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黃花晚香:《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41490
- 條形碼:9787559841490 ; 978-7-5598-414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花晚香:《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為貴州省博物館學術系列叢書之一。《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是北宋名臣韓琦的兩帖真跡紙本墨跡,即《信宿帖》和《旬日帖》,與后世元、清兩朝十三段題跋的合裱之卷,現藏于貴州省博物館,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被國家文物局批為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本書以《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為基本研究對象,通過對卷內文字信息的整理和考察,并與相關歷史文獻結合,運用歷史學、藝術學、文物學等多學科的分析方法,對其創作情況、流藏歷史、版本差異、書法特色等方面進行考證、闡述,以期全面地梳理此卷文物的各種信息,并揭示其背后的歷史原因、社會狀況和人物心態。
黃花晚香:《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研究 內容簡介
《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之《信宿帖》和《旬日帖》是“北宋**宰相”韓琦現今唯一傳世法書。與王珣《伯遠帖》卷、陸機《平復帖》卷、神龍本《蘭亭序》卷、韓滉《五牛圖》卷等,同為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一物一書一展”,貴州省博物館首次全面專注此件國寶的研究。
黃花晚香:《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研究 目錄
緒論
**章 《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的基本情況
**節 《信宿帖》與《旬日帖》
第二節 卷后跋文
第二章 韓琦與晝錦堂
**節 韓琦的生平及功業
第二節 晝錦堂及相關文藝作品
第三章 《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的鑒藏者考述
**節 元代的題跋鑒賞者
第二節 蕭侯與韓誠之
第三節 清代的題跋鑒賞者
第四章 《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的流藏考述
**節 宋元時期的流藏
第二節 清代的流藏
第三節 民國至現代的流藏
第五章 《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書法賞析
**節 韓琦書風與《信宿帖》書法賞析
第二節 元人題跋書法賞析
第三節 清人題跋書法賞析
第六章 韓琦信札的文獻綜述與比較研究
**節 歷代鑒藏著錄中對韓琦楷書信札的記錄
第二節 《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與各著錄記述的對比分析
結語
圖片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
黃花晚香:《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研究 節選
韓琦真跡為何落入契丹貴族后裔手中? ——宋元時期的流藏 劉恒 就《信宿帖》和《旬日帖》而言,此二帖是韓琦寄給友人的書信,理應藏于受書人家中。按常理推測,很長一段時間此信也應是在受書人后代手中保存。北宋靖康二年(1125),金人南侵,北宋都城開封經歷了靖康之變。之后,宋王朝遷都于杭州,史稱南宋。再之后蒙古族崛起,滅金國,平南宋,元朝建立。在這二百余年的時間內,王朝幾經變遷,戰亂頻繁。故人故物可能隨金人北去、可能留在北宋故都開封、可能南遷至江東等地,甚至還可能毀于戰亂,或者別的情形。韓琦此二帖也難免遭受種種顛沛流離。從《信宿帖》的書寫時間到元中期可確定時間的*早一個題跋—宋嘉祐八年(1063)之秋或治平元年(1064)之春到元至順元年(1330),在這二百六十余年的時間里,幾乎沒有關于此二帖的任何記載和信息,加之時局動蕩,此帖的流傳收藏情況很難詳細考證,不過根據現有的線索,我們仍可做一些合理的推測。 前文中已考證出《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在元代中期的收藏者蕭侯是臺州的石抹繼祖。臺州的石抹家族是元朝開國的武將世家,以此為線索考察石抹家族在蒙元時期的崛起和征戰情況,可以對此卷的流藏狀況有一些新的認識。 據《元史》記載,石抹繼祖的六世祖庫烈兒為遼國人,在遼國滅亡后,誓不食金祿,率部落遠徙。可見石抹家族在遼國滅亡后并不認同金人的統治,甚至對金國還懷有很深的仇恨。因此,當蒙古人在北漠崛起之時,石抹也先就率部族歸順到成吉思汗下屬的木華黎麾下。歸順當即,石抹氏祖先便向成吉思汗獻策,攻打金國的東京。東京在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是金國的五京之一,也是金國重要的陪都,地位顯赫。據《元史》記,石抹也先建言成吉思汗:“東京為金開基之地,蕩其根本,中原可傳檄而定也。”成吉思汗聽取了他的建議,并命其為先鋒隨木華黎進取東京。石抹也先不費一兵一卒便攻占了東京城。這一勝利,迫使金人不得已而南遷。此事《元史》有載,且頗具傳奇性。 在攻占東京的次年,南宋嘉定八年、金宣宗貞祐三年(1215)之時,石抹也先又隨蒙古大軍攻打金國的北京城。北京城為今天的內蒙古寧城,同為金國的五京之一。又一次,石抹也先所率的先鋒軍攻破北京城。北京破城后,蒙古人欲大舉屠殺,石抹也先勸阻蒙古人的屠殺之舉。他說:“王師拯人水火,彼既降而復屠之,則未下者,人將死守,天下何時定乎。”南宋嘉定十一年、金貞祐五年,石抹也先又隨木華黎南征,進攻金國的蠡州等地,在戰役中,石抹也先中炮石身亡。石抹氏在隨蒙古大軍征戰的幾年中,建立了一支由家族世代襲領的軍隊—黑軍。黑軍戰斗力強大,在屢次大戰中均為先鋒。 從上述幾次重要戰役可知,石抹家族及其所領的黑軍,在蒙古滅金的早期戰役中起了關鍵作用。尤其是在奪取東京的戰役中,石抹也先可謂立下奇功,“得地數千里、戶十萬八千、兵十萬、資糧器械山積,降守臣寅答虎等四十七人,定城邑三十二”。東京、北京作為金國的重要陪都,五京居其二,地位顯赫、親貴眾多。金人屢次南下,攻打北宋時掠奪的戰利品都分賞到了這五京之中。尤其是靖康之變,北宋的徽欽二帝被俘,同時還有皇族、妃嬪、貴卿、朝臣、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數千人被金人掠而北上。除人員外,金人還攜文籍輿圖、寶器法物等一并北上。這些掠奪品多是封賞了金國的貴族和朝臣,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流入五京之中。常理推斷,蒙古族領導者對幾次大戰立功的石抹氏必有封賞,所獲封賞理應不菲,且應有不少北宋故物。 石抹也先陣亡后,長子石抹查剌,也就是石抹繼祖的曾祖父襲其職,并統領黑軍。南宋嘉定十一年、金興定二年(1218),石抹查剌跟隨木華黎進占平陽(今天山西臨汾)、太原、隰(今山西隰縣)、吉(今山西吉州)、岢嵐(今山西岢嵐)等州郡。南宋寶慶二年、金正大元年(1226),又隨木華黎之子勃魯進軍益都(今山東青州)。益都久攻不下,蒙古人欲屠城。石抹查剌勸說:“殺降不祥,且得空城,將安用之。”益都因此得免去厄難。之后,蒙古大軍又南下進攻汴京。石抹查剌率領黑軍為先鋒,在黃河兩岸大敗金朝武將白撒和官奴的兩軍。之后長驅直入汴京,俘獲無數。得勝后,蒙古大汗窩闊臺論功行賞,黑軍備受稱贊,窩闊臺認為黑軍戰功*高,將黑軍所俘獲的物品全部賜予黑軍。汴京為北宋故都開封城,人文薈萃,曾為物華天寶聚集之地。很多北宋故臣的家眷、宅舍、物品還遺留在汴京城中,這次窩闊臺的賞賜中,定有大量北宋遺物。 南宋淳祐三年(1243),石抹查剌故去后,長子庫祿滿,即石抹繼祖的祖父襲其職,統領黑軍。南宋寶祐六年(1258),元憲宗蒙哥親率大軍南下,征討南宋。石抹家族的黑軍亦在征伐大軍之列。石抹庫祿滿隨諸王塔察兒攻打襄陽、樊城。在攻樊城的過程中,石抹庫祿滿的從弟石抹度剌戰死。在之后攻占濟南城的戰役中,石抹庫祿滿也陣亡。元世祖忽必烈下詔,褒獎其家族,有展土開疆之效、攻城略地之功。石抹家族在元帝眼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石抹庫祿滿陣亡后,其子石抹良輔,即石抹繼祖之父襲其職,統率黑軍。約南宋咸淳五年(1269),再隨蒙古大軍攻占淮南長天、五河口等地。南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1274),石抹良輔又隨伯顏大軍征伐湖南。元滅南宋后,論功行賞,石抹良輔受“賜金虎符,歷蔡州(今河南新蔡)弩軍萬戶、黃州(今湖北黃岡)招討使,尋以沿海副都元帥開閫于四明。會改元帥為萬戶,遂以為沿海上萬戶府副萬戶,累階昭毅大將軍”。元朝廷為整編江淮、江西一帶鎮守戍軍,組成了三十七翼萬戶府,分為上萬戶七翼、中萬戶八翼、下萬戶二十二翼。每萬戶府設達魯花赤、萬戶、副萬戶各一人。其中沿海上萬戶府為上萬戶系列。可見,元朝政權穩固后,石抹家族仍為元代鎮守江南的重臣。 綜上所述,石抹家族及所率領的黑軍,自成吉思汗伐金始,都是蒙古軍對外征伐的重要力量,其黑軍更是常以先鋒軍的身份出現。無論是攻戰金國陪都北京、東京,還是攻打北宋故都開封,均立下頭功,俘獲物資甚多,可謂功勛顯赫,賞賜豐厚,其中應不乏歷代珍玩古物。之后在蒙古人平南宋、攻占長江以南諸城的戰役中,石抹家族及所屬的黑軍也是重要的征戰力量。黑軍所攻打的幾地均是南宋的中心區域,也是北宋南遷之時主要目的地,很多世族大家聚集于此,富庶繁榮,人文薈萃。 由此看來,在半個多世紀的戰爭中,韓琦的手書作為一件傳世法書,很可能就在攻城略地的過程中作為戰利品落入石抹家族之手。再結合《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后的跋分析,蔡景行跋中的“元帥蕭侯珍藏既久”、楊敬德跋的“蕭元帥北野相君藏□□矣,未嘗出以示人”等句子,與上文石抹家族的歷史相印證,可以推測,在一段時間內,韓琦此二帖被石抹家族所收藏,一直傳至石抹繼祖。
黃花晚香:《北宋韓琦楷書信札》卷研究 作者簡介
劉恒,生于1979年,貴州冊亨人。現任貴州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貴州民族大學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書畫類文物的研究、整理與策展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