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科技-涵義、運轉及賦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5255
- 條形碼:9787542675255 ; 978-7-5426-75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科技-涵義、運轉及賦能 內容簡介
本書稿是上海市現代管理研究中心相關課題項目。上海市現代管理研究中心是隸屬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學術、咨詢、信息和培訓機構。當下金融科技領域發展迅速,我國金融科技公司已覆蓋支付、信貸、智能投顧等多個細分領域,金融和創新技術的有機融合帶動金融產業再升級。本書稿介紹和闡述了金融科技的發展歷程、歷史沿革、功能與前景以及趨勢。
金融科技-涵義、運轉及賦能 目錄
0-1 對金融科技的認知及變化
0-2 國家制定金融科技戰略政策
0-3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歷程
0-4 金融科技對于銀行、金融、經濟社會的巨大功能
0-5 先進科技在融合中動能更鮮明
0-6 金融科技歷史沿革
0-7 金融科技賦能
0-8 金融科技產業的行進及未來
0-9 金融風險管控以及反壟斷創活力
0-10 新時期金融科技磅礴走勢及開拓空間
0-10-1 云、庫、鏈成當今支撐新金融的核心技術
0-10-2 行業范式轉移:金融科技風向標
0-11 金融科技中,*短時間內便能充分落地,廣泛使用的內容
0-12 金融科技在世界各地區發展
0-12-1 歐美地區金融科技領先
0-12-2 亞太地區金融科技發展的成就和特色
0-12-3 拉美地區金融科技發展的沃土
0-13 金融科技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0-14 金融科技在抗疫與發展兩手硬重任中的危與機
0-15 上海灘與金融街
第1章 金融科技的定義、興起及發展
1-1 金融科技的定義
1-2 金融科技源遠流長
1-3 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現狀和未來
1-4 國家關于金融科技的戰略政策措施
1-5 中國金融科技行業迅速發展
1-5-1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歷程
1-5-2 政策制度:頂層設計與監管沙盒
1-5-3 技術發展:從概念技術到產品應用
1-5-4 需求增加:從金融需求看金融科技發展
1-6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歷程、投資、技術和業態
1-6-1 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1-6-2 全球金融科技投資高漲,中國金融科技后來居上
1-6-3 金融科技的關鍵技術:ABCD賦能金融行業
1-6-4 金融科技催生新興金融業態
1-7 我國金融科技將呈現六大發展趨勢
1-8 金融科技在抗疫與發展兩手硬重任中的危與機
1-8-1 疫情及復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深刻影響
1-8-1-1 2020迅速卷來的兇猛的疫情
1-8-1-2 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1-8-2 武漢疫情背后潛藏五大商業機會
1-8-2-1 傳統的線下生意正在被線上的
……
第2章 金融科技之科技
第3章 金融科技之金融
第4章 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及演變
后記
參考文獻
金融科技-涵義、運轉及賦能 節選
《金融科技:涵義、運轉及賦能》: 隨著大數據平臺安全可信性和軟件通用性的提高、大數據共享交換標準的建立以及大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的增強,大數據在金融領域的重要性將會進一步凸顯。大數據將成為金融領域的基石,為各項運營提供全面穩定實時的數據資源,以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大數據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正在逐步拓展,在全球范圍內,大數據已經在金融行業的風險控制、運營管理、利潤創造以及監管等領域,都得到了全面應用。在未來的發展中,大數據將提高金融領域數據的共享程度,助力金融產業的轉型升級,重塑金融領域的監管方式。 在風險控制方面,借助大數據技術對金融行業積淀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能夠有效降低信用評估、產品研發、機構運營和決策制定等環節的金融風險,大幅降低金融行業的風險損失。用戶準人環節需要對用戶的信用情況進行評估,大數據風控不僅考慮用戶相關業務的歷史數據,還會將多個與業務相關的弱變量加入風控模型。產品研發環節需要對用戶需求進行精準分析,降低產品研發失敗的風險,大數據產品研發通過實時持續搜集相關信息,提高產品研發成功率,降低風險損失。運營環節需要規避流動性風險,一旦金融機構的運營過程中出現流動性風險,其公信力將不復存在。 決策環節引入大數據后,能提高金融機構決策制定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降低決策制定環節的風險損失。一方面,大數據有助于金融機構實現精準營銷,通過大數據能夠幫助金融機構快速洞悉用戶購買意愿,提升產品營銷的精準度,提高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大數據有助于完善金融機構的服務體系。金融機構的服務體系需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技術的發展不斷完善改進,大數據已成為優化當前金融機構服務體系的關鍵之一。 在運營管理方面,大數據于金融運營管理方面*直觀的影響,在于使抽象、繁雜的金融信息實現可視化。金融可視化是利用數學算法、網絡技術、數據挖掘、計算機文本識別技術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綜合開發的信息動態集成顯示成果。一個優秀的金融可視化解決方案應該包括數據搜集整合系統、基于經濟管理的程序開放系統、基于圖標顯示技術的通信信息系統。當下,金融可視化仍基于傳統的柱狀圖、餅狀圖等進行管理和判斷的二維數據模型實現,并不能完全滿足多維度、復雜關系的數據模型需求。未來,金融可視化應用系統將滿足對金融業務及相關設備運行情況和工作效能的實時監控,成為經濟分析、管理決策、績效評價等工作的**工具,貫穿于金融活動的全過程。 另外,在傳統運營模式下,信息不對稱、市場調研成本高昂等因素導致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率低下,無法做出實時有效的運營決策,而大數據具備數據面廣泛、處理速度快的特點,能夠高效快速地提煉海量數據中蘊含的有效信息,提升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率。一個傳統的金融貸款業務需要兩三天審批時間,而通過對歷史和實時數據的挖掘,可以創造、改進數量化交易模型,使基于數據價值的自動審批方案只需要幾秒鐘即可完成,金融效率顯著提升。 在利潤創造方面,營業利潤是金融機構發展的源泉。營業利潤的提升~方面有賴于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有賴于產品銷售。大數據有助于金融機構降低成本,金融機構借助大數據,能夠獲取全面細致的用戶畫像,以此進行產品個性化推薦和實時營銷。另外,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可以建立高效快速的決策支持系統。 大數據得到企業重視,是因為其瓦解及重建了現有的產業和商業模式,具有相當大的價值,這點在金融領域*為明顯。由于金融領域具備海量數據,非常適合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因此金融大數據正受到銀行、保險、證券企業的追捧。通過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來處理海量數據,從而更好地了解用戶、創新服務。 隨著金融大數據共享程度的提高,金融機構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用戶需求,這不僅有助于實現金融服務的場景化,還有助于更深層次的產品開發,退工金融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方面,大數據作為金融行業服務創新的驅動力,將進一步推動金融行業拓展產品銷售的場景。從用戶需求出發,運用大數據將若干場景連接,在此基礎上形成某個場景下的閉環,從而更加全面精準地挖掘用戶痛點,真正實現精準化、個性化營銷。另一方面,大數據作為金融行業產品創新的驅動力,將進一步拓展個金融業態的觸角。 在監督管理方面,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難以對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貸等新業態進行有效監管。將金融監管與大數據結合,有助于實現金融監管的即時性和有效性。面對監管成本高昂、監管技術有限等受制因素,監管部門借助大數據技術,可實現監管渠道電子化,降低監管機構的搜索成本。針對傳統的金融監管部門受制于資源有限、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只能依據幾個主要指標對金融行業進行監管的現象,大數據金融監管能顯著增強監管的有效性。大數據為金融監管領域帶來了一系列可喜的變革,先進的信息系統可以及時監測金融市場與企業動態,而電子化的渠道可有效降低監管搜索成本。多渠道的信息數據來源可以降低監管面對的信息不對稱難題,而通過機器學習可以構建智能監管監測系統。這些信息化金融監管手段來源于市場,作用于市場,檢測于市場,是金融監管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
金融科技-涵義、運轉及賦能 作者簡介
朱正圻,上海世界經濟所所長,中華全國管理創新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在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從事世界經濟、靠前金融與貿易、市場經濟體制、自由競爭、宏觀調控、科技創新、產業結構、現代服務等的比較研究和教學,作為訪問學者在美英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客座研究。作品中有的如專著《科技金融現代版—內涵與運轉》《現代服務跨國外包》《宏觀調控靠前演進》等。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