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圖說二十四節氣與北方農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48626
- 條形碼:9787560448626 ; 978-7-5604-486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說二十四節氣與北方農事 本書特色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世代相傳、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農耕文明的主要體現,流傳至今,廣泛地影響著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二十四節氣之中,更是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歷代文人都會通過描寫節氣的詩句來表現人生之感慨、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由此可見,了解二十四節氣知識,對于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服務百姓日常生活都非常重要。本書的編寫參考借鑒了眾多著作的寫法,比如:有關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內容以及相關的民俗農事活動等。本書的主要特點在于以中國畫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二十四節氣的氣候變化特點及我國北方的相關農事活動,集藝術性和知識性于一體,尤其在中國畫藝術表現方面,具有較為鮮明的時代特點和風格面貌。
圖說二十四節氣與北方農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傳統水墨人物畫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在二十四節氣之時我國北方地區的相關農事活動,并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將中國畫的藝術形式與傳統民俗文化完美結合。可以說是一種有意昧的傳統文化學習與藝術審美的雙重體驗。
圖說二十四節氣與北方農事 目錄
節氣在公歷、農歷中的日期
二十四番花信風
農歷十二個月應姊妹花
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二十四節氣之谷雨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二十四節氣之芒種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二十四節氣之立秋
二十四節氣之處暑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
二十四節氣之大雪
二十四節氣之冬至
二十四節氣之小寒
二十四節氣之大寒
后記
圖說二十四節氣與北方農事 節選
春分于每年公歷的3月20至22日交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0度。這天晝夜長短平均,因正好是春季的一半,故稱“春分”。春分分三候:‘初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時節,我國多數地區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正是植樹的好時節。同時北方地區應加強春旱、凍害防御,要防“倒春寒”對農作物的危害。一般情況下,春季在公歷3至4月天氣回暖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較正常年份明顯偏低,又返回到寒冷狀態,這種“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氣就稱作“倒春寒”。關于春分的農諺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有雨是豐年”。 《禮記》記載:“祭日于壇。”在周代,就有帝王春分祭日儀式,北京的日壇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的場所。從春分開始,*晚到清明,還有掃墓祭祖、拜神祈福的活動。 相傳春祭的由來與炎帝有關。炎帝為了讓子女有更多的糧食充饑,便向上天祈求五谷種子,但下種后卻未收獲糧食,炎帝便詢問上天,得知原來是種子沒有獲得充分的光照,無法生長。于是,炎帝就在春分這天騎著五色鳥去蓬萊島找太陽。炎帝因此被尊稱為“太陽神”。每年春分這天,人們都會祭拜太陽,以表對炎帝的感激。 春分時節還有很多民俗活動。人們會在春分當天放風箏,并在風箏上寫上祝福之語。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的風箏大多用絹或紙做成鷹的形狀,因此風箏又稱為“紙鷂”“紙鳶”,春天放的多半為燕子風箏。 春分時節,桃紅柳綠,據說這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戴上花喝酒。簪花,簡單地說,便是將一種帶花的頭飾戴在頭上,除了鮮花以外,羅花、綾花、緞花、綢花等都可以。*有意思的還是春分立蛋。每年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春分這天進行立蛋實驗:選擇一只新鮮雞蛋,在桌子上豎起來,慶祝春天的來臨。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絕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踏莎行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氣象景明,草木欣欣 每年公歷的4月5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駕,三候虹始見。”清明時節,氣溫升高,草木萌動,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此時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一到,農夫起跳”“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等農諺。另外,清明也是清淡明智的意思,因此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清明也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 P22-26
圖說二十四節氣與北方農事 作者簡介
秋霖,本名郭琳。1967年出生于陜西乾縣。1991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獲碩士學位。現任西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研究生導師,西北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寧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寧夏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長期從事高校美術教學及創作實踐研究,擅長中國人物畫和花鳥畫,作品多以表現鄉村生活為主,語言質樸,風格獨特,藝術性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積極的現實意義。作品多次人選全國及省部級美術展覽,其中主要有第八屆、第九屆全國美展,首屆和第二屆全國中國人物畫展,建黨八十周年全國美展,全國教師美展,全國體育美展等,并獲第八屆全國美展**獎、首屆人物畫展優秀獎、建黨八十周年全國美展優秀獎、體育美展銅獎、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發表全國美展優秀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