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儀器科學與科技文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98404
- 條形碼:9787302598404 ; 978-7-302-59840-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儀器科學與科技文明 本書特色
科學技術的突破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原動力,儀器科學則是科學技術突破的一個重要支撐點,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儀器科學的內涵與特點缺乏清晰地認識,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存在感也并不是很強。 編著者長期從事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面向儀器類專業的學生開展了多年導論課程的教學,也長期面向社會大眾及高等學校非儀器類專業的學生開展過與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相關的科普工作,正是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逐漸意識到:如果能夠從儀器科學和科技文明的發展歷史角度來介紹學科及對應專業的內涵、外延、地位及重要性,大家將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儀器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脈絡,對于其中關鍵概念和技術的理解也將更為清楚和透徹,這就是《儀器科學與科技文明》書名及相應課程開設的由來。課程于2014年正式開設,同年錄制的6講視頻于愛課程網站上上線,并獲得了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榮譽。之后,編著者也因為承擔本課程的教學獲得了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首屆青年教學名師獎,之后又相繼獲得了2018年北京市師德先鋒、寶鋼優秀教師獎,2018年因本課程的影響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推薦,獲批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課程建設及思政建設的成果先后獲邀在2016年和2019年全國儀器類教學研討會上做了大會主題發言,得到了國內同行的廣泛認可,課程也獲批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批思政示范課。
儀器科學與科技文明 內容簡介
人類認識世界是從測量開始,測量又是從建立標準開始,因此,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儀器科學的發展歷史,從這條主線來展示儀器科學的內涵與外延,一定能夠展示出儀器科學的颯爽英姿,也一定能夠展示出儀器科學的欣欣向榮。 全書共分10章,第1章緒論對儀器科學與科技文明的基本概念,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行了介紹;第2章對中西方科技文明的發展歷史進行了概述,旨在啟發大家思考中西方科技文明的特點和差異,并對世界優選化之后未來科技文明的發展能夠有所思考;第3章和第4章旨在展示基礎科學研究中,儀器科學發揮出的舉足輕重的作用,第3章落腳點在數、理、化發展中的儀器科學,第4章則以天、地、生發展為切入點,觸摸其中儀器科學婀娜的身影;第5章到第8章重在從工程科技的角度來感悟儀器科學的重要作用,第5章闡述儀器科學與能源、動力及礦業工程的聯系,第6章介紹儀器科學與機械及運載工程的關系,第7章分析了儀器科學與化工、冶金及材料工程發展的關系,第8章將觸角延伸到了藍色的海洋,簡要論述了儀器科學與海洋技術發展的關系;第9章講視角拉回到我們身邊,來感受一下,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儀器是如何深刻影響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的,以醫療、環境、交通、食品為例,展現儀器科學的重要作用;*后一章則嘗試回答三個問題:儀器科學為什么無處不在?儀器科學為什么不露鋒芒?儀器科學為什么未來可期?借用大名鼎鼎的“靈魂三問”來提出這三個問題,進而給出自己思考和答案,雖然思考的深度很好有限,難如人意,但是重要的是走出了這一步,拋出了問題,大家可以去思考,思考的人多了,自然離*終的答案也就近了。 本課程全部內容面向儀器類專業的話,可以作為儀器類專業的導論課程;面向其他專業的本科及以上學生,核心章節部分摘錄出來,可以作為通識類課程開設;面向中小學生及社會大眾,學科發展史及支撐各學科發展的內容梳理出來后,可以作為普及儀器科學學科地位和重要性的科普類課程。
儀器科學與科技文明 目錄
儀器科學與科技文明 作者簡介
錢政,男,1973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學院院長兼工程訓練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首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北京市師德先鋒,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儀器類專業認證專家。中國發明協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擔任高等學校教師以來,全力投入本科教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圍繞教學內容更新、自主教材撰寫、教學方法改革、精品課程建設等各個環節開展建設工作。負責的“儀器科學與科技文明”入選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獲批北航校級精品課程,參與的“測控的奧妙”、“傳感器技術及應用”先后入選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資源共享課,2017年在首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評選中成為北航首位入選者。科研中主要從事“現代電氣檢測技術”的研究工作,科研工作中重視基礎研究,承擔多項科研項目。2004年代表學校赴瑞士完成了與丁肇中課題組的國際交流合作,并通過與航空航天單位的密切合作,深入開展了航空、航天設備電氣安全性在線檢測方面的研究工作。累計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2項。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