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以武悟道:奇儒武俠小說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31408
- 條形碼:9787566831408 ; 978-7-5668-314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以武悟道:奇儒武俠小說研究 本書特色
奇儒從1985年開始創作 部武俠小說,至今出版發行14部小說。因他對佛學頗有研究,故其作品風格獨特,幽默風趣而不流于低俗,處處充滿禪理,對武學則從另一個角度來描寫,自有其意境。敘事巧妙,情節緊湊,人物眾多。書中人物的對話充滿佛學義理、禪宗公案。 特別的是他選用的 ,十分別出心裁;而人物的意念、欲望、情緒、語言、行為各不同,但都統攝在光明、圓滿、慈善的佛乘世界中。讀者因此或汗顏慚愧,或歡喜感動,或廣擴胸襟,或恢弘氣度,或開通思想,或提升精神,都能各據智慧而有所開悟。 本書是中國當代通俗小說研究的一部分,主要以當代新派武俠小說家奇儒的武俠小說創作為研究中心。
以武悟道:奇儒武俠小說研究 內容簡介
《以武悟道——奇儒武俠小說研究》是中國當代通俗小說研究的一部分,主要以當代新派武俠小說家奇儒的武俠小說創作為研究中心。該書選擇奇儒武俠小說中的異兆思想、小說人物的用姓取名、大俠的罵相、大俠的吃相、習武的優選境界、小說人物自覺構建的武林歷史、小說人物習武路、小說人物所用兵器等八方面作為切入點,揭示了奇儒的武俠小說創作所體現的創新意識,即他思考武俠小說中的科學問題、歷史問題。
以武悟道:奇儒武俠小說研究 目錄
**章 信則有,不信則無——異兆思想
**節 前輩死仍不屈,晚輩和天下武林共佩
第二節 百年武林一安石
第三節 千古揚大善于惡表象中人
第四節 若無新變,不能代雄
第二章 “因生以賜姓”與“名以正體”——人物用姓取名
**節 欲減羅衣寒未去,啼痕止恨清明雨
第二節 三教圓融,行己由我
第三節 取舍之間,彰顯智慧
第三章 是名士自風流——大俠之罵相
**節 游俠言信行果,諾誠輕軀
第二節 君子不重不威,唯義所之
第三節 要對付修羅天堂就是需要他們這種人
第四章 “大吃大嚼”與“內慧心錦”——大俠之吃相
**節 上古之人,食飲有節
第二節 大吃大嚼,是真名士自風流
第三節 內慧心錦,唯俠之大者方本色
第五章 武學達到 境界就是本能——武學之境
**節 什么是武學 境界的究竟
第二節 隨意適性是禪境,心有領悟即圓滿
第三節 刀到了“無心”便自然產生“靈動”
第六章 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武林之史
**節 為什么武林中沒有記史之人
第二節 記史一誠一真無我無心
第三節 咱們好好痛飲一頓,話盡江湖事
第四節 武俠,本身有史、有傳承
……
第七章 武學一道深不可測,唯以心自創不限——習武之路
第八章 他們卻是糅合了各種至上的優點——譜
附錄:奇儒小說中的名言
以武悟道:奇儒武俠小說研究 作者簡介
陳丕武,廣西玉林人,中山大學文學博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漢魏六朝文學、桂學、武俠小說的研究和古籍文獻的整理。出版了《六朝詩文用事研究》《粵西文論選》《詩疑辯證》《詩經選譯》等著作,參編《文選譯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欣賞》等。發表論文30余篇。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