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他山之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96666
- 條形碼:9787520196666 ; 978-7-5201-966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他山之石 內容簡介
本書以德國學者尤其是漢學家對中國新聞史研究的歷史軌跡和研究成果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西方文化視野中德國的中國新聞史研究的發展歷程和研究路徑,分析其在各個不同歷史階段的研究特點和結論。書中選取德國學者的中國新聞事業史研究作為研究對象,不僅因為德國學者對中國新聞史研究的成果豐富,更在于他們在西方學術界的代表性。以此為出發點,有利于比較西方不同國家如美國、德國在中國新聞史研究方面的學術成果,填補中國新聞事業史研究的一個空白點。
他山之石 目錄
Ⅰ.引言
Ⅱ.中西方中國新聞史研究特點比較
一中國的中國新聞史研究
二西方的中國新聞史研究
Ⅲ.德國漢學家中國新聞史研究的發展歷程
一德國漢學研究的發展歷程
二德國學者的中國新聞史研究歷程
**部分早期漢學家自發的中國新聞史研究
羅文達的中國新聞事業研究
一羅文達其人及在中國的學術活動
二羅文達的中國新聞傳播研究
三羅文達對中國新聞事業研究的貢獻
羅文達對中國宗教報刊的調查研究及其價值
——基于《中國宗教報刊》的內容分析
一《中國宗教報刊》分析
二《中國宗教報刊》的研究特點
三《中國宗教報刊》的貢獻及啟示
羅文達與中國早期新聞傳播教育及研究
一羅文達在燕京大學的新聞教育活動
二羅文達對中國早期新聞傳播教育的貢獻
毛富剛——被忽略的中國新聞事業的實踐者和研究者
一毛富剛生平及其在華新聞活動
二《中國現代報業》的內容分析
三《中國現代報業》的影響
羅文達與毛富剛中國新聞史研究的特點比較
一研究背景對比
二研究方法對比
三研究特點對比
四研究視角對比
第二部分當代漢學家的中國新聞史研究評析
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中國新聞史研究的時代背景及理論淵源
一研究者與時代背景分析
二海德堡大學漢學系系列研究的理論淵源
瓦格納:在《點石齋畫報》里發現中國進入全球化的圖景
——兼與白瑞華的《中國近代報刊史》的比較
一白瑞華中國新聞史研究的特點分析
二瓦格納中國新聞史研究的特點分析
三瓦格納和白瑞華中國新聞史研究的特點對比
燕安黛:挖掘晚清政治話語傳播的形成與影響
——以《只是空言:晚清中國的政治話語和上海報刊》為例
一燕安黛及其研究成果
二《只是空言:晚清中國的政治話語和上海報刊》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分析
三《只是空言:晚清中國的政治話語和上海報刊》的新聞思想研究
海德堡大學漢學系研究成果評析
一海德堡大學漢學系系列研究的特點及啟示
二海德堡大學漢學系系列研究的不足及反思
參考文獻
后記
他山之石 作者簡介
劉蘭珍,女,1964年出生,傳播學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和薩爾布呂肯大學訪問學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教師,主講外國新聞傳播史和跨文化傳播學課程,在《武漢大學學報》等重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多篇,參與和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和教育部規劃基金課題,主要研究方向:德國新聞傳播史、跨文化傳播學。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