具的小商販?磻虻拇蠖嗍侵欣夏耆恕@先藗兇蠖即髦菝,手里輕搖著蒲扇。盡管正在上演的劇目,他們都不知看了多少遍,情節和唱詞都爛熟于心,但每次看戲都是饒有興致,不到戲演完,一般很少有人半道離場。 20世紀80年代以前,戲樓絕對是村民心中的文化圣殿。但自從電視機普及以后,唱戲、看戲不再是村子里唯一的娛樂活動了。再后來,碟機、手機、互聯網也開始普及,文化娛樂形式更加多元化。戲,很快衰落,戲班子也越來越少,戲樓便遭到冷落,被閑置起來,時間一長,也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戲樓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剩下為數不多的殘存,寂寞地蹲守在鄉村的角落里,無人問津。 親愛的,你用我不懂的, 語言的面紗, 遮蓋著你的容顏……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這是2004年5月1日,為了紀念梅蘭芳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在長安大戲院上演的新創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中的幾段詞。 前者是泰戈爾的詩,用孟加拉語念白,后者是《霸王別姬》的原詞,這是節日焰火式的劇作,是慶典式的,是為了紀念,是為了一種儀式。 在世界文藝中,似乎戲劇的交融更加容易和純粹。P3-5
媯川文集:秉燭行吟 作者簡介
林遙,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入選首都第一批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庫。作品散見于《文藝報》《中華讀書報》《中國文物報》《北京文學》《北京作家》《北京人文地理》等出版物中,出版有長篇小說《戊戌俠蹤》,散文集《明月前身》,詩集《俠音》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