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學術通義(單行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12668
- 條形碼:9787510812668 ; 978-7-5108-1266-8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學術通義(單行本) 本書特色
錢穆先生全集,在臺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整理編輯而成,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1998年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為題出版。作為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籌劃引進的重要項目,這次出版,對原版本進行了重排新校,審慎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誤。至于錢穆先生全集的內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的注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欲考較-國家-民族之文化,上層首當注意其「學術」,下層則當注意其「風俗」。學術為文化導先路。茍有學術領導,則文化將無向往。停滯不前,則迷惑失途。風俗為文化奠深基。茍能形成為風俗,則文化理想,僅如空中樓閣,終將煙銷而云散。 中國文化傳統,綿亙數年,乃由吾中華民族所獨自創建,自有其獨特性之存在。印就中國社會風俗言,雖數年來歷時遞變,然亦有其前后相承,一貫不斷之獨特性。郎以當前可目睹者言,社會,各地風俗,可謂無一相似。風俗然,學術亦然。中國學術,顯亦有其獨特性。茍不然,此社會風俗之獨特性,又由何來。惟風俗易曉,學術難明。其間分別,如是而已。中國與外族文化之接觸,*先為印度佛教之東來。佛教雖為二不教,而其所內涵之學術意義亦特豐。佛教之中國化,則胥由中國學術傳統中所賦有之獨特性之功。南北朝、隋、唐高僧,多兼通內外學,遂使中國學術逐漸滲入于佛教信仰中,而佛教之在中國,乃亦隨之而變。
中國學術通義(單行本) 內容簡介
《錢穆先生全集:中國學術通義(新校本)》主要內容包括:四部概論、中國儒學與文化傳統、朱子學術述評、中國文化傳統中之史學、中國文化傳統中之文學等
中國學術通義(單行本) 目錄
中國學術通義(單行本) 作者簡介
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月,錢穆先生移居臺北。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余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八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通論方面,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占有重要的一席。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