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發展地理學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5423
- 條形碼:9787100195423 ; 978-7-100-19542-3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發展地理學導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科研工作者,青少年,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區域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加劇,面臨貧困、發展方式轉型、國際貿易競爭、氣候變化、環境退化等方面的危機與挑戰,嚴重制約了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亟需在發展地理學的研究范式下利用地理學科知識促進產業轉型發展、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優化國土空間利用,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本書從發展地理學的視角,針對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問題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此基礎上提供研究理論與方法。
發展地理學導論 內容簡介
發展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發展水平和生活品質的地理學分支,重點關注欠發達與不發達地區在環境條件約束下發展收斂或人類福祉提升過程中的均衡議題。作為地理學的新興分支學科之一,發展地理學具有典型的跨學科交叉特點,其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優選發展不充分、不均衡以及大規模貧困發生機制,并試圖尋找發展與經濟、政治和社會等要素的關系,在社會發展實踐中發揮科學指導作用。本文擬梳理近年來靠前上發展地理學的研究進展,并聯系實際提出未來中國發展地理學研究的有關思考,為中國制定區域發展政策與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并以此推進中國發展地理學的學科發展,豐富國內地理學的學科門類。
發展地理學導論 目錄
引言
**章 發展地理學的學科發展
**節 發展地理學的內涵
第二節 相關理論的研究進展
第三節 相關學科的發展
第四節 發展地理學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發展地理學的理論基礎與方法體系
**節 經濟增長理論
第二節 區域發展收斂理論
第三節 資源環境承載力理論
第四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
第五節 全球化和新經濟地理學的發展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發展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節 欠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問題
第二節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問題
第三節 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協調發展
本章小結參考文獻
第四章 區域發展要素的定義與協調
**節 區域發展要素的定義
第二節 區域發展要素的耦合與協同
第三節 區域發展要素協同的分析
第四節 區域發展要素協同的研究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區域發展質量的測度與分析
**節 區域發展質量內涵及意義
第二節 區域發展質量評價體系
第三節 區域發展質量評價方法
第四節 長江經濟帶發展質量測度與分析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區域發展類型與模式
**節 區域發展的類型與內涵
第二節 區域發展類型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中國區域發展戰略
第四節 中國區域發展水平分類的演變
第五節 中國幾種典型的區域發展模式
第六節 中國部分欠發達地區的發展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欠發達地區區域發展的時空格局演變
**節 欠發達地區的區域發展
第二節 區域經濟效率時空格局演變
第三節 區域生態效率時空格局演變
第四節 區域社會發展時空格局演變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發達地區區域發展過程的集聚與收斂
**節 發達地區城市空間擴展發展的收斂
第二節 發達地區產業集聚過程
第三節 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集聚與收斂機制
第四節 發達地區創新人才的集聚與收斂機制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區域均衡發展與實現路徑
**節 中國區域均衡發展歷程
第二節 中國空間規劃體系演變
第三節 中國產業轉型及發展
第四節 中國區域均衡發展的途徑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區域發展與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區域發展與氣候變化影響
第三節 區域發展與氣候變化適應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發展機遇與挑戰
**節 “一帶一路”倡議及沿線區域簡介
第二節 “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分類及發展模式識別
第三節 “一帶一路”沿線典型區域發展收斂實證分析
第四節 “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可持續發展機遇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收斂
**節 全球化背景下區域社會發展收斂
第二節 全球化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收斂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區域環境質量變化
**節 全球化背景下區域環境績效測度
第二節 全球碳排放變化分析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發展地理學導論 作者簡介
鄧祥征,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二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現任中國科學院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陸表環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先后從國內外獲得理學、環境經濟學博士學位,為GIS、 自然資源學、應用經濟學方向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者。主要國際學術兼職包括未來地球計劃Urban KAN全球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科技與政策協調委員會委員等。擔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流動與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發展地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等。同時擔任包括Resources, Conservation &Recycling、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JournalOf Cleaner Production等10余家國際、國內期刊的副主編、編輯、編委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