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書--《神曲》的宇宙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17946
- 條形碼:9787520717946 ; 978-7-5207-179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神曲》的宇宙觀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學術作者以中國文化根基來分析異國文學作品,適量引入東方文化視角和中國的《西游記》文本,從時空觀和宇宙學視角切入,綜合運用東西方各種相關的文獻資源進行索引、對比、分析、論證,歸納、整合了多種譯本的圖片佐證資料,并且自制了20多個圖表以解釋問題,以此創作出有別于歐洲的《神曲》研究專著成果,這是本書的創新之處。
新書--《神曲》的宇宙觀 內容簡介
本書以作者博士論文為基礎,修改增益而成。本書以時間、空間和靈魂觀為框架組織篇章結構,探究《神曲》宇宙觀的來源、宇宙模式的架構和特定的文本內涵。**部分時間觀,分析《神曲》時間的表達方式及其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第二部分空間觀,概說《神曲》中蘊含的一個戲臺、四個世界,重點剖析彼岸三界的體系和秩序。第三部分靈魂觀,《神曲》中的“居民”是人類的縮影,也是抽象提取出來的人的精神本體。這一章主要從本體論角度分析《神曲》的宇宙觀,同時適當引入中國文化中的相關內容作為對照,突出但丁靈魂觀的“愛的哲學”。
新書--《神曲》的宇宙觀 目錄
緒 論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三、研究理論與方法
四、研究思路與篇章結構
**章??《神曲》中的時間觀
**節??敘事時間——旅人但丁的時鐘
第二節??文本歷史時間——并置的時鐘
第二章??《神曲》中的空間觀
**節??彼岸三界的誕生及其目標
第二節??彼岸三界的體系與秩序——“德性、惡習及罪”的學說
第三節??彼岸三界的居住環境——托勒密宇宙論“四元素”說
第三章??《神曲》中的靈魂觀
**節??《神曲》中的“居民”——靈魂體/心意識
第二節??自由意志說——靈魂行動的哲學
余??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新書--《神曲》的宇宙觀 節選
《神曲》中的有形宇宙十分明確地呈現為一個喜劇舞臺上的三個世界:地獄、煉獄和天堂。再加上舞臺下的觀眾群體即“塵世”構成了中世紀基督教文化傳統中的全部宇宙,也就是一個宇宙四個世界。《神曲》正面描述的是亡靈三界的生活存在狀況,塵世作為觀眾角色隱形包含在詩篇文本中。地獄、煉獄和天堂的秩序體系按照空間構圖的方式來建設,就像是一座無限外延的球形套圈建筑,角色但丁在十重天球建筑中,沿著中心軸的“螺旋形天梯”從北半球的陸地平臺一直攀升到天府家園。 本書從三個層面來分解《神曲》中的宇宙體系,即時間、空間和靈魂體。角色但丁所走的道路即是“時間”的形狀,“時間”是上帝之光啟示出來的行程軌跡,時間是太陽運行的軌道和律動。時間是一個明確的坐標軸,X軸有明確的原點和延展的方向箭頭,并且有明確的形狀,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從原點開始螺旋形向上攀升的時間箭頭。這個螺旋形的軸心則是“歸向”上帝的垂直Y軸,也就是說時間的形狀和結構自身即是其意義所在。時間是道路,是方向,是歸向上帝的“愛善”之德,這是靈魂之旅的單向道。《神曲》收納了1300年之前但丁所熟悉的所有歐洲人文歷史和典故,將克里特文明以來的所有靈魂都納入地獄、煉獄和天堂中,并置了人類的歷史時間。人類歷史的時間表呈現出類似現代網絡信息系統的“共在”狀態,如此繁多的時間段和人物信息需要一種特殊的秩序形式來安置。這就是《神曲》三界的體系模式。 從空間的維度來說,《神曲》三界的體系模式按照基督教倫理學的教義來確定分區、分界和分層。基督教神學宇宙觀的基礎是上帝一元論,上帝所創造的宇宙是“一”也是“多”,因而但丁安置所有人類亡靈的三個國度也依照這個總則。從地球B點到上帝至高天府的核心A點是宇宙體系的中軸線,球形宇宙有了明確的上、下、左、右方向之分。在一條核心軸線上,A點為起點也是終點,是歸宿家園,是真理和至福之地,B點是流放的終端,朝向上帝是“上行”正道,反向則是撒旦的地獄深淵,是靈魂永遠沉淪的“下墜”之地。在向著上帝A點攀升的過程中,隨著太陽的軌跡“向右”沿著弧線形狀行走,表征著圍繞“皈依”的軸心踐行“七善德”的階梯在正道上前進,任何走平面“直線”的方式都是“曲線”,是錯誤的彎路;反之,背棄太陽的軌跡沿著“向左”運行的靈魂,則表征著逆旅下行的軸心路線,朝著“撒旦”的B點方向進發,所踐踏的是“七罪宗”和“二十二種罪孽”的沉淪覆滅之道。帕特里克·博伊德將《神曲》中的善德和罪惡歸宗到兩棵樹上,一棵是從亞當、夏娃和盤繞在樹上的蛇(撒旦)處生根的“智慧樹”,所謂智慧(intellectual)也就是懂得分辨“順從”是“善”、“違背誡命”是“惡”,由此樹分支出形式多樣的罪惡(vices);另外一棵是從天使報信瑪利亞受孕的圖景為根基產生的“生命樹”,這“生命”就是圣靈耶穌基督,這棵樹上分支出各類善德(virtues)。這兩棵樹又名“罪惡樹”和“善德樹”。宇宙空間的內在體系就是靈魂體上投射出來的道德倫理之光芒創造出來的類別屬性差異。 空間層面除了基督教倫理學的依據之外,還有一個質料形式的依據。這個依據與基督化了的托勒密天文學體系相關。中世紀文化中流行的宇宙論說法是上帝所創的宇宙由兩類構成:一類是天使和靈魂體,這是區別于物質形體的特殊質料,是永恒不朽壞的;另一類是有形物質,即有形諸天特別是地球的基本構成元素“土、水、火、氣”,這四元素又因為四種素質“干、濕、冷、熱”的作用推動而幻化出不斷改變形態的宇宙萬物。人類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兼具靈魂性和物質性,脫離肉體的靈魂保留著塵世的功德或罪孽,因而形成不同的形質,根據各自的靈魂輕重形質的差異而對應各自的去處或寓所。罪孽重的靈魂如陰影晦澀沉重,沉墜入地獄中;愛德滿溢的靈魂輕盈展翅如天使,飛升天國。靈魂創造了他們第二次永恒的命運,靈魂來世的家園就是他今生的為人。
新書--《神曲》的宇宙觀 作者簡介
劉會鳳,女,河南許昌人,文學博士。云南師范大學云南華文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2017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獲“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專業博士學位。同年8月入職云南師范大學。2019年擔任“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同年入選云南省“青年人才專項”政府資助人才項目。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意大利文學研究。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