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電子線路CAD實用教程:基于Protel 99 SE平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63296
- 條形碼:9787560663296 ; 978-7-5606-632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子線路CAD實用教程:基于Protel 99 SE平臺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地介紹目前被廣泛應用的電子線路CAD軟件包——Protel99 SE的主要功能(包括原理圖編輯、電路仿真、印制板設計、信號完整性分析)、安裝和使用方法,通過實例對模擬仿真部分和PCB設計規則作了較為詳細的講解。
電子線路CAD實用教程:基于Protel 99 SE平臺 內容簡介
本書以從事電子線路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學校電子類專業學生作為讀者對象,講解了電子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的基本概念、設計規則,通過典型實例,系統地介紹了目前被廣泛應用的電子線路CAD軟件包—Protel 99 SE的主要功能(包括原理圖編輯、電路仿真、印制板設計、信號完整性分析)、安裝和使用方法。考慮到從事電子線路CAD設計的實際工作需要,書中結合典型實例,尤其是對模擬仿真部分和PCB設計規則作了較為詳細的講解。
電子線路CAD實用教程:基于Protel 99 SE平臺 目錄
第1章 電子線路CAD與
Protel 99 SE概述 1
1.1 電子線路CAD的概念 1
1.2 Protel 99/99 SE概述 2
1.2.1 Protel 99 SE新增功能 3
1.2.2 Protel DXP概述 4
1.3 Protel 99/99 SE的安裝及啟動 4
1.3.1 Protel 99/99 SE的安裝 4
1.3.2 Protel 99/99 SE的啟動 5
1.3.3 Protel 99/99 SE中的文件管理 8
1.4 Protel 99/99 SE電子線路設計流程 11
習題 12
第2章 電原理圖編輯 13
2.1 電原理圖的概念及繪制規則 13
2.2 Protel 99 SE原理圖編輯器(SCH)的
啟動及界面認識 14
2.2.1 原理圖編輯器窗口的組成 14
2.2.2 圖紙類型、尺寸、底色、
標題欄等的選擇 16
2.2.3 設置SCH的工作環境 19
2.3 電原理圖繪制 22
2.3.1 元件電氣圖形符號庫及管理 22
2.3.2 放置元件 29
2.3.3 連線操作 37
2.3.4 放置電氣節點 41
2.3.5 放置電源和地線 42
2.3.6 總線、總線分支、網絡標號工具的
使用 43
2.3.7 I/O端口 45
2.4 利用畫圖工具添加說明性圖形和文字 47
2.4.1 畫圖工具介紹 48
2.4.2 常見圖形繪制技巧 48
2.5 原理圖編輯技巧 50
2.5.1 操作對象概念 50
2.5.2 單個對象的編輯 50
2.5.3 同時編輯多個對象 51
2.5.4 利用拖動功能迅速畫一組
平行導線 56
2.5.5 “畫圖”工具內“陣列粘貼”
工具的特殊用途 57
2.6 元件自動編號 60
2.6.1 單一模塊電路元件自動編號 62
2.6.2 子電路元件自動編號 63
2.7 原理圖的電氣檢查 66
2.8 存盤及文件管理 70
2.9 原理圖的打印 71
2.9.1 打印前的設置 71
2.9.2 打印 73
2.10 報表建立與輸出 73
2.10.1 生成網絡表文件 73
2.10.2 生成元件清單報表 77
2.11 電路編輯舉例 79
2.12 元件電氣圖形符號編輯與創建 82
2.12.1 啟動元件圖形符號編輯器 82
2.12.2 修改元件圖形符號 84
2.12.3 制作P89C51RD2微處理器的
電氣圖形符號 88
2.12.4 制作LED數碼顯示器 91
2.12.5 創建數字集成電路芯片元件
負邏輯/IEEE電氣圖形符號 93
2.12.6 設置元件的缺省序號 94
2.13 創建自己的圖紙文件 94
2.14 原理圖操作技巧 95
2.14.1 修改/恢復Protel各類編輯器
操作對象的缺省屬性 95
2.14.2 一次修改同類操作對象的
屬性選項 96
2.14.3 工具欄(窗)與當前正在進行的
操作要匹配 99
2.14.4 在原理圖中增加同類元件的
操作捷徑 99
習題 100
第3章 層次電路原理圖編輯 101
3.1 層次電路設計概念 101
3.2 層次電路設計中不同文件的
切換方法 104
3.3 層次電路編輯方法 104
3.3.1 建立層次電路原理圖 104
3.3.2 編輯模塊電路 108
3.3.3 自下而上編輯層次電路 109
3.3.4 退耦電容的畫法 111
習題 111
第4章 電路仿真測試 112
4.1 電路仿真操作步驟 113
4.2 元器件參數設置 114
4.3 電路仿真操作初步 125
4.3.1 編輯電原理圖 125
4.3.2 選擇仿真方式并設置
仿真參數 126
4.3.3 仿真結果觀察及波形管理 130
4.4 常用仿真方式及應用 133
4.4.1 工作點分析 133
4.4.2 瞬態特性分析與傅立葉分析 134
4.4.3 參數掃描分析 135
4.4.4 交流小信號分析 136
4.4.5 阻抗特性分析 139
4.4.6 直流掃描分析 142
4.4.7 溫度掃描分析 144
4.4.8 傳輸函數分析 145
4.4.9 噪聲分析 145
4.5 仿真綜合應用舉例 146
4.5.1 數字電路仿真實例 146
4.5.2 利用AC小信號分析、參數掃描
分析確定帶通濾波器參數 147
4.5.3 模擬、數字混合電路仿真
分析實例 149
4.5.4 “數學函數”庫內信號合成
函數的應用 151
習題 151
第5章 印制電路板設計初步 154
5.1 印制板種類及材料 154
5.1.1 印制板材料 154
5.1.2 印制板的種類及結構 155
5.2 Protel 99 SE PCB的啟動及
窗口認識 157
5.2.1 啟動PCB編輯器 157
5.2.2 PCB編輯器界面 158
5.3 手工設計單面印制板——Protel 99 SE
PCB基本操作 160
5.3.1 工作參數的設置與電路板
尺寸規劃 160
5.3.2 元件封裝庫的裝入 167
5.3.3 畫圖工具的使用 169
5.4 信號層及內電源層的管理 180
習題 182
第6章 PCB設計基礎 183
6.1 PCB設計操作流程 183
6.2 PCB設計前的準備 185
6.2.1 原理圖編輯 185
6.2.2 檢查并完善原理圖 185
6.2.3 閱讀并理解印制板加工廠家的
工藝水平 188
6.2.4 元件安裝工藝的選擇 190
6.3 印制板層數選擇及規劃 191
6.3.1 雙面板結構及規劃 192
6.3.2 4層面板結構及規劃 192
6.3.3 6層面板結構及規劃 193
6.4 PCB布局 194
6.4.1 板尺寸與板邊框 194
6.4.2 布局方式的選擇 195
6.4.3 選定排版方向 196
6.4.4 元件間距 197
6.4.5 布局原則 198
6.4.6 在布局過程中合理調整原理圖中
元件的連接關系 201
6.5 焊盤選擇 204
6.5.1 穿通元件(THC)焊盤 204
6.5.2 貼片元件焊盤 207
6.5.3 過孔 210
6.5.4 測試盤 213
6.6 布線 213
6.6.1 印制導線寄生參數及串擾 214
6.6.2 *小線寬選擇 215
6.6.3 *小布線間距選擇 218
6.6.4 印制導線走線控制 221
6.6.5 單面板中跨接線設置原則 225
6.7 地線/電源線布局規則 225
6.7.1 地線概念及地線分類 225
6.7.2 地線與電源線共阻抗干擾及
消除方式 226
6.7.3 接地方式 228
6.7.4 地線布線的基本原則 232
6.8 PCB功率貼片元件散熱設計 233
6.9 PCB工藝邊設計與拼板 236
6.9.1 工藝邊設計 236
6.9.2 拼板設計 236
6.10 定位孔與光學基準點設計 238
6.10.1 定位孔及定位邊 238
6.10.2 光學基準點 240
習題6 241
第7章 雙面印制電路板設計舉例 242
7.1 原理圖到印制板 242
7.1.1 利用PCB向導生成包含布線區的
印制板文件 242
7.1.2 通過“更新”方式實現原理圖文件
與印制板文件之間的信息交換 248
7.1.3 在禁止布線層內繪制布線區 252
7.1.4 通過網絡表裝入元件封裝圖 254
7.2 設置工作層 258
7.3 元件布局操作 258
7.3.1 手工預布局 258
7.3.2 元件分類 263
7.3.3 設置自動布局參數 264
7.3.4 自動布局 266
7.3.5 手工調整元件布局 268
7.4 布線及布線規則 274
7.4.1 設置自動布線規則 274
7.4.2 自動布線前的預處理 285
7.4.3 自動布線 288
7.4.4 手工修改 290
7.4.5 布線后的進一步處理 294
7.4.6 設計規則檢查 297
7.4.7 驗證印制板連線的正確性 301
7.4.8 元件重新編號及原理圖元件
序號更新 306
7.5 信號完整性分析 306
7.5.1 信號完整性分析設置 307
7.5.2 啟動信號完整性分析 308
7.5.3 設置印制板結構參數、
元件類型及節點類型 308
7.5.4 運行信號完整性分析 309
7.5.5 根據分析結果采取相應
補償辦法 311
7.6 打印輸出 313
習題 315
第8章 PCB元件庫的修改與創建 316
8.1 PCBLib編輯器的啟動及操作界面 316
8.1.1 PCBLib編輯器的啟動 316
8.1.2 PCBLib編輯器窗口界面 318
8.1.3 工作參數及圖紙參數設置 319
8.2 制作元件封裝圖舉例 319
8.2.1 制作LED發光二極管封裝圖 319
8.2.2 制作1英寸八段LED數碼
顯示器封裝圖 323
8.2.3 通過“復制—修改”方式創建
新元件封裝圖 326
8.2.4 創建子電路封裝圖 326
8.3 創建特定PCB設計專用
元件封裝庫 326
習題 328
附錄 Windows 7和Windows 10操作
運行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29
參考文獻 33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