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范勃?游弋的謎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274013
- 條形碼:9787536274013 ; 978-7-5362-740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范勃?游弋的謎語 本書特色
藝術真是一場奇妙的旅行。一般而言,這場旅行主要關乎作者,媒介和 受眾(或曰創作、傳播和欣賞)三大要素,以及這三大要素所形成的場 域。有時候我想仔細探究藝術創作是怎樣在藝術家身上發生的,藝術作 品又是怎樣通過一定的媒介到達欣賞者那里的,在欣賞者那里又發生了 怎樣的二度創作,其后又怎樣更大范圍地傳播擴散,所有這些,令人著 迷。比如,當我們面對遠古時期的人類在巖石上留下的千姿百態的圖畫 時,想象這一場景:那些遠古的人類是怎樣作畫的?當時以及今天的人 們又是怎樣圍觀的?圍觀時又有怎樣的感受?又如,當我們捧讀李白的 作品時,如果想想他那一首首流芳百世的佳作從創作完成到傳抄、刻 印、傳播,在讀者心中誘發了怎樣的共鳴,會否有這樣的畫面映入眼 簾:醉意茫然的李白對月獨酌,詩意泉涌不能自拔,便在紙上肆意涂 抹,于是在他杖劍而歌的身影后,那些傳世名篇便在盛唐詩壇上飛鳥般 一只只展翅躍出。古往今來的讀者觀賞著輾轉而來的李白詩篇,在沉思 罷淚罷或是醉罷,讀出了和李白一樣的月情和酒意以及與李白不一樣的 月情和酒意。 …… “藝術工場”叢書所要開啟的是一種以現場展覽為圓心,以融合出版方 式對接創作和欣賞的獨特美術場域。在這里,我們對展覽、觀賞及出版 的結合設計出新的體驗路徑:當我們在展覽現場觀摩美術作品獲得美好 的藝術體驗之后,走出展場門口時再帶走一本小書,回到家中,隨意翻 看小書,這時書中的圖片勾起觀覽體驗的回味,畫家和研究者對作品深 入淺出的文字解讀帶來對畫作的進一步理解和思考,而音視頻內容又重現了現場場景,特別是將來書中還會注入AR(增強現實技術)、VR(虛 擬現實技術),展覽可以“帶走”……一場奇妙的藝術體驗就此啟航。 藝術本已奇妙,旅行當更加精彩! ——嶺南美術出版社社長 劉子如 “一個越來越遠離于現實之外的孤獨靈魂,依舊在現實中尋覓昔日的夢想。” ——范勃 近些年來,范勃一直在藝術實驗的各條道路上不停地游弋、探索,試圖建立自己從外在到心靈、從個體到社會全新的體驗角度和表達方式。從“繪畫筆記”開始,他將自己的創作游弋于藝術的主題、觀念、媒介、形態、空間這些維度之間:他用抽象表現主義的圖式嘗試書寫繪畫,用彩色圖片堆砌墻面,用維生素B2藥片構筑盲文,用盲文鋪設迷宮,用藥粉試管占領空間,用熱感應成像技術捕捉觀眾的凝視,用影像記錄盲女的行走體驗,用展覽空間顛覆日常生活經驗。 如若深究其里,藝術家的這些行為要么在探討知識系統之上,找尋對象、媒介和方法的符號性意義,來實踐自己的“去視覺化”觀念;要么在挖掘作品從平面到空間、從室內到室外、從個體到公共更多的可能性,而這些正是今天的當代藝術所呈現的核心價值。
范勃?游弋的謎語 內容簡介
“藝術工場”叢書整體策劃的**本我們選擇了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范勃即將舉辦的“范勃:游弋的謎語”作品展,因為本次展覽特別強調作品與展場的關系。此展覽所營造的是一個結合藝術家作品主題——中西方眾神的對話以及生命體內觀來布展空間,一系列的神像繪畫與空間結合讓觀者領略到眾神的陣列,而有關器官與符號的繪畫及手稿的匯集又讓觀者似乎走進了生命體內部的“叢林”。盡管這是一個以繪畫和雕塑為主體的展覽,但它們是被當作一個整體的項目來進行的,創作和展示本身是一體的,而不是讓空間僅僅作為作品展示的“白盒子”。而該書作為該次展覽展場空間布局的其中一個元素,將會讓藝術愛好者、藝術家與相關專業人士,在參觀展覽的同時,更進一步理解與體會到高端展場立體空間融合布局所帶來的視覺享受及心靈震撼,同時更深入貼近藝術家及其創作理念,使觀者與作品的聯系得到更緊密的融合,同時也是圖書與展場空間相結合的新的探索與嘗試。藝術家簡介:范勃,1966年生于天津,本科、碩士、博士先后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廣州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評審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屆國家重大題材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
范勃?游弋的謎語 目錄
前言游弋的謎語
空間謎語:創作與展示一體的實驗
作品與展場
靈肉的遙感——一段跨時空的覺知之旅
可見與不可見:無形之神與有形之物
藝術家簡介范勃
范勃?游弋的謎語 作者簡介
胡斌,2002年本科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并入廣東美術館研究部從事策展與編輯工作。2006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獲美術史碩士學位,并留系任教。2010年博士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獲博物館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藝術管理學系副教授。關注的研究方向為20世紀中國革命美術史、中國現當代藝術展覽史,長期從事當代藝術的批評與策展。著有《西方后現代繪畫經典》(合作)、《世博與國家形象》、《視覺的改造:20世紀中國美術的切面解讀》等。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