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編劇學刊·第四輯(20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21314
- 條形碼:9787545821314 ; 978-7-5458-213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編劇學刊·第四輯(2020)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收錄編劇學領域的前沿動態,結合案例剖析編劇行業的得失成敗。 貫穿古今戲劇藝術的分析解讀,探尋成為一名好編劇的多種可能。 一名編劇出道執業,要修煉怎樣的“內功”與“外功”? 飲食元素,何以成為《覺醒年代》的一大亮點?
編劇學刊·第四輯(2020)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專業的編劇學論文集,內容涉及中國傳統戲劇研究、國外戲劇研究、編劇學理論、戲劇創作等,涵蓋戲劇編劇藝術的方方面面。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主題論述,邏輯清晰,材料詳實,論點新穎。作者多關注于當代編劇藝術發展的前沿,亦有對古今戲劇藝術的分析與解讀。全書較全面地對編劇藝術進行了深入解讀,呈現近期新的學術成果,對當代編劇創作有所指導,對讀者有所裨益。是一本既具有先鋒性,同時又具有高瞻性學術價值的圖書。
編劇學刊·第四輯(2020) 目錄
戲劇評論
《五女拜壽》成為戲曲經典劇目的經驗 / 朱恒夫
用帶血的刀子割開自己,割開世界
——讀薩拉·凱恩 / 李寶群
“懸崖”邊的抒情與探尋
——評歷史劇《董其昌》 / 吳韓嫻
編劇教學
戲文專業本科教學問題與應對初探 / 于利平
編劇教學中的“內功”與“外功” / 嚴程瑩
編劇學與導演學雙向“互為”的創作與創造教學研究 / 黃 岳
“雙一流”建設格局下專業戲劇教育中寫作課程教學體系的堅守與建設 / 胡 薇
英國戲劇編劇教學現狀研究 / 曾夏琰 彭濤
劇本元素訓練中的可量化元素劃分 / 鄭 欣
戲曲編劇
從英雄傳奇到革命樣板:對京劇《智取威虎山》文本創改過程的省察 / 黃靜楓
從《羅衫記》到《白羅衫》看戲劇觀念的嬗變
——關于白先勇版《白羅衫》的改編策略 / 田 語
影視編劇
羅伯特·麥基電影編劇理論中的硬核故事觀 / 蔡興水
從文學到電影:關于改編觀念、理論及模式、方法等的思考 / 萬傳法
“抒情”“造境”“立意”
——淺析中國電影意境的敘事特征 / 劉 思
探析飲食元素在《覺醒年代》編劇手法中的運用 / 陶倩妮
創作談
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的創作筆記 / 王宏 張軍
戲劇改編
田沁鑫戲劇改編的文本轉譯與價值重構 / 段 沛
從“游戲”到“游戲IP改編劇”
——以游戲《仙劍奇俠傳》到電視劇與舞臺劇的劇作改編為例 / 周悠影 趙之歌
編劇學刊·第四輯(2020) 節選
戲劇同時以人為創作手段和目的,在眾多藝術門類中,與人的關系*為緊密。編劇老師所面臨的并不只是講授藝術語言語法規則那么簡單。剛剛走出中學校園的稚嫩學子,開始學習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時,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些問題,除專業規則和技能技巧之外,大多與對世界和生活的了解與感受息息相關。 如果我們把一個作品比作一個人,那么作品的審美趣味、主題立意就是這個“人”的靈魂,能夠塑造“靈魂”的能力“不可教”或者應該說叫“教不了”,只能引導。而情節、人物、結構、場景等元素組成的編劇技巧則是這個“人”的外在軀殼,屬于“可教”。前者是編劇的“內功”,后者是編劇的“外功”。 中國文藝作品中出現的飲食元素往往有更深層次的含義——“不單單是滿足口腹之欲,它常常包含著中國人對事物的理解和悟出的人生哲理。”同為中國文化語境范圍內的國產電視劇文本不僅繼承用飲食承載觀念與哲思的衣缽,并且隨著編劇創作的實踐與發展,探索出了更多讓飲食元素巧妙地發揮重要作用的方法。
編劇學刊·第四輯(2020) 作者簡介
陸軍,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主任,創作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戲劇創作、教學與理論研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