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當代會計評論(第14卷 第2輯)總第34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06393
- 條形碼:9787030706393 ; 978-7-03-07063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會計評論(第14卷 第2輯)總第34輯 本書特色
本輯內容主要涉及新經濟時代下會計信息相關性的惡化現象及其對策,中國會計研究的國際化進程回顧與改革方向建議
當代會計評論(第14卷 第2輯)總第34輯 內容簡介
本輯內容主要涉及新經濟時代下會計信息相關性的惡化現象及其對策,中國會計研究的靠前化進程回顧與改革方向建議,行業學習效應對企業資本結構決策的影響,高管團隊異質性、公司業績與董事長辭職之間的關系,綜合報告質量的價值相關性研究,現行財務報表列報及分析體系的缺陷與改進等方面
當代會計評論(第14卷 第2輯)總第34輯 目錄
第14卷第2輯Vol.14 No.2
2021年2021
目錄
論文
1 會計準則是如何“制造”的?
劉 峰
4 安全生產費用會計處理沿革
應 唯
12 安全生產費用會計處理與披露——基于煤炭生產行業分析
夏忠星
30 國際會計準則:國家化之上的國際化——IAS 24關聯方披露準則的修訂為例
劉 峰 袁 紅
48 監管問詢函能夠有效識別代理問題嚴重的公司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經驗證據
葉小杰 賈昊陽
74 會計信息可比性的測度方法研究——基于函數型數據分析的改進
魏瑾瑞 吳藝璇 劉柏森
93 社會信任與審計意見購買
王龍梅 林志軍 蔡曉通 常 曦 張婉琪
當代會計評論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view
第14卷第2輯Vol.14 No.2
2021年2021
CONTENTS
Articles
1 The Birth of An Accounting Standard
Feng Liu
4 Changes of Accounting for Work Safety Expenses:The Policy-Maker’s Perspective
Wei Ying
12 Accounting and Disclosure for Work Safety Expenses:Cases of Coal Production Industry
Zhongxing Xia
30 Internationalization over Nation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Case of “Amendments to IAS No. 24 Related Party Disclosure”
Feng Liu and Hong Yuan
48 Can Inquiry Letters Be Used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Companies Most Plagued by Agency
Problems? Evidence from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Xiaojie Ye and Haoyang Jia
74 Measurement Method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mparability:An Improvement
Based on Functional Data Analysis
Jinrui Wei,Yixuan Wu and Baisen Liu
93 Social Trust and Audit Opinion Shopping
Longmei Wang,Zhijun Lin,Xiaotong Cai,Xi Chang and Wanqi Zhang
當代會計評論(第14卷 第2輯)總第34輯 節選
當代會計評論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view 第14卷第2輯 Vol.14 No.2 2021年 2021 會計準則是如何“制造”的?* 劉峰 (廈門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會計學系,福建 廈門 361005) 目前,學術界對會計準則、會計信息質量等的研究,通常的“套路”是:以某項或某批準則的實施為“事件日”,檢驗準則變化前后會計信息質量的變化或其他經濟關系的變化。這一研究所隱含的邏輯是:會計準則的產生過程不重要,或者準則的產生過程是同質的;準則與會計信息質量或經濟后果之間,是一種機械關系;審計師、公司治理機制等因素會影響到這種機械關系的執行效果。 會計準則究竟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它的過程是同質、無差異的?還是不同準則 “制造”過程和“工藝”不同?了解會計準則的產生過程,包括一項準則是如何產生的、一項準則發布之后的具體執行情況,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定義會計準則的性質、準則的經濟后果等,從而更好地解釋我國會計準則/制度的制定、執行,也能夠更好地解釋國際會計準則及其國際化,并為后續的實證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持。 了解會計準則的性質,一個有益的視角是追蹤一項準則具體的產生過程,包括產生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通常,我們能夠看到的準則,都是已經成形的準則,即便準則制定機構也附上準則從*初的提議到征求意見稿的中間過程,包括征求意見稿數量、聽證會次數、出席聽證會的人數等信息,但是,準則制定過程中的一些背景性信息仍然被有意或無意地“遺漏”了,導致我們很難從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公認會計原則所提供的附件資料中看到個性化、具體背景的信息,從而弱化了準則文本所能傳遞出來的信息含量。比如,當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所發布的第141、142號準則,前者取消“權益結合法”,后者將商譽從“攤銷”變為“減值測試”,是美國國會強力干預的結果(劉峰和王吳慶 2004)。這些背景信息,很難從FASB所公開的資料中獲得。筆者還是通過閱讀美國退休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主席Arthur Levitt的傳記獲得這一信息的。然后,再回頭尋找FASB準則發布的相關信息來驗證。理解了“減值測試”的產生背景,對我們評價該會計準則的質量、采用減值測試方法所可能導致的會計信息質量變化的方向等,都會提供不同的視角。 同樣,目前關于準則執行的研究中,潛在的假定是:會計人員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準則;當具體的企業面臨利潤或虧損壓力、負債比例過高、契約壓力(如獎勵計劃等)時,會采用會計的或經濟的方法進行盈余管理;外部環境,如法律風險、審計質量等都會影響盈余管理程度、會計信息質量等。本期的兩篇稿件,都是從準則制定過程切入,來討論一項準則產生的具體過程、產生過程中有哪些關鍵因素的影響。**組稿件,是關于安全生產費用的兩篇稿件。其中,“安全生產費用會計處理沿革”(以下簡稱“沿革”)介紹的是一項具體經濟事項——安全生產費用會計處理方式的變化,包括披露。盡管它是一項具體的規定,但它在效力上等同于一項會計準則,相當于是會計準則中涉及特殊行業、特殊問題的準則。關于這項準則的產生、產生過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因為具體什么樣的制度或法規的變化而改變等,對廣大學術界和實務界的讀者朋友來說,無疑是“黑匣子”。而“沿革”一文告訴讀者,我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為什么要制定這項準則、制定過程中的主要考慮因素是什么,特別是在2007年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后,因為企業的反饋、稅務部門的政策、香港和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建議等,于2009年又進行了修訂這一特定背景下。這個過程,對學術界各位讀者來說,是完全的“新知識”!把馗铩币晃模瑢W術界和實務界更好地理解會計準則,應該有所助益。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會計準則從制定到執行的過程,筆者特意邀請了廈門大學會計系的一位在讀研究生,整理了上市公司關于安全生產費用的計提、處理與披露的情況。由于安全生產費用會計處理并不涉及全部企業,且涉及企業的數額總體不多,因此,筆者在反復嘗試后,選擇了煤炭生產行業(“安全生產費用會計處理與披露——基于煤炭生產行業分析”,以下簡稱“分析”),展示了從2004年到2019年期間所有樣本公司安全生產費用的計提、使用、披露等情況。 由于安全生產費用規定比較具體,留給企業的判斷和裁量空間不大,總體上,企業都是按照要求提取,即便如此,從少數有限披露的公司樣本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公司在安全生產費用的計提和披露上存在差異。由于煤炭生產行業公司數量不多(*高峰時27家公司),筆者暫時未能找到規律性特征。但是,關注具體準則,特別是像這種具體的準則,跟蹤這種具體準則的應用,包括企業經濟行為和會計行為的具體應用,會有助于揭開會計準則與會計信息質量、企業經濟行為之間的作用機理。 第二組稿件是關于國際會計準則(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IAS)第24號修訂的過程(以下簡稱“修訂IAS 24”),特別是2009年修訂版修訂的背景,包括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為什么會啟動該項準則的修訂、修訂過程中的主要觀點或立場、在恢復豁免條款過程中出現不同聲音時我國會計準則制定部門的努力、來自中國工商業界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的反饋意見等,都對*后達成相對簡略披露的豁免條款,意義甚大。 這篇稿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一項國際會計準則的產生,特別是國際會計準則如何有效平衡國際化和國家化之間的矛盾和不一致之處。早期的國際會計準則,主要源自美國和英國的準則,同時,早期國際會計準則主要用于跨境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其他國家或經濟體尋求在美國、英國資本市場上市的其他國家/經濟體的公司,他們對采用源于英美的國際會計準則,不存在重大的分歧;在國際會計準則逐步推廣到國家/經濟體層面時,早期的國家/經濟體對英美導向的國際會計準則契合度高,執行過程中爭議不大。但是,當國際會計準則在推廣到更多的經濟體時,這種不一致或爭議之處會逐步得到體現。比如,中國與英美等國一個重大的不同就是國有經濟的社會地位問題。IAS 24的“關聯方披露”,涉及國有企業部分,在英美等國,不會出現問題。這也就是2003年版本中所說:取消對國有企業的豁免,不會有負面后果。 但是,這項準則的修訂,導致我國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大大增加。如果嚴格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要求,國有上市公司需要披露的信息會更多,這不僅大大增加了企業的披露成本,同時,因為過分詳細的信息披露,包括那些國有企業交易對手,以及交易的金額、債權債務等信息,會增加這些國有企業在競爭市場上的風險,包括過度披露的信息風險。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成為當時我國會計準則制定部門所必須要面對的選擇。在接軌的過程中,如果被動、完全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而不考慮我國具體的國情和國有上市公司的不同,我國國有上市公司的執行成本會增加,同時,信息披露可能帶來其他的商業風險!靶抻咺AS 24”一文具體介紹了當時我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在國際化和國家化之間的巧妙平衡:推動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修訂IAS 24,重新納入針對國有企業的豁免披露條款。這樣,*后所通過的國際會計準則,能夠較好地兼顧國家化與國際化。本文稱之為“國家化之上的國際化”。這篇文章也表明,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游說的多樣性和游說的作用。 好的研究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認識現實世界。這也是《當代會計評論》接受稿件的主要標準。這兩篇稿件盡管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欠缺,但它們能夠增加我們對現實世界會計準則制定、修訂、執行的認識。 我們一起努力,推動更多貼近真實世界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劉峰,王吳慶. 2004. 從FASB第141、142號準則制定過程看會計準則的性質——兼論高質量會計準則 問題. 財會通訊,(21):4-7. Levitt A. 2002. Take on the Street.New York:Pantheon Books. 當代會計評論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view 第14卷第2輯 Vol.14 No.2 2021年 2021 安全生產費用會計處理沿革* 應唯 【摘要】 安全生產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安全生產費用的相關規定,以期能促進企業重視并切實提高生產安全。這一系列規定也帶動了安全生產費用會計處理的變遷。本文主要從準則制定者的視角出發,解釋會計處理發生變化時準則制定者的考慮,以期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會計準則制定的過程。 【關鍵詞】 安全生產費用 會計處理變遷 準則制定者視角 一、背景 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是政府管理部門長期關注的目標之一。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并于2002年1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下簡稱《安全生產法》) !栋踩a法》的頒布,從法律上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與調整處理、法律責任等進行了規范。 2004年1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第13條指出,“為保證安全生產所需資金投入,形成企業安全生產投入的長效機制,借鑒煤礦提取安全費用的經驗,在條件成熟后,逐步建立對高危行業生產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制度。企業安全費用的提取,要根據地區和行業的特點,分別確定提取標準,由企業自行提取,專戶儲存,專項用于安全生產”。 2004年5月21日,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和的通知》(財建〔2004〕119號),規定了安全生產費用(以下簡稱安全費用)的定義:是指企業按原煤實際產量從成本中提取,專門用于煤礦安全生產設施投入的資金。在財務制度中確定了安全費用的提取標準,并規定安全費用在本辦法規定的范圍內由企業自行安排使用,專戶存儲,?顚S,年度結余資金允許結轉下年度使用。2006年12月8日,財政部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安全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06〕478號,以下簡稱《財務管理暫行辦法》),并于2007年1月1日執行!敦攧展芾頃盒修k法》規定,企業應當建立安全生產費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費用是指企業按照規定標準提取,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企業安全生產條件的資金。安全費用按照“企業提取、政府監管、確保需要、規范使用”的原則進行財務管理,并對不同行業安全費用的提取標準分別做出了規定。同時,《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企業提取安全費用應當專戶核算,按規定范圍安排使用。年度結余下年度使用,當年計提安全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企業利用安全費用形成的資產,應當納入相關資產進行管理。另外,《財務管理暫行辦法》還規定了安全費用的使用范圍,包括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支出,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物品支出,安全生產檢查與評價支出,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支出,安全技能培訓及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支出,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等。 2012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