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史學理論方法躬耕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710052
- 條形碼:9787569710052 ; 978-7-5697-100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學理論方法躬耕錄 本書特色
本書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將歷史學理論和方法緊密結合,對歷史研究中探求歷史真理的方法,如歷史的思維方法與邏輯的思維方法、歷史聯系的研究方法和歷史價值的研究方法,做了相當出色的論述,并具體分析論述古今中外眾多史學家的不同史觀和治史方法,評價其是非得失,弘揚其精華,批評其謬誤。此書資料豐富,論證充分,邏輯嚴密,文字流暢,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深厚學術功底。
史學理論方法躬耕錄 內容簡介
《史學理論方法躬耕錄》著錄作者在史學理論方法領域耕耘二十多年積累的有關論文15篇和史學方法的9個專章論述。論文部分,有對“論史關系”“歷史動力”“讓步政策”“歷史人物評價”“農民戰爭”等歷史學理論問題的深入探討;有關于我國馬克思主義史學開拓者郭沫若的歷史人物研究問題的評述;有對史學家鄧子琴和季平史學成就的論述;有對近代史學方法的評述;有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指導學生撰寫史學論文的教學經驗總結;還有一篇1985年刊發的關于開發利用我國豐富歷史資源的論述。史學方法9個專題,除了對史學方法基本問題的闡釋,對我國古代、近代及現代史學方法的梳理,對傳統的歷史考據多種具體方法的敘述,重點闡述了三個探尋歷史真理的研究方法,即歷史的思維方法和邏輯的思維方法、歷史聯系的研究方法和歷史價值的研究方法,這是本稿關于史學方法的很有特色之處。很后還介紹了馬恩著作中幾個重要的歷史研究方法。
史學理論方法躬耕錄 目錄
前言
上篇 史學理論方法論文
從歷史認識看論史關系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認識“動力”問題
學習毛澤東關于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論述
談談讓步政策的研究問題
評價歷史人物的禁區必須打破
關于評價歷史人物的幾點意見
略論郭沫若的歷史人物評價標準
郭沫若是我國*早用唯物史觀研究歷史人物的史學家
郭沫若與歷史人物翻案
鄧子琴史學成就述略
論季平的司馬光研究
中國近代史學方法述論
中國古代史課培養學生科研能力芻議
歷史專業學生怎樣撰寫畢業論文——以中國古代史為例
談我國歷史資源的開發
下篇 史學方法講授綱要
**章 史學方法概述
第二章 中國古代史學方法
第三章 中國近代史學方法
第四章 中國現代史學方法
第五章 歷史考據方法
第六章 歷史的思維方法與邏輯的思維方法
第七章 歷史聯系的研究方法
第八章 歷史價值的研究方法
第九章 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歷史研究方法舉要
附錄
何汝泉論著全目
史學理論方法躬耕錄 作者簡介
何汝泉教授,1933年3月生,四川彭州市人。1957年畢業于西南師范學院歷史系,長期在高校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史學理論教學與科研,主攻唐史。1994年退休,曾任中國唐史學會理事,重慶市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出版有《唐財政三司使研究》(中華書局,2013年)、《唐代轉運使初探》(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年)、《中外文化俯瞰》(合作主編、參撰,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中國歷史大辭典·隋唐五代史卷》(參撰,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資治通鑒新注》(參注,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并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學報》等雜志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西南大學突出貢獻獎,數次獲省市政府科研成果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