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道德經(玩誦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4166
- 條形碼:9787520724166 ; 978-7-5207-241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德經(玩誦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學玩誦本”系列之一。編者首創“玩誦經典”理念,強調對經典的玩習與讀誦,通過正字音、辨字形、求字意、知歷史、玩圣跡,達到明經致用、立身行道的目的。《道德經》是先秦時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歷目前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本書中的《道德經》原文及所附《莊子》內七篇原文以中華書局1954 年版《諸子集成》之《老子注》(王弼注華亭張氏原本)及《莊子集釋》(郭慶藩撰)為底本,正文采用大字加全文注音形式,對通假字、難讀難認字的注音及常見字之生僻讀音,以反白形式突出標示;有古今音差別的,按普通話標注今音,在注釋中說明古音,強調易錯讀音。同時,精選先賢的經典注釋作為腳注,并將重要版本差異出注,以便讀者參照閱讀。書中還設有全文誦讀錄音二維碼。
道德經(玩誦本) 目錄
從書序
前言
凡例
道德經 上篇
道德經 下篇
正文附 莊子·內篇
逍遙游**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附錄一 《老子》序
附錄二 《老子道德經》序
附錄三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第三
附錄四 馬王堆漢墓帛書《道德經》(復原圖)
道德經(玩誦本) 節選
經典是一樽美酒,歷久彌香。唯有懂得品酒的方法與意韻方可得酒之醇香。 經典是一座名山,百看不厭。唯有體味游山的率性和閑適方可見山之雅趣。 經典可以引領我們見證生命,體悟生命,超越生命。 經典不可不明。明經是為了明理,明理是讀書的意義所在。要默識心通,口誦心惟,經典方可隨取隨用。朱子說:“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明經雖非一日之功,但要時時存乎心中。 讀書不可不誦。字正腔圓,朗朗上口,方可使讀者和聽者體會到聲音的美感、快感。《禮記·樂記》講:“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無論朗誦還是吟誦,美妙的聲音都會在心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字音不可不正。漢字之大,在于形音義的完美結合。字音的偏誤會直接影響識字和理解文意。尤其是多音字和形近字的嚴格區分以及古今音的辨識是學習經典的基本功,講求字音的準確是理解經典的前提。 字形不可不辨。漢字源遠流長,字形演進流變,出現了大量通假字和古今字,區分字形方可深通字義,避免望文生義之弊。 字意不可不求。古人惜字如金,講究言外之意,意外之旨。故此歷代注者眾說紛紜,各抒己見。擇其大者要者,悉心揣摩,方可事半功倍,一通百通。切忌不敬前賢,妄議是非;不假思索,固執己見。 歷史不可不知。古人講究剛日讀經,柔日讀史。剛柔相濟,經史合參是讀書的要旨。經典學習必須輔之以對當時歷史的了解和把握,方可探得其精髓要義,保持心中的溫情與敬意。 圣跡不可不玩。張衡《思玄賦》有言:“玩陰陽之變化兮,詠《雅》《頌》之徽音。”套用其辭曰:“玩夫子之圣跡兮,詠經典之德音。”將前代流傳的圣跡圖、圣賢像與相關的經文相互生發和呼應,在圖文之間探尋圣賢的足跡,體悟圣賢的人格。 真知不可不行。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讀書貴精不貴多,思考貴深不貴博。熟讀精思是知的前提,知行合一是知的要義。所以讀經不是目的,而是過程。明經致用,立身行道才是學習經典的意義所在。 “國學玩誦本系列”的價值便在于此,雖然編者智識淺陋,但懷有對往圣先賢的虔敬之心,述而不作,將前人的智慧呈獻于世人,期待著用經典照亮你我,點亮人生。
道德經(玩誦本) 作者簡介
楊汝清(1970.3—2018.10),字杭之,號水木心齋。著名儒家學者。 葦杭書院山長兼儒家文化研究院院長,江南書院國學研究院副院長,白鹿洞書院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幸福工程文化大使,清華大學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副主任兼儒學經典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客座研究員,父師教育研究院院長,美國舊金山燕京書院導師,北辰青年計劃核心導師。 2006年創建民間公益網站——華夏禮樂網(亦名“禮樂中國”)。2018 年11 月,“清華大學百年樹人德年公益文化獎”頒獎儀式上被追授“君子紀念獎章”。 以儒家文化志業和民間公益事業為念,奉守“以儒家解釋儒家,用經典詮釋經典”的治學理念,立足先秦儒家原典,系統研習《孝經》與“四書”,深入探求儒家核心價值。長期致力于儒家思想的修習傳承,孝道與禮樂思想的研究與傳播,現代社會治理理念及制度的思考,學堂書院制度、蒙學教育以及民間公益理念的研究、探索、實踐。 著有《大孝至尊——〈孝經〉與成功人生》(講座音像),《〈孝經〉與成功人生》,“國學玩誦本”系列,《孝道離我們有多遠:〈孝經〉與幸福人生》。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