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3737
- 條形碼:9787520393737 ; 978-7-5203-937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論及的這些研究主要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結合執政體系、依法治國、經濟治理、文化治理、社會治理、生態文明治理等,再加上民族區域自治和民族共同體建設,形成基本研究架構,并在強調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過程中,圍繞當前以及未來現代化建設的系列問題,展開學理分析,努力發揚制度優勢,完善制度設計,補足治理短板,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 目錄
**章 現代財稅體制與國家治理
一 立足全局治理系統推進改革
二 健全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
三 統籌財政發展和安全
第二章 社保改革與社保制度現代化
一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歷程
二 社會保障基金預算管理改革進程
三 社會保障制度的城鄉融合
四 醫療保險統籌層次的提高
五 養老保險統籌層次的提高
六 小結與政策建議
第三章 平臺經濟與平臺經濟反壟斷
一 平臺經濟的興起
二 平臺經濟與反壟斷
三 平臺經濟與反壟斷深層問題
四 小結與未來的治理
第四章 由“中國之制”到“中國之治”
一 國家治理體系的性質與結構
二 國家治理體系的運行機制
三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五章 憲法實施與經濟權利法治化
一 經濟權利與比較憲法史
二 中國經濟權利的憲法確認與演變
三 憲法實施與經濟權利保障
四 經濟權利保障模式的選擇與建構
五 小結與未來的改革
第六章 建設性新聞與國家治理
一 建設性新聞的建構
二 媒體與國家治理
三 建設性新聞與治理現代化
四 實踐與探索
第七章 民族區域自治與民族地區的現代化治理
一 民族地區的現代化
二 黨的領導與民族地區的現代化
三 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時代內涵
四 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成效
五 民族地區現代化的經驗
六 小結與民族地區現代化的推進
第八章 民族問題治理的國際經驗
一 西班牙治理分離主義的經驗教訓
二 法國的“國家價值觀”與社會團結
三 墨西哥民族政策的經驗教訓
四 土耳其民族國家構建中庫爾德人問題
五 印度民族問題治理的經驗教訓
六 美國“民族問題”的非民族化治理及啟示
七 現代國家民族問題治理的基本經驗
第九章 社區治理短板與社區治理現代化
一 理論社區與中國的社區建設
二 從單位辦社會到社區辦社會
三 “強”他治與“弱”自治結構
四 發揮共治與自治作用
第十章 “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構建
一 “嵌入型自主”與新型政商關系
二 政商關系的歷史演變與現存問題
三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第十一章 推進社會治理“共同體化”
一 社會共同體與社會治理“共同體化”
二 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時代背景
三 社會治理格局與共同體建設的互動關系
四 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日常生活化”
五 小結與政策建議
第十二章 現代化悖論與生態文明現代化
一 如何走出現代化的悖論
二 生態文明和工業文明視角
三 生態環境治理的綠色轉型
四 小結與基本政策框架
第十三章 生態文明時代的現代環境治理
一 時代需求與推進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
二 從傳統環境管理到生態文明治理
三 生態文明治理的現代進展
四 深化生態文明治理的關鍵點
五 小結與政策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 節選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把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規范起來,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瀏陽融媒體中心以此為指導不斷創新智慧城市項目,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著力解決廣大群眾所思所想的實際問題,讓平臺不斷“黏”住受眾,如2020年3月推出的“黨建+微網格”線上社會治理平臺,實現了市、鎮、村、支、微五級矛盾和訴求的輸入和辦理,將市民矛盾和訴求納入網格之中,推動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同頻共振,讓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基層治理體系中凸顯更大擔當,實現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信息樞紐功能。調研中瀏陽市融媒體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的‘黨建+微網格’平臺,能夠實現通過電腦端與手機端等多平臺進行,將基層政府的執政方式、行政辦法、治理渠道全部統一到網上,群眾可以隨時隨地提出訴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就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和參謀者。”這也表明了瀏陽融媒體中心在“黨建+微網格”基層社會治理平臺中的功能與價值定位。通過格、人、事“一網三維”的“黨建+微網格”體系,對轄區群眾進行全域覆蓋,對群眾的訴求、潛在的隱患做到敏感和快速反應。具體采用“雙網融合+四級聯動”的運作模式,做到“全程跟進”與“全面相應”的智能化管理機制。一是“訴求融網”,致力于開放渠道與收集民情,居民可以通過線上(手機端、PC端)、線下多渠道,以文字、圖片、語音等多元化形式反映訴求,微網格可以實現點對點收集民意。二是“接單人網”,致力于臺賬記錄與案件分發,“微網格長”對反映的訴求進行核實,跟進問題化解流程,并力所能及進行處置。三是“執行聯網”,致力于流轉分發與協調質性,整合打通矛盾糾紛調解、政務辦理、信訪接待等線下一站式辦理平臺,線上線下同步進入辦理和反饋流程。四是“辦結離網”,實現辦結反饋與辦理評估,樹立“閉環思維”,強化首問首接制度,跟蹤確認群眾滿意度,對個案進行評估并記錄。對于群眾訴求的應對及處理則堅持“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支部,大事不出村社,難事不出街道”的四級聯動原則,同時還組建四級聯動微信群,從而實現細“治”人微,以集里街道為例,根據微網格單元,組建四級聯動微信群3000余個,實現153.8平方公里、169個小區、4.6萬余戶居民、6000余家商鋪“一網覽盡”,2887名“微網格長”累計上戶10萬余人次,為群眾辦成微實事1200余件。①“微網格”并非新生事物,而是借用了社會治理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強調社會治理的網格化與信息化,目前安吉與義烏的微網格治理較為成功。與之相比,瀏陽融媒體中心推出的“黨建+微網格”的特色在于:一是強調基層社會治理,致力于縣級及以下行政單位的社會治理信息化,通過微信群連接神經末梢,打通*后一步。二是打造全國社會治理平臺,安吉與義烏的社會治理平臺局限于單位內部循環及管理,是一個內部流動平臺,是政府的管理平臺,瀏陽的“黨建+微網格”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則具有開放性,不僅具有管理性質,而且還鼓勵群眾參與、全民監督,是一個開放的基層社會治理平臺。三是以群眾需求與服務為導向,這與安吉與義烏只針對矛盾糾紛不同,瀏陽是提供各種相關服務,以服務好群眾為核心理念。四是治理流程發生轉變,改變了傳統的從網格長到指揮中心,再到分管部門、街道、社區的從上至下的流轉路徑,而是秉承“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支部,大事不出村社,難事不出街道”的原則,老百姓提出訴求,微網格長可以直接在格內解決,而無須上報流轉,使上報問題的頻率大大降低,也提高了問題解決的速度與效率以及人民群眾對于政府的滿意度與信任度。目前,“黨建+微網格”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已經初顯成效,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微網格中的3.5萬名黨員全部出動,深入小區樓棟、村組屋場、群眾家中,開展走訪排查、健康監測、防疫宣傳、關愛服務等工作,為奪取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 作者簡介
高培勇,男,1959年1月生,天津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審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稅務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稅務咨詢協會理事、北京市財政學會副會長、北京市經濟學總會理事等多種社會職務以及二十余所高等學校特聘或兼職教授。 張翼,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志愿服務研究中心主任。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