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境”:一種傳統聚落空間形態的構筑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81510
- 條形碼:9787510881510 ; 978-7-5108-815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境”:一種傳統聚落空間形態的構筑模式 內容簡介
在福建傳統聚落的社會生活中,"境"常被用于指代城鄉聚落空間的區劃單元,近似于現今社會中居住社區的空間概念,其存在已久并在部分地區依然沿用至今,是福建本土地域空間文化現象。 本書將“境”作為認識傳統聚落的工具,通過考察“境”的空間表征及其對聚落形態的作用和影響,來揭示傳統聚落空間形態的構成模式和形塑規律,提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傳統聚落的研究方法與思路。具體而言,本書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個:一、由于“境”是閩臺地區特殊的空間文化現象,故以“境”作為研究對象,是希冀以一種更貼近本土地域文化的視角來探討聚落形態。二、透過“境” 現象,試圖建立物質的建筑街區和非物質的社會關系、姓氏結構之間的紐帶,探討聚落空間的發展規律。三、已有研究多以單個聚落的縱向研究為主,較少有針對某一地區內多個聚落的橫向研究。有鑒于此,本研究以寧德地區為范圍,從城市、鄉鎮、村落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多個境域社區進行研究,探討不同層級聚落形態的共性與差異。
“境”:一種傳統聚落空間形態的構筑模式 目錄
章 聚落空間形態—27
第二章 “境”的空間意涵— 37
第三章 “境”的存在形式與空間意義—54
第四章 傳統聚落中“境”的空間演變— 91
第五章 “境”空間形塑的聚落形態—164
第六章 結語—181
參考文獻—190
后記— 197
“境”:一種傳統聚落空間形態的構筑模式 作者簡介
繆遠,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副院長,廈門大學碩士生導師,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理事,福建省閩臺青年文旅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傳統村落空間形制演變、歷史建筑保護與再利用、鄉村振興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級課題一項,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