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改造與應對:花鳥畫轉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08985
- 條形碼:9787570108985 ; 978-7-5701-0898-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改造與應對:花鳥畫轉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新中國十七年時期中國畫自身的問題,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花鳥畫面臨的新要求入手,分析了花鳥畫藝術立場和服務對象的歷史變化以及十七年時期“人民性”內涵的不同向度;“人民性”要求對于藝術的社會功能價值改造,在花鳥畫領域往往通過主題的凝練去應對,本書借用社會學視角,重點討論了“豐收”“百花與山花”主題以及傳統題材寓意的新變;而十七年時期寫生與創作意識的普及和高揚給花鳥畫帶來更加直接的藝術本體的“改造”壓力,對應著不同向度的“人民性”訴求,本書重點討論了以于非闇、郭味蕖、潘天壽為代表的三種應對之方和圖式轉型之路。
改造與應對:花鳥畫轉型研究 目錄
序言
前言
導論
**節 新中國十七年時期花鳥畫研究的學術史簡述
第二節 問題的提出
第三節 研究理路與方法
**章 進入新中國:十七年時期花鳥畫的新要求
**節 面對“人民”的價值訴求
第二節 花鳥畫:社會功能與現實主義的要求
第三節 創作與寫生之維:花鳥畫圖式的新要求
第二章 十七年時期花鳥畫的命運與三種“改造”趨向
**節 中國畫生存危機中的花鳥畫與“階級—寫實”趨向
第二節 階級—民族雙重訴求中的花鳥畫
第三節 “筆墨”表現現實生活與花鳥畫的民族—寫意路向
第三章 走向現實價值之途:花鳥畫的主題探尋
**節 花鳥畫寓意轉化與走向現實社會價值的探索
第二節 十七年時期花鳥畫中的“豐收”主題
第三節 走向自然:從“百花”到“山花”主題
第四章 承變之間:應對“改造"的圖式轉型
**節 階級—寫實性的回應:于非闇的“寫生”與圖式努力
第二節 階級—民族性改造的應對:郭味蕖的“綜合”探索
第三節 民族—寫意之維:潘天壽的圖式與“創作”自覺
余論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改造與應對:花鳥畫轉型研究 作者簡介
董占軍,籍貫內蒙古赤峰市,二級教授,藝術學博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首批簽約藝術評論家,山東省重點學科設計學首席專家、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庫人選、山東省教學名師、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設計史、設計美學、藝術文獻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承擔或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設計藝術思想研究》及山東省教學改革立項重點項目《藝術設計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及教材建設研究》等科研、教學改革項目十余項,科研及教學成果分別獲得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泰山文藝獎一、二、三等獎十余項。近年出版《西方現代藝術設計史》《藝術文獻學論綱》《外國工藝美術史》《玩具》等學術著作12部,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