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文廟研究叢書:鄭州文廟研究(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16324
- 條形碼:9787570116324 ; 978-7-5701-163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廟研究叢書:鄭州文廟研究(精裝) 內容簡介
鄭州文廟雖然歷史遺存不多,只有大成殿、戟門(大成門)及部分碑刻,其他建筑均為后來復建所致。但史載其創于東漢明帝在位期間,創建之早在所有文廟中是少見的,因此在文廟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在舉國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很有必要關注鄭州文廟研究,以及關注文廟的保護和資源利用。作為學于開封而生于鄭州的大學人,自然要具備這種擔當意識和責任感。 于是,自領下“軍令狀”至今已三年余,一直誠惶誠恐,恐有辱使命。只因前期對文廟知之甚少,對鄭州文廟更是只知其名,而未知其實,要做個案研究等于是從零做起。尤其還要當作一本帶有學術性的書來寫,有難度,更有挑戰。好在有恩師周洪宇教授掌舵,有研究生全力協助,終不負厚望,總算拿出個像樣的文字稿出來。 為加快研究進度,筆者除大量翻閱一手史料,尤其是各個時期刊印的鄭州志、鄭縣志外,還多次親臨文廟進行實地考察。令人難忘的是,首次考察是陪同周師一同前往的,當時還考察過文廟周邊的城隍廟和商朝城墻遺址等人文景觀,每到一處,周師都娓娓道來,受益非關門讀幾本書所能比,鄭州文廟也從此便在記憶中扎下根來。隨著對資料的挖掘及吸收,需要將文本所載與實物相互印證,于是接二連三地前往文廟仔細查看和拍照,訪談部分管理人員,不斷充實和豐富書稿內容。參與鄭州文廟研究的碩士生王君怡,為2016年全國教育史年會所撰《廟學范例:鄭州文廟沿革及功能探析》一文,還獲得參會優秀論文獎,也算是教育史界對文廟研究的一種認可和鼓勵。與此同時,筆者對文廟學的思考也在不斷深化,與周師合作的《文廟學:一門值得深入探究的新興“學問”》也在《江漢論壇》上刊出,被高校學報文摘部分轉載,2017年又與周師合作在《河南大學學報》上發表《游走于傳統與現代之間:對文廟再定位的幾點思考》,這一切都構成筆者深入探究鄭州文廟的強大動力。
中國文廟研究叢書:鄭州文廟研究(精裝) 目錄
01 鄭州文廟歷史沿革及現狀
先學后廟期:領中原“文廟”之先
廟學合一期:遵從“前廟后學”之制
宋金持續修葺文廟
元朝時文廟走向輝煌
明朝奠定鄭州文廟格局
清朝時鄭州文廟再受關注
學退廟存期:由祭祀重地到廢棄不用
文廟復興期:入國保薪火相繼
02 鄭州文廟的選址、布局及生態建構
鄭州文廟選址
歷史淵源
環境因素
社會需求
鄭州文廟布局
中軸對稱
前廟后學
五進院落
鄭州文廟生態
自然生態
政治生態
人文生態
03 鄭州文廟的祀制與禮儀
文廟受祀的人物
大成殿的奉祀
東西兩廡的奉祀
鄉賢祠及名宦祠的奉祀
啟圣祠的奉祀
文廟祭祀的時日類別與祭品
祭祀時日及類別
祭器及祭品
文廟祭祀的程序
迎神
初獻
……
04 鄭州文廟的教化功能及實踐
05 鄭州文廟建筑及文化內涵
06 鄭州文廟的文化傳承路徑
07 鄭州文廟人物考
08 鄭州文廟的影響及定位
附錄:鄭州文廟碑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文廟研究叢書:鄭州文廟研究(精裝) 作者簡介
主編:周洪宇,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副理事長。長期研究教育史和教育政策問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200余篇論文。出版《開拓與創建——陶行知與中國現代文化》《學術新域與范式轉換》等20余部著作。獲教育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20余次很好成果一、二等獎和學術原創獎。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