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包裝機械創新設計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85253
- 條形碼:9787122385253 ; 978-7-122-3852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包裝機械創新設計原理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從事包裝機械設計教育幾十年,經驗豐富,書中實例超多,講解非常細致,實用性很強。
包裝機械創新設計原理 內容簡介
現代包裝機械已建立相當完整的工業與學科體系。本書基于創造學的新理念,力求結合生產實際反映這方面發展的新成就。 全書內容豐富,整個編寫結構由相互聯系的兩大篇組成,包括包裝機械的創新設計總論及其組合機構創新設計原理。后者是重點,引入大量的包裝機械組合機構范例,還附加適量的計算機編程,所用解題方法多種多樣,學以致用。 本書可供從事包裝機和相近自動機研發、設計、制造、使用等工作的廣大科技人員參考,并提供一些技術資料;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學用書。
包裝機械創新設計原理 目錄
**章 包裝機械工程綜合特征 003
**節 包裝機械工程現狀與變革方向 003
第二節 包裝機械系統組成與整體功能 006
一、系統的規劃目標 007
二、系統的組成結構 007
三、系統的內外聯系 007
四、系統的環境效應 009
五、系統的整體功能 012
第三節 包裝機械特點及主導機型 013
一、包裝機械主要特點 013
二、包裝機械主導機型 019
(一)主導機型的內涵 019
(二)主導機型的示例 021
第二章 包裝機械總體技術方案創新設計 024
**節 總體技術方案創新設計基本概念 024
一、創新設計意識 024
二、創新設計理論 025
三、創新設計內容 025
四、創新設計方法 026
第二節 總體技術方案創新設計一般程序 026
第二篇 包裝機械組合機構創新設計原理
**章 包裝機構創新設計核心問題 033
**節 機構選型范圍及組合創新 033
一、機構選型范圍 033
二、機構組合方式 033
(一)機構串聯組合 034
(二)機構并聯組合 035
(三)機構封閉組合 035
(四)機構疊加組合 035
第二節 機構創新準則及原理創新 036
一、機構創新基本準則 036
二、機構原理創新意義 037
(一)機構類型變換原理 037
(二)機構再生設計范例 039
第三節 機構分析綜合及數學建模 042
一、機構研究兩大相關主題 042
(一)機構分析 042
(二)機構綜合 043
二、機構分析綜合求解途徑 043
三、設計計算數學建模方法 044
第二章 供送機構 046
**節 塊體及瓶罐供送機構 046
一、推移式供送機構 046
(一)現有機構啟示 046
(二)連桿曲線應用 047
(三)機構參數選擇 047
(四)仿真實驗范例 050
二、拾放式供送機構 056
(一)機構特點 056
(二)設計思路 056
三、旋進式供送機構 058
(一)獨特功能及機構初探 058
(二)主要類型及應用特點 059
(三)工作原理及運動特性 062
(四)一般功能型分件供送螺桿裝置綜合研究 066
(五)特種功能型分件供送螺桿裝置綜合研究 097
(六)星形撥輪齒槽形成理論基礎 104
(七)通用分件供送螺桿研究方向 106
(八)分件供送螺桿數控加工方法 109
第二節 散體及蓋塞供送機構 112
一、主要類型及發展動向 112
二、電磁式振動給料器 116
(一)總體結構形式特征 116
(二)供送物件自動定向 120
(三)料斗電磁振動原理 122
(四)物件相對運動規律 130
(五)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134
(六)彈簧元件剛度計算 135
(七)激振裝置選型設計 140
(八)綜合設計計算實例 143
三、壓電式振動給料器 148
(一)壓電元件特性 149
(二)壓電振動原理 149
(三)創新設計構思 150
(四)設計計算實例 154
第三節 板片及卷帶供送機構 155
一、主要類型及結構特征 155
(一)板片供送機構 155
(二)卷帶供送機構 157
二、齒輪連桿瞬歇供送組合機構 165
(一)機構基本組成 165
(二)機構尺度綜合 166
(三)機構分析要點 173
(四)機構調整驗算 173
第三章 主傳送系統間歇運動機構 176
**節 概述 176
一、技術發展現狀 176
二、機構類型探討 177
(一)步進移位式間歇運動機構 177
(二)分度轉位式間歇運動機構 179
第二節 典型間歇運動組合機構 185
一、分度凸輪間歇轉位機構 185
(一)機構結構特征 185
(二)主要參數關系 187
(三)選型設計要點 189
(四)分度凸輪加工 195
二、端面槽輪-曲柄搖塊間歇轉位機構 195
(一)機構實用意義 195
(二)機構基本尺寸 197
(三)機構運動特性 199
(四)機構定位設計 200
(五)機構動力分析 201
三、不完全圓錐齒輪間歇轉位機構 206
(一)機構特點 206
(二)設計原理 207
(三)定位準則 211
(四)應用實例 212
四、齒式棘輪-擺動液壓缸間歇轉位機構 215
(一)機構選用依據 215
(二)機構控制系統 217
(三)機構設計要點 218
五、行星齒輪-平行雙曲柄動梁間歇移位機構 221
(一)引言 221
(二)工作原理 222
(三)參數分析 225
(四)配置方式 227
(五)應用實例 227
第四章 充填機構 229
**節 概述 229
第二節 典型機型結構性能分析 231
一、單機種常規式設計機型 231
(一)枕形袋成型充填封口機 231
(二)扁平形袋成型充填封口機 235
(三)斜頂四棱柱形袋成型充填封口機 235
(四)四棱柱形袋成型充填封口機 237
(五)自立型袋開袋充填真空封口機 237
(六)自立型袋成型充填封口機 238
(七)泡罩熱成型充填封口機 239
二、多機種模塊式設計機型 240
(一)模塊化設計的形成 240
(二)模塊化設計的內涵 241
(三)模塊化設計的過程 242
(四)模塊化設計的類型 242
第三節 翻領式袋筒成型器 245
一、選型論證 245
(一)問題提出 245
(二)示例分析 246
(三)優選規劃 247
二、翻領式成型器的建模與設計 248
(一)圓柱形成型筒 249
(二)橢圓柱形成型筒 259
(三)長圓柱形成型筒 273
第四節 多桿式袋成型牽引組合機構 282
一、機構組合方案 282
(一)機氣式組合方案 283
(二)機電式組合方案 283
二、機構優化設計 284
(一)優化設計原理 284
(二)機構結構分析 286
(三)編寫設計程序 290
(四)揭示內在規律 291
第五節 復合傳動式合模組合機構 295
一、機構類型及特點 295
(一)泡罩熱成型合模機構 295
(二)注射熱成型合模機構 297
二、機構原理及設計 298
(一)結構分析 298
(二)機構設計 299
第五章 裹包機構 305
**節 概述 305
一、裹包常用形式 305
二、裹包機械主要類型 306
(一)折疊式裹包機 306
(二)接縫式裹包機 308
(三)收縮式裹包機 309
第二節 裹包執行機構分析 312
一、裹包操作運動特征 312
二、裹包機構運動形式 313
第三節 裹包推送與折疊機構 314
一、雙套四桿串聯組合機構 314
(一)基本功能及擴展 314
(二)設計參數及求解 314
(三)機構變異及應用 320
(四)組成分析及編程 322
二、行星齒輪-連桿串聯組合機構 326
(一)探索相當機構 326
(二)機構設計要點 329
三、雙套四桿并聯組合機構 334
(一)設計依據 334
(二)機構綜合 335
(三)運動分析 339
四、雙曲柄滑塊-凸輪并聯組合機構 343
(一)機構主要特征 343
(二)機構創新思路 344
(三)機構分析綜合 345
(四)機構可調途徑 350
第四節 裹包橫封與切割機構 351
一、創新設計發展變化 351
二、擺動式橫封切割機構 352
(一)綜合求解方案 352
(二)創新設計要點 353
三、轉動式橫封切割機構 358
(一)再論橫封切割工藝要求 358
(二)轉動式橫封切割機構剖析 359
(三)轉動導桿機構設計原理 360
四、平動式橫封切割機構 363
(一)構思創新方案 363
(二)建立運動方程 365
(三)求解結構尺寸 366
(四)探討應用問題 367
第六章 裝盒機構 368
**節 概述 368
一、盒裝特點 368
二、裝盒機械發展方向 368
(一)內裝物品的擴展 368
(二)配套包裝的應用 369
(三)紙盒結構的改進 370
(四)包裝方式的互補 371
(五)執行機構的可調 372
(六)自動控制的融合 372
(七)組合機型的開發 373
第二節 裝盒機工藝路線 374
一、充填式裝盒工藝路線 374
(一)推入充填式裝盒 374
(二)拾放充填式裝盒 376
(三)自重充填式裝盒 376
二、裹包式裝盒工藝路線 377
(一)推送成型-折疊裹包式裝盒 377
(二)成型推送-折疊裹包式裝盒 378
第三節 裝盒機執行機構 379
一、總體結構剖析 379
二、開盒機構 381
(一)連續抽出對吸式開盒機構 381
(二)連續推出單吸式開盒機構 384
(三)間歇推出對吸式開盒機構 385
(四)間歇抽出單吸式開盒機構 386
三、主傳送機構 388
(一)鏈帶調節關鍵技術 388
(二)傳送鏈帶設計原理 389
四、推送機構 393
(一)主要類型 393
(二)受力分析 395
五、插舌機構 399
(一)設計依據 399
(二)設計原理 400
(三)設計實例 404
六、排盒機構 407
第七章 包裝輔助機構 409
**節 自動包裝線散體分流旋晃機構 409
一、典型分流裝置分類對比 409
(一)回轉盤式分流裝置 409
(二)旋晃盤式分流裝置 410
(三)螺旋片式分流裝置 410
(四)撥動輪式分流裝置 411
(五)擺動槽式分流裝置 411
(六)擺動帶式分流裝置 412
二、散體分流旋晃機構創新設計方案 412
(一)創新設計選題擬定 412
(二)創新設計等效機構 413
(三)創新設計實踐經驗 414
第二節 集浮分流旋晃機創新設計原理 415
一、空間機構的自由度 415
(一)計算準則 415
(二)計算結果 416
二、料盤運動規律剖析 417
三、載料集浮力學本質 420
四、旋晃分流控制要素 424
五、驅動功率計算方法 425
第三節 定向分流旋晃機創新設計原理 427
一、料斗結構特點 427
二、工作機理初探 428
(一)機構分析 428
(二)控制條件 431
(三)簡要結論 433
附錄 編程用希臘字母 435
參考文獻 436
后語 438
包裝機械創新設計原理 作者簡介
許林成,1932年生,遼寧省鞍山人,江南大學(原無錫輕工大學)教授,我國包裝工程(主攻包裝機械)高等教育創始人之一。 1951年保送至大連工學院化工機械專業本科學習,1957年南京工學院食品機械研究生畢業。 在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作為學科帶頭人積極致力于我國食品機械和包裝工程兩個新興專業高級科技人才的培養工作,并參與大量社會學術活動,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 學術上,主要從事包裝機械現代設計學的系統研究和包裝工程高等教育學的綜合研究,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先后發表70余篇科研論文,著重解決包裝界公認的若干專業技術難題。主編參編國內外第一部系統深入闡述包裝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的專著《包裝機械原理與設計》及全國統編教材《包裝機械》。發明創造多功能旋晃機,獲得國家專利和部級科技成果獎。晚年繼續著書立說,獨自完成又一部新著《包裝機械創新設計原理》,為構建和發展包裝機械學科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 自立治學格言:順水行舟, 慢進則退。奮斗一生, 得到社會肯定。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貼;2007年榮獲中國包裝工程學會授予的包裝科技教育終身成就獎;還獲得其他有關學會和協會授予的多項獎勵。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