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智能制造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87569
- 條形碼:9787302587569 ; 978-7-302-58756-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制造 本書特色
目前,人類生產發展到了智能制造時代,其中制造裝備智能化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交流伺服塔式平板成型加工中心(即成型CNC,簡稱FCNC)作為數控制造的一種主流制造裝備,它集成了機械、電子、材料、信息等多個領域的知識,是眾多技術的綜合體,具有制造功能強大,使用性能優越,應用范圍廣泛的特點。《智能制造》將以FCNC為例,基于智能制造的智能方法、控制原理以及智能應用等展開模型辨識、加工的智能設計、智能運動控制、智能編程方法、智能維修維護以及智能物料(流)等內容的介紹。
智能制造 內容簡介
《智能制造》從研發的思想出發,介紹智能制造涉及的多個關鍵技術,包含智能建模、智能優化、智能仿真、智能編程、智能維護、智能制造可靠性、智能物流等多方面內容。該書重點突出智能制造的系統性及其理論方法與應用的可操作性。書中給出大量應用實例及其測試數據和測試過程,以供讀者參考。 《智能制造》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但在編寫時也兼顧了初學者,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智能制造行業的科研或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智能制造 目錄
1.1 背景意義
1.2 智能制造的發展與研究現狀
1.2.1 智能制造的產生
1.2.2 智能制造的現狀
1.2.3 智能制造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智能制造的概念及其關鍵技術
2.1 制造裝備的情況介紹
2.1.1 制造裝備的發展現狀
2.1.2 數控裝備的目標需求
2.2 制造設備的系統設計
2.2.1 CNC的物理結構
2.2.2 軟件系統
2.2.3 運動特征參數與性能測試方法
2.2.4 CNC系統結構
2.2.5 CNC的消噪技術
2.3 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智能建模技術
3.1 系統建模概述
3.1.1 相關概念
3.1.2 建模內容
3.2 系統建模方法
3.2.1 系統建模現狀
3.2.2 系統結構建模
3.2.3 系統圖模型
3.2.4 層次分析模型
3.2.5 聚類分析模型
3.2.6 系統模擬模型
3.3 辨識模型描述
3.3.1 辨識模型
3.3.2 模型編碼
3.4 系統辨識建模
3.4.1 系統辨識分析
3.4.2 辨識建模實現
3.4.3 辨識建模算法
3.5 應用例子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智能優化技術
4.1 智能制造的優化背景
4.2 智能制造過程描述
4.2.1 制造過程建模分析
4.2.2 運動參數與其效率的影響關系
4.3 制造過程優化設計
4.3.1 運動優化理論基礎
4.3.2 制造過程的優化方法
4.3.3 編制智能優化程序
4.4 應用說明
4.4.1 例子算法分析
4.4.2 算法求解
4.4.3 結果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智能仿真技術
5.1 加工運動的情況介紹
5.1.1 研究背景
5.1.2 PID控制
5.2 加工運動系統分析
5.2.1 數控加工伺服系統概述
5.2.2 交流伺服系統
5.3 往復循環運動模型
5.3.1 運動分析
5.3.2 PID的控制模型
5.4 控制方法與參數分析
5.4.1 PID試湊法
5.4.2 ZieglerNichols參數整定法
5.5 運動精度仿真
5.5.1 伺服運動控制背景介紹
5.5.2 運動控制仿真分析
5.6 往復運動的MATLAB仿真實現
5.6.1 PID控制仿真實現和仿真結果分析
5.6.2 ZieglerNichols整定法的仿真與分析
5.7 本章小結
第6章 智能自動編程
6.1 NC自動編程技術概述
6.1.1 自動編程簡介
6.1.2 自動編程的發展
6.1.3 自動編程的未來
6.2 自動編程系統結構
6.2.1 人機接口系統
6.2.2 智能計算中心
6.2.3 數據與知識庫系統
6.2.4 自動編程技術
6.2.5 接口通信與運動控制
6.3 自動編程實現技術
6.3.1 自動編程流程
6.3.2 圖形數據的處理
6.4 應用實例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智能維護技術
7.1 背景介紹
7.2 大數據結構化
7.2.1 AHP建模
7.2.2 數據定義
7.3 數據驅動模型設計
7.3.1 AHP數據驅動
7.3.2 AHP與數據驅動的迭代
7.4 應用說明
7.4.1 系統描述
7.4.2 大數據結構化的構建
7.4.3 數據驅動算子及應用
7.5 技術對比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智能制造可靠性技術
8.1 可靠性技術背景
8.2 可靠性技術的產生
8.2.1 可靠性的起源
8.2.2 可靠性工程的發展階段
8.3 可靠性技術的相關知識
8.3.1 可靠性的定義
8.3.2 可靠性度量指標
8.3.3 常用概率分布
8.3.4 系統可靠性
8.3.5 可靠性設計
8.3.6 過程FMEA實例
8.3.7 系統可靠性的相關研究
8.4 可靠性冗余概述
8.5 可靠性冗余技術
8.5.1 冗余系統可靠性計算
8.5.2 冗余系統可靠熵的計算
8.6 例子分析
8.6.1 例子說明
8.6.2 結果分析
8.7 本章小結
第9章 智能物流技術
9.1 背景意義
9.1.1 研究背景
9.1.2 研究意義
9.2 技術現狀
9.2.1 制造物流研究內容
9.2.2 智能算法研究現狀
9.3 基于BOM的物流技術
9.3.1 BOM物流介紹
9.3.2 國內外的研究
9.4 BOM物流的關鍵技術內容
9.4.1 技術內容
9.4.2 技術的關鍵問題
9.5 BOM物流技術的實現方法
9.5.1 層次分析法的BOM物流模型
9.5.2 模糊庫存確定法
9.5.3 基于BOM的MES平臺
9.5.4 市場價值與風險分析
9.6 前景理論的物流技術
9.6.1 前景理論物流介紹
9.6.2 現代物流的特征與配置方法
9.6.3 物流指標
9.6.4 物流建模
9.6.5 量化方法
9.7 本章小結
第10章 智能制造系統測試
10.1 系統測試的總體介紹
10.1.1 系統的體系結構
10.1.2 裝備的性能要求
10.2 系統硬件測試
10.2.1 系統硬件安裝
10.2.2 硬件連接測試
10.2.3 系統的初始化
10.3 PLC的程序調試
10.3.1 PLC應用程序
10.3.2 用戶報警
10.4 系統驅動器的調試
10.5 NC程序測試
10.5.1 基礎參數設置
10.5.2 功能調試
10.6 本章小結
第11章 結論
11.1 研究結論
11.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智能制造 作者簡介
韓中,男,漢族,副教授,高校教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自動化專業,工學博士(后),曾赴美留學,學習復雜系統可靠性與安全性技術。目前主要從事智能科學技術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智能系統與智能裝備、復雜系統可靠安全性研究、故障診斷、大數據等。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十五篇,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十多項,其中主持項目4項,參與國家863項目3項、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2項。科研上獲得省部級獎勵1項,教學上獲得省部級榮譽3項。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