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本原與初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8339
- 條形碼:9787521738339 ; 978-7-5217-3833-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本原與初心 本書特色
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調整階段。金融自由化的誤導帶來金融異化、功能錯位等問題,造成資本市場混亂。本書是中國證券市場開拓者之一、深圳證監會原局長張云東,反思中國資本市場,批判金融業自成吸金王國、重塑資本市場的中國道路的力作。 縱觀中國資本市場影子銀行無序擴張,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高杠桿金融衍生品等風險加大,金融機構從金融服務中介轉身為金融交易者,面對這些市場風險及監管重疊、監管套利和監管空白等現狀,作者緊扣把握金融工作回歸本原、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四個原則,提倡回歸金融的本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書中每篇文章無不圍繞中央政策,且站在監管一線角度,進行講解。首次提出加強功能性監管,形成監管合力,用社會主義金融文化重塑金融市場,構建資本市場的中國道路,結合國際國內形勢進行的深入探討金融機構轉型、完善金融市場,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等戰略性問題,提出未來制度建設的設想方案。
本原與初心 內容簡介
中國資本市場在短短30多年就已經成為優選超大的新興市場,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出現或經歷各種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探索。 作者從20世紀80年代末就參加中國資本市場的創建,并長期在監管一線工作,基于多年的研究和監管經驗,提出資本市場各類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真諦。他尖銳地批判金融自由化帶來的種種金融迷思和市場亂象,提出要警惕在市場建設中照搬照抄,克隆美國式資本市場模式,要堅持資本市場的中國道路;提出如何把握金融工作回歸本原,服務實體經濟,要解決金融中介為誰服務的問題,建立資本市場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進而提出新時代資本市場發展目標,堅持正確的金融功能和定位,要正本清源,用社會主義新文化重塑資本市場。
本原與初心 目錄
目 錄
序言 資本市場中國道路之思考
………………………………………… Ⅶ
資本市場制度與政策選擇
中國資本市場省思 3
政策正確方向與國家戰略 27
防止金融放任發展誤國 49
不忘初心: 我們今天為了誰 60
省思我國金融發展方向及政策建議 77
構建新型社會主義金融文化 91
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與政策選擇 107
“ 沃爾克規則” 對中國的啟示 129
后疫時代警惕中國經濟金融化 134
應該明確建立資本市場的社會主義價值觀 153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再出發 162
改革與資本市場尚未如煙散去的往事 172
金融與國家安全
金融的價值取向與國家安全 195
中國金融當 “ 居安思危” 207
貿易摩擦對中國金融安全的警示 218
中美貿易摩擦背后的混合戰爭 227
監管的價值取向
通過一線監管推動市場大發展 239
市場決定的應有之義 249
監管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254
讓資本市場回歸本原 261
加強監管且放松管制 268
警惕市值管理的價值取向 274
遏制造假上市要標本兼治 279
創業板上市與退市 285
優勝劣汰乃資本市場之本 293
市值概念誤導資源配置 301
本原與初心 節選
社會主義金融文化構建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金融文化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中國的金融文化毫無疑義屬于社會主義文化范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高層。”在中國金融文化建設上,在中國金融制度建設上,我們必須高瞻遠矚,保持高度清醒。必須有高度的制度自覺,不能忘記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應該不忘初心,堅持“四個自信”,在學習借鑒西方的同時,劃清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界限。在金融領域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構建新時代社會主義金融文化,用社會主義金融文化引領社會主義金融市場建設。 制度自覺、文化自覺,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前提,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成功的根本保障。 我有幸參與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早期創建,經歷過早期的對西方特別是資本市場制度與政策選擇美國資本市場的學習和模仿。應該說早期的這種學習和模仿是必要的、有益的,這是一個必要的發展階段。但是,在中國金融市場上,各方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術層面對樣板的模仿學習上了,而對于金融本原之上的金融戰略方向,對于根據社會主義制度和價值觀,我們面臨的國情、任務和經濟社會的需求,構建社會主義金融文化這個大課題,卻重視不夠。 金融文化是金融制度提供者(決策者和監管者)、金融從業者和金融服務使用者的價值觀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由此導致的資源配置方式與狀態。說到底,金融文化是對金融與經濟本原依存關系的認識與實踐。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制度以人民為本,以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即社會利益*大化為至上目標;資本主義制度以資本為本,以少數人的資本私利*大化為“神圣”目標。 社會制度不同,價值觀不同,對金融屬性的理解就不同。當代資本主義金融,在新自由主義的旗幟之下,在篤信市場為本的原教旨市場哲學之下,放任私欲,變“產業服務模式”為“金融交易模式”,以金融交易為其安身立命之本。在“零和游戲”的金融交易中大搞投機套利,貪得無厭地掠奪中小投資者利益,損害實體經濟,不斷引發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社會主義金融顯然不應以本原異化的美國資本主義金融為樣板,充其量它只能是我們借鑒正反經驗、批判學習的對象之一。 社會主義金融應該堅持社會主義的制度原則,堅持為大眾利益服務,堅持產業服務模式,堅守中介代理職責,為借貸雙方、買賣雙方和投融資雙方提供信用中介服務。優化融資結構,適度保持銀行信貸主體地位,著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限制非信貸股票債券融資,縮短資金鏈條,降低融資成本。與此同時,特別重要的是要正確處理一、二級市場關系,在為一級市場融資提供流動性服務的前提下,限制金融交易,反對金融交易復雜化和杠桿化。 我國金融業要完成好社會主義制度前提下的資源配置任務,就必須正本清源,建構社會主義金融文化。西方金融界一些有識之士也認識到,金融亂象的病根是金融文化異化,故呼吁重建金融文化。但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在新自由主義哲學之下,再加上強大的金融利益集團的政治影響力,這是一個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 唯有在社會主義中國,這個問題可以解決。我們從社會主義制度出發,從社會主義價值觀出發,深刻反省當今金融文化問題,就不難做出正確判斷,就不難構建好社會主義的金融文化。社會主義的制度原則不允許利益集團凌駕于社會利益即人民大眾利益之上,我們有能力抑制金融利益沖突,把金融導入服務實體經濟的軌道。這就是中國的制度優勢,也唯有中國才能構建健康的也是符合人類社會經濟生態規律的社會主義金融文化。 社會主義金融文化要理直氣壯地以社會主義的制度特征、社會主義文化觀念為前提,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導向。要以國家利益、全體人民利益、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為*高目標。不允許私人利益、金融中介利益和其他利益集團利益凌駕于人民利益之上。要旗幟鮮明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為實體經濟融資服務,為社會公眾利益服務,并著重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社會主義金融文化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金融交易模式,抑制金融過度交易,禁止投機套利。 社會主義金融文化要規范、引導、弘揚,要培養從業者的文化自覺,但*重要的還是要用制度落實文化,要用可為、不可為的清晰界限引導規范文化。說到底,金融文化還是要落實到指導金融制度建設上,唯此,才能對優化資源配置產生積極影響。
本原與初心 作者簡介
張云東,中國證券市場開拓者之一,參與中國證券市場監管和運營政策制度設計。 1988年,供職于深圳市政府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從事股份制改革與深圳交易所創建工作。1990年,主筆起草中國資本市場第一部具有法律效力文件——《深圳市股份有限公司暫行規定》。1994年至1995年,參與國務院關于B股、H股條例的起草工作。2000年至2012年,任中國證監會深圳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 被中國證監會授予“資本市場優秀一把手”稱號;紀念中國資本市場20周年時,被《上海證券報》評為“中國證券市場20年20人”。多年來,參與中國證監會組織的多項課題研究,發表數十篇有關資本市場的文章,產生了較大影響力。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