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可見光通信光源與探測器件原理及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576996
- 條形碼:9787115576996 ; 978-7-115-5769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見光通信光源與探測器件原理及應用 本書特色
可見光通信光源與探測器件原理及應用,主要圍繞可見光通信的硬件基礎,著重介紹用于可見光通信的半導體光源和探測器,并介紹發(fā)展情況及趨勢,內容涵蓋高速硅襯底發(fā)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器件物理和設計、面向可見光通信的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rganic LED,OLED)和有機發(fā)光材料、適合可見光通信的Micro-LED光源、半導體雪崩探測器以及新型可見光探測材料與器件。
可見光通信光源與探測器件原理及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可見光通信的硬件基礎,系統(tǒng)介紹了可見光通信光源與探測器件的原理、應用以及發(fā)展現(xiàn)狀。本書共分為5章:前3章面向可見光通信光源,包括硅襯底LED光源與器件、有機發(fā)光材料、OLED以及Micro-LED,介紹了各類型可見光通信光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可見光通信中的應用發(fā)展;后2章面向可見光通信探測器,包括半導體雪崩探測器、有機光伏探測器和有機光電探測器,介紹了各類型可見光通信探測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可見光通信中的應用。 本書呈現(xiàn)了近年來國內外可見光通信光源與探測器件領域前沿的科研成果,適合從事半導體、光電材料及通信領域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閱讀,也可供相關專業(yè)的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可見光通信光源與探測器件原理及應用 目錄
第 1章 硅襯底LED光源與器件 001
1.1 硅襯底LED材料的結構與生長 002
1.1.1 襯底 002
1.1.2 漸變AlGaN緩沖層 009
1.1.3 量子阱應變工程 011
1.1.4 GaN基LED的V形坑 014
1.2 硅襯底LED芯片的制造與封裝 018
1.2.1 反射鏡P型歐姆接觸 019
1.2.2 互補電極 020
1.2.3 薄膜轉移技術 021
1.2.4 N極性N型GaN的表面粗化 023
1.2.5 N極性N型GaN上的歐姆接觸 025
1.2.6 鈍化 025
1.3 硅襯底LED器件的性能與特點 026
1.4 硅襯底LED在光通信中的應用前景 030
參考文獻 035
第 2章 面向可見光通信的 OLED和有機發(fā)光材料 041
2.1 OLED發(fā)展簡介 042
2.2 有機發(fā)光材料的發(fā)光原理 044
2.3 OLED器件結構 051
2.4 有機發(fā)光材料與器件的核心參數(shù) 057
2.5 OLED在可見光通信中的發(fā)展 061
2.6 適合可見光通信的有機發(fā)光材料 065
參考文獻 070
第3章 基于Micro-LED的可見光通信 077
3.1 Micro-LED的制備 078
3.1.1 光刻 078
3.1.2 濕法刻蝕和干法刻蝕 080
3.1.3 金屬歐姆接觸的制備 083
3.1.4 Micro-LED的基本光電特性 084
3.2 Micro-LED調制帶寬 085
3.3 Micro-LED應用系統(tǒng) 090
3.3.1 基于CMOS封裝的Micro-LED系統(tǒng) 090
3.3.2 低成本、高密度的二維可見光互聯(lián)通信系統(tǒng) 093
3.4 智能Micro-LED系統(tǒng) 104
3.4.1 多功能Micro-LED芯片 104
3.4.2 Micro-LED作為探測器的響應特性 106
3.4.3 Micro-LED雙工通信系統(tǒng) 112
參考文獻 114
第4章 半導體雪崩探測器 117
4.1 離化碰撞 118
4.1.1 離化閾值能量 118
4.1.2 電子、空穴的離化系數(shù) 123
4.1.3 高電場下聲子散射 125
4.2 雪崩探測器器件原理 129
4.2.1 半導體雪崩探測器簡介 129
4.2.2 雪崩速率方程 130
4.2.3 雙極離化與單極離化 135
4.2.4 雪崩過剩噪聲 136
4.3 離化碰撞工程 138
4.3.1 梯度帶隙雪崩探測器 139
4.3.2 超晶格雪崩探測器 141
4.3.3 隧道雪崩探測器 143
4.4 常見半導體雪崩探測器 147
4.4.1 硅襯底雪崩探測器 147
4.4.2 吸收倍增分離Ge/Si雪崩探測器 150
4.4.3 InGaAsP基雪崩探測器 152
參考文獻 154
第5章 新型可見光探測材料與器件 157
5.1 有機材料與光伏器件 158
5.2 有機太陽能電池探測器 163
5.3 有機及鈣鈦礦光電探測器 165
5.4 有機太陽能聚光器 167
參考文獻 170
名詞索引 175
可見光通信光源與探測器件原理及應用 作者簡介
張樹宇復旦大學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2014年于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獲得光電子方向博士學位,并留校從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職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上海市照明學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從事發(fā)光材料和器件的研究,發(fā)表SCI論文30余篇,申請及授權國家專利10余項。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有機半導體可見光通信、稀土摻雜鈣鈦礦、全硅激光器等,成果發(fā)表在Advanced Science、Optica、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和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上。汪萊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副教授、信息光電子研究所所長。2003年和2008年分別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寬禁帶半導體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研究。張建立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硅襯底氮化鎵發(fā)光材料與器件相關研究,包括MOCVD裝備研制、硅上氮化鎵材料生長、銦鎵氮長波段LED制備、LED材料與器件分析、多基色LED封裝等。田朋飛復旦大學副教授。2007年于華中科技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0年于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14年于英國思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獲得博士學位。長期從事Micro-LED顯示、照明、可見光通信、水下光通信的研究,發(fā)表SCI論文50余篇。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