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37801
- 條形碼:9787517137801 ; 978-7-5171-378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 本書特色
究文壇之際,通版本之變,成一家之言 揭秘中國現當代文學版本流變,寫就一部別樣的現代文學史 新史料,新觀點 補空白,可持續 小角度,大問題 研究新文學作品版本問題,立體化呈現二十世紀新文學作家在歷史境遇中的精神史、心靈史,以此打開更為深層更為廣闊的視界。
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現當代文學作品的版本問題,自成一部別樣的中國新文學史。作者基于豐富的史料和科學的方法,對國內外關于中國新文學作品版本研究的學術史和研究動態進行了回顧、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對新文學版本的相關概念進行了辨析,對現當代文學的一些經典作品、名家作品的版本進行了考察,論及文學文本修改的相關問題,并呈現了一批新發掘的手稿、書信。這部專著在論述的過程中對橫縱向都有兼顧。很多資料是以往研究所未涉及的,這為其研究中的新發現、高水準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 目錄
**章 新文學名著的版本問題……………………………………………1
**節 版本、版本學與新文學版本學 …………………………2
第二節 版本形態、構成與譜系 …………………………………8
第三節 新文學名著的善本問題 ……………………………… 13
第二章 湖畔詩人詩集版本流變及傳播效果…………………………… 23
第三章 徐志摩著譯版本屬性研究……………………………………… 37
第四章 經典作家著譯版本校評………………………………………… 49
**節 沉鐘社代表作版本校評 ……………………………… 50
第二節 張天翼著作初版本校評 ……………………………… 56
第三節 李健吾著譯版本校評 ………………………………… 63
第四節 李劼人著譯版本校評 ………………………………… 67
第五章 經典作品版本研究……………………………………………… 73
**節 《嘗試集》的版本流變 ……………………………… 74
第二節 《真實之歌》與《靈山歌》的版本流變 …………… 79
第三節 《荷花淀》的版本形態與版本價值 ………………… 84
第四節 《山寺暮》的版本形態與版本價值 ………………… 91
第六章 魯迅傳版本整理與研究………………………………………… 99
**節 作為“中間物”的魯迅傳寫作(上) ………………100
第二節 作為“中間物”的魯迅傳寫作(下) ……………… 111
第三節 論魯迅傳寫作中的文體問題 …………………………124
第七章 茅盾眉批本發掘與研究…………………………………………135
**節 茅盾眉批本的發現及意義 ……………………………136
第二節 楊沫《青春之歌》眉批本論 …………………………140
第三節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眉批本論 ………………146
第四節 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眉批本論 …………………152
第八章 文學文本修改的理論與方法……………………………………163
**節 文本修改的內涵與外延 ………………………………164
第二節 文本修改的基本類型 …………………………………169
第三節 文本修改的常見向度 …………………………………179
第四節 文本修改的難度與限度 ………………………………185
第九章 新文學文本修改動因概論………………………………………191
**節 常見動因概論 …………………………………………192
第二節 政治意識形態影響下的文本修改 ……………………199
第三節 版本進化論思想影響下的文本修改 …………………208
第十章 民國時期文本修改………………………………………………213
**節 文本修改情況概論 ……………………………………214
第二節 《子夜》:從手稿到初版的文本修改 ………………221
第十一章 “十七年”時期文本修改 ……………………………………235
**節 主流作家的文本修改 ………………………………236
第二節 邊緣作家的文本修改 ………………………………242
第三節 重要作品文本修改簡況 ……………………………246
第四節 《新兒女英雄傳》的本事、故事與文本修改 ……261
第五節 《山雨》的版本與文本演變 ………………………267
第十二章 新時期文本修改………………………………………………275
**節 文本修改情況概論 …………………………………276
第二節 改與被改:論胡風的兩個文本 ……………………285
第十三章 新文學手稿發掘與研究………………………………………293
**節 20 世紀40 年代延安“大戲”演劇熱潮中丁玲心態探微
——以蕭三一篇劇評和一封書信為中心的考察…294
第二節 1979 年前后丁玲的言行、心態及若干史實
——以一封書信為中心……………………………305
第三節 秦牧《花街十里一城春》的稿簽、手稿及其他 …317
第四節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手稿談 ……………322
第五節 吳伯簫致雷加書信八通釋讀 ………………………327
第六節 徐遲書信三通釋讀 …………………………………334
參考著作……………………………………………………………………340
后 記………………………………………………………………………342
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 節選
(二)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關于版本校勘與認定:依從二重證據法,即老老實實查閱資料,多方搜尋線索,一切以實物為證,記載為輔助。因為新文學版本的生成時間也就在百年之內,流傳年限也不長,故對實物(文物)的尋找要比古代文學版本相對容易。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豐富,在150 多座作家文庫中,基本囊括了各類新文學珍貴版本。 關于版本外部形態研究:首先是以對資料的占有為基本前提。目前,筆者參與整理或研究的新文學版本達到5000 多種(其中,創作初版本2737 種,翻譯初版本2440 種,皆為1949 年以前版本)。這些版本幾乎涵蓋了1949 年以前所有出版過的重要版本。其次,以各個時期的典型版本為個案,梳理發展線索,概括形態特征,并深入研究其與新文學運動或思潮的關聯及其歷史內涵。另外,在文獻整理過程中,筆者發現作家手稿與書信也存在版本問題,而利用這些材料可輔助解決一些懸而未決的文學史問題。 關于重要作品的版本譜系研究:首先,下功夫搜集眾本。其次,逐字比對,找出差異。再次,綜合運用版本學、闡釋學、修辭學、傳播學等相關理論,對上述差異予以闡釋、說明,并側重開掘其在版本變遷中的歷史內涵及文學史意義。 關于版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論素養:版本研究除需要占有大量的**手資料外,還需要一定的理論素養。這就要求研究人員掌握版本學的基本理 論及實踐方法。但新文學的版本研究與古代文學的版本研究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好在近些年經過金宏宇、朱金順等學者的努力,這方面的理論 或規范已初步建立起來。借鑒已有理論、方法,并在實踐中不斷開拓、創新,肯定會取得版本校勘與研究的新成果。 (三)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新史料,新觀點。版本是新文學研究的根本。版本研究,史料先行,或者說,沒有充足的貨真價實的各種版本的新文學作品,版本研究就無從談起。一方面,本課題所涉及的版本全部為珍貴的初版本、再版本,以及各種形態的修訂本、異本,輔之以初刊本、手稿本。這些版本大都不易查找,極為珍稀(比如《紅旗譜》的手稿、《四世同堂》的手稿等)。這為本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堅實史料支撐。另一方面,所研究的版本問題也都是前人沒有或較少關注的話題,比如《子夜》的各類盜版本及其傳播效果,《從文自傳》日本東京版與大陸初版本的差異及接受問題,《嘗試集》第三版的發現及學術價值,《山雨》的版本流變及修改效果,等等,都可算是比較新穎的課題。這既部分地解決了長久以來囿于史料欠缺而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也試圖借此將對中國新文學作品版本研究的廣度、深度向前推進一步。 補空白,可持續。本課題涉及的很多版本都是稀有珍品,其文獻價值都亟待開掘。“新文學作品版本發掘與認定”“新文學作品版本譜系(文本修改)”這兩部分中的很多論題都是少有人涉足的。也有一些論題前人嘗試研究過,但囿于史料欠缺而沒有進行下去。筆者認為在掌握這些資料后,可以在前人探究與研究基礎上繼續拓展下去,并可以力爭在新文學作品版本研究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成就。而且,目前在文學研究領域,很多課題都不具有研究的可持續性,但本課題不存在這種問題,隨著史料的發掘與整理,相關研究會更深入進行下去。 小角度,大問題。本課題所研究的版本問題都與中國現代文學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談作品的版本問題就是談文學史問題,這可為我們重審中國現代文學史和文學史寫作提供某種新穎角度或觀點。作家為何以及如何修改自己的作品,是事關作家世界觀、人生觀和審美觀的大問題,因此,研究新文學作品的版本問題,也有助于立體化地呈現20 世紀新文學作家在歷史境遇中的精神史、心靈史。本課題所研究的版本問題都不是單純在技術層面上就版本論版本,而是以此打開更為深層、更為廣闊的視界。
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 作者簡介
張元珂,男,1976年生,山東沂南人。文學博士,副研究員,南京大學博士后。主要從事新文學版本、當代文學批評和期刊編輯工作。現就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兼任中國小說學會理事、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理事、臨沂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理論與批評》《南方文壇》《現代中文學刊》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著有《韓東論》,主編《現代作家研究》(共八卷)。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一般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面上資助課題、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各一項。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