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38112
- 條形碼:9787567638112 ; 978-7-5676-381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在對行政區劃相關理論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地方行政區劃變革歷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我國地方行政區劃改革的內在邏輯進行了梳理,提出了地方行政區劃改革具體模式的選擇要以是否與國家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相契合等觀點,并就當前我國地方行政區劃改革中的熱點、安徽省行政區劃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其優化路徑進行了分析。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提出了通過進一步優化安徽省沿江地區行政區劃設置來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建議,對類似地區行政區劃改革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 目錄
**節 行政區劃概述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地方行政區劃的歷史沿革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地方行政區劃演變邏輯和當前研究熱點
**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地方行政區劃改革的演變邏輯
第二節 當前我國地方行政區劃改革的研究熱點
第三章 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省行政區劃設置沿革及存在的問題
**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省行政區劃設置的沿革
第二節 當前安徽省行政區劃設置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安徽省行政區劃設置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思考
第四章 新型城鎮化與行政區劃改革
**節 城市概述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歷程分析
第三節 新型城鎮化和行政區劃改革的關系
第五章 地級市領導縣體制的合理性和改革趨勢研究
**節 地級市領導縣體制的建立
第二節 地級市領導縣體制合理性的爭論
第三節 地級市領導縣體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六章 省直管縣改革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節 縣制的含義和特點
第二節 省直管縣改革歷程和模式分析
第三節 省直管縣改革模式的成效和不足研究
第四節 完善省直管縣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第七章 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視角下的縣(市)改區研究
**節 區政的沿革及其特點
第二節 縣(市)改區的改革歷程與類型
第三節 城鄉一體化與縣(市)改區改革
第四節 新型城鎮化與縣(市)改區改革
第五節 縣(市)改區對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推動作用的實證分析
第八章 撤縣設市改革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節 我國市制的歷史沿革與類型
第二節 撤縣設市改革的歷程
第三節 撤縣設市改革的現狀和特征分析
第四節 安徽省撤縣設市改革的幾點思考
第九章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與地方行政區劃改革
**節 區域經濟發展相關理論
第二節 區域經濟發展與行政區劃
第三節 自然經濟增長極和人工經濟增長極
第四節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路徑分析
第五節 安徽省行政區劃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
第十章 地級巢湖市行政區劃改革與合肥都市圈的崛起
**節 大都市區、都市圈和城市群
第二節 行政區劃改革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合肥都市圈為例
第三節 進一步優化合肥都市圈行政區劃設置的建議
第十一章 行政區劃改革與安徽省沿江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節 安徽省沿江地區行政區劃設置概況
第二節 安徽省沿江地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現狀及問題
第三節 跨地級市設立產業集中區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第四節 優化安徽省沿江地區行政區劃設置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路
參考文獻
后記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 節選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 (一)當前我國鎮級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很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小城鎮及其承載的鄉鎮企業在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就是對當時小城鎮發展情形生動的寫照。但是,隨著鄉鎮企業發展逐漸陷入困境,小城鎮的發展也出現了分化,大部分發展緩慢甚至停滯,環境臟亂差、經濟無活力、吸引力減弱,成了城市和美好鄉村之間的“夾心層”。當前,我國鎮級行政區域特別是部分經濟發達鎮的發展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鎮級政府財權與事權不匹配,財政資金大部分上繳,鎮級財政難以負擔鎮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和城鎮化成本。鎮級政府處于我國行政等級的*低端,分配到的資源和資金非常有限。同時,鎮級政府也處于中央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的*低一層,可以調動的上級轉移資金有限。加之我國絕大部分鎮級政府自身財政收入有限,導致鎮級政府的可支配財力嚴重不足,鎮級政府財權與事權不匹配問題突出。 財力的不足和資金的匱乏,導致很多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嚴重不足,很多鎮的新建住宅小區沒有完備的排水、燃氣、排污等設施,市政道路建設、污水處理等歷史欠賬很多。以安徽省小城鎮的發展為例,1999年安徽省確定了200個中心建制鎮,2003年又確定63個重點中心鎮,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200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擴權強鎮政策,選擇150個小城鎮開展試點,著力在全省培育形成一批新興小城市;2014年,又有127個鎮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鎮。近年來,安徽省省級財政不斷加大對鄉鎮地區的資金投入力度,扶持重點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安徽省財政每年安排小城鎮建設專項資金(含小供水、村鎮規劃)2000多萬元,重點支持示范鎮、重點中心鎮規劃編制和基礎設施建設。從2010年開始,5年省財政累計投入10.5億元,集中支持小城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建設。雖然近十幾年來安徽省省級財政投入力度很大,安徽的小城鎮建設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這些投入對于歷史欠賬較多的小城鎮建設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小城鎮建設的資金缺口依然很大。 由于受到行政區劃設置和改革滯后的影響,目前我國東中部地區一些鎮的常住人口規模已達到20萬~50萬人,但仍為鎮的建制,仍然按照鎮的標準來規劃和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人口規模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根據我國城市發展規模總體偏大的現實情況,有學者建議立足國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城市化的國情,以共用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市區常住人口為基礎劃分依據,適當調高我國不同規模城市的劃分標準,相應地制定出不同等級規模相對應的科學合理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按規模劃分的大中小城市標準可不與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建制鎮等行政區劃劃分的城市規模標準保持一致。建設部門在批準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時,側重按照城市規模,而不是按照行政級別標準城市總體規劃相關的指標①。 第二,鎮級政府擁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小,與自身承擔的繁雜的經濟和社會事務不相稱。鎮級政府雖是一級地方政府,但其內設的職能部門不完整,很多縣級政府擁有的行政執法部門在鎮級沒有設立執法機構,導致鎮級政府的行政執法權限不夠,執法機構和人員配置不足,影響了鎮域治理的效果。例如,有的鎮在治理鎮區違法違章建筑過程中,由于行政執法人員人手不足和鎮級政府擁有的行政處罰權限有限,導致對很多違法違章建筑的拆除和治理不徹底,剛拆除不久的建筑很快又被搭建起來。同時,鎮政府行政處罰權的不足,導致部分行政處罰命令的下達還需要聯合縣級有關行政執法部門來做出,行政執法成本較高,執法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鎮級政府獲得的國有城鎮建設用地指標有限,制約了城鎮化發展空間。為了確保耕地資源得到嚴格保護和土地集約利用,我國各級政府對國有城鎮建設用地指標實行較為嚴格的控制。由于我國實行的是按照行政等級高低逐級分配國有城鎮建設用地指標的做法,鎮一級處于這一行政等級鏈條的*低一級,分配到的國有城鎮建設用地指標本來就很少,而且還面臨被縣級政府擠占和切割的可能,留給鎮一級的用地指標自然就不足,這嚴重制約了鎮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以及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
地方行政區劃改革趨勢和優化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
陳鵬,管理學博士,現為安徽師范大學法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在《浙江社會科學》《電子政務》《理論與改革》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和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多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