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李端棻研究資料匯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19813
- 條形碼:9787566019813 ; 978-7-5660-198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端棻研究資料匯編 內容簡介
李端棻,字苾園,貴陽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貴州近代教育領跑人。清朝有名政治家、改革家,北京大學首倡者、戊戌變法、中國近代教育的先行者,歷任山西、廣東、山東等省鄉試主考官、全國會試副總裁、云南學政、監察御史、刑部左侍郎、倉場總督、禮部尚書。1896年6月12日,李端棻向光緒皇帝上《請推廣學校折》,率先全面系統的提出“請推廣學校,以勵人才而資御侮”的教育改革方案和建立近代學制的具體方案!墩埻茝V學校折》是緊密結合當時的實際,經過認真地調查研究和深思熟慮后作出的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考慮周到,切中時弊,集中體現了當時維新派的主張,可操作性很強。后經衙門議奏認同,光緒皇帝批準,《請推廣學校折》的意見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維新變法中教育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不久以后,這份奏折由《時務報》刊登而廣為流傳,成為全國各地興辦新式學堂和其他文教事業的根據。至今,李端棻教育思想對于邁向教育現代化的中國教育依然有著借鑒和指導意義。作為一所紀念李端棻先生的紀念性中學,如何通過收集整理有關李端棻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相關資料來學習,并從中提煉他的思想理念來昭示后人,這不僅僅是我們學校應有的責任和使命,同時也是社會研究其歷史的需要。
李端棻研究資料匯編 目錄
一、奏議疏折
奏為謹遵懿旨妥議建儲事(光緒五年四月初十日)
奏為侍講王先謙莠言亂政顯違祖訓懇請立予斥革治罪事(光緒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請亟定戰守方略疏(光緒十年1884年)
會議和局敬陳管見疏(光緒十年1884年)
遵議和局再陳管見疏(光緒十年1884年)
詹事府少詹事李端菜、山東道監察御史熊景釗奏為貴州地瘠民貧餉糈不足擬請改隸川督兼轄以資接濟而靖邊隅事(光緒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請推廣學校折(光緒二十二年五月初二1896年6月12日)
濫保匪人自請懲治折(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十九日)
二、普通學說
三、苾園詩存
李苾園先生遺詩序
戊戌十二月朔日寄九弟秦州
寓甘州示諸弟
和文信國乩詩
在甘州病余自遣
答甘郡諸茂才
元旦試筆
感懷
久病轉劇,書以自嘲兼自慰
感時
醉余吟
詠梅
靜中偶成
瓶花
菊山
請托者多,作此以謝之
自喜
杞憂
酬應稍繁,作此自遣
畏寒
有感
學術思想
政治思想
應經世學堂聘
聞謗自責
聞謗再自責
國家思想
水仙花
紅梅
白梅
癸卯元旦試筆
答劉嘉予太守
再答劉嘉予太守
三答
四答
菊花盛開,十六弟以牛脯來約,何琴如昆仲同醉,次日作此贈之
七十有三初度自壽
去讒
即事
聞人言自解
秋菊雜詠
雨前
讀陶淵明集
感時
書懷
答陳哲甫觀察
自問
贈何季綱表弟
答袁杏村方伯步書車魚原韻八首
有感用書車魚韻
王仲瑜太守將蒞普安,作此送別仍疊前韻
答袁杏村方伯
再答袁杏村方伯
三答
答消寒會諸君仍疊前韻
自題小像
四、書信對聯
李端棻致張之洞書信
李端棻致梁啟超信函
對聯
……
他人慧評
李端棻研究資料匯編 作者簡介
張周全,男,黨員,中學語文不錯教師,貴陽一中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學管處、團委,負責貴陽一中李端棻中學籌建與辦學。歷任貴陽一中德育處副主任、學管處主任兼教育處副主任、副校長。長期承擔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對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及學科教學有深入研究。籌建貴陽一中李端棻中學以來對李端棻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相關事跡材料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提出了學校系統的辦學思想和課程構想,引領者學校建設與發展。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