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24352
- 條形碼:9787569524352 ; 978-7-5695-2435-2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本書特色
★生物學經典科普讀物。人類從何而來?是進化的產物,還是神靈的恩澤?赫胥黎以樸素的文字闡釋進化學說,以科學的論證撥開神學迷霧,探索人類起源的謎題。★進化論代表作品,圖片+文字生動描繪枯燥的科學論證。★對近代中國解放思想造成巨大影響的曠世奇書——《天演論》的原作者。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1.人類起源究竟是有跡可循的進化結果,還是毫無征兆的神力恩澤?一部以進化論為視角探索人類起源的科學巨著。 2.若將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天演論》)視為其進化論思想的成熟之作,那么《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就是其進化論思想的奠基之作。后附《天演論》嚴復先生譯作,完整了解赫胥黎進化論思想。 內容簡介: 通過梳理記載的類人猿自然歷史,發現各類人猿之間,以及其與人類之間存在相似性,由此,發出人類從何而來的疑問。緊接著,利用胚胎學成果和“人類——大猩猩”解剖結構比較,推論出“人猿同祖”的結論,并借助古人類化石比較,試圖尋找到人類與猿類*接近的化石證據。以進化論為視角,使用科學方法,探索人類起源。當然,本書同樣強調,即便如此,“文明人與獸類之間”仍有巨大差異……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目錄
**章??類人猿的自然史??
第二章??人和次于人的動物的關系??
第三章??關于幾種人類化石的討論??
附 錄??天演論(嚴復??譯)??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節選
在關于人類的許多問題中,弄清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人類同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的關系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構成了其他問題的基礎,也比其他問題更加有趣。我們人類的種族起源于哪里?我們征服自然的力量和自然制約我們的力量有多大?我們要實現的*終目標是什么?這些問題經常出現在人們面前,并使每個生長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產生極大的興趣。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在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時,一旦遇到困難和危險就畏縮不前,或者避開這些難題,或者使這種探索精神窒息在備受推崇的傳統觀點的束縛中。但是,在每個時代都會有一兩個永不退縮的志士,他們擁有非凡的創造能力,認為只有確實可靠的基礎才能作為科學依據,并反對懷疑主義,不愿走他們的前輩和同輩走過的舒適寬廣的老路,而是披荊斬棘,開拓他們自己的道路。懷疑論者認為這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或者否認宇宙中存在有秩序的發展和規律。那些天才將答案融入神學或哲學之中,或者隱藏于夸張的音樂語句之中,從而塑造出一個時代的詩文形式。 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不被回答者維護,也會被后來的擁護者維護,并通過修正和完善,成為一個世紀或二十個世紀的權威和信條。但不可避免的是,時間將證明,這些答案僅僅是接近真理。一種答案能夠得以幸存,主要是因為信仰者無知,當受到后人更豐富的知識的檢驗時,這些答案就不再被人接受了。 曾經有一個很有名的比喻,把人的生活與毛毛蟲變為蝴蝶的過程做對比。但是,如果不用人的生活,而是用種族的智力進步來進行對比,這個比較就會更有新意。歷史表明,人類的智力是靠不斷增加的知識來培養的,每經過一段時間的增長,就會突破理論的覆蓋物,呈現出新的狀態。好像正在發育的幼蟲,在每個成長階段蛻去薄薄的皮殼,再長出新的皮殼。人類的成蟲過程似乎時間更長,但每蛻一次皮就前進一大步,到現在人類已經前進很多步了。 自文藝復興以來,歐洲推動了知識的進步。這些知識始于希臘哲學家,但之后其發展停滯了很長一段時間 — 這個時期只能說是知識的轉型期。在此期間,幼蟲時期的人類猛力地攝取營養,蛻皮也隨之進行。具有一定規模的蛻皮一次發生在 16 世紀,另一次發生在 18 世紀末期。在*近五十年中,自然科學迅速發展,提供給我們富有營養的精神食糧,使我們感到一次新的蛻皮已經迫在眉睫了。但是,這個過程經常伴隨著痛苦、疾病和虛弱,甚至可能發生大的騷動。每個好市民都可以感覺得到這一過程,即使他除了一把外科手術刀以外別無他物,也要盡*大努力使皮殼裂開。 我要盡自己所能發表這些論文。必須得承認,其中一些關于人類在動物界中的位置的知識是理解人與宇宙關系的不可缺少的預備知識。關于這一點,還需要歸結到前文所描述的奇異動物與人類的聯系和親緣關系問題。 這項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面對這些類似于人的動物時,即使是那些*缺乏思想性的人也會感到吃驚。這種驚詫并不是因為厭惡它們丑陋的外表,而是因為對有關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類和次于人的動物的關系這樣一些確立已久的傳統理論和根深蒂固的偏見感到震驚。不善于思考的人對人類和動物的親緣關系仍存在一絲模糊的懷疑。但已經掌握了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的人會廣泛地進行辯論,從而獲得更深刻的結論。 現在,我要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論題,并把人類和獸類之間的關系等問題論述得淺顯易懂,使不具備專門解剖學知識的人也能理解。然后,我會得出一個直接的結論。我根據那些事實斷定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后,我將討論這個結論與人類起源的假說的關系。 讀者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科學家普遍贊同的事實,會常常被自封為意見領袖的人忽視。這些事實非常重要。我認為,認真思考過這些事實的人會發現那是生物學中*令人驚訝的內容。我列舉的是發生學研究已經弄明白的事實。 有一個廣泛的真理(即使不是普遍的真理):每一種生物剛出生時都具有與其成熟時不同的簡單形式。 橡樹遠比橡子中包含的幼小植物更為復雜,毛毛蟲比蟲卵復雜,蝴蝶又比毛毛蟲復雜。所有這些生物從出生到成熟都會經歷一系列的變化,所有這些變化概括起來就是“發展”。高等動物的這些變化極其復雜。但在*近的半個世紀內,馮·貝爾、拉特克、賴歇特、比肖夫、拉馬克等人的研究幾乎完全揭開了這些變化的奧秘,以至胚胎學家能夠把狗的發育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像小學生了解蠶的變態發育階段一樣了解得很透徹。現在,我就介紹狗的各個發育階段的性質和順序,以作為一般高等動物發育過程的普遍范例。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作者簡介
托馬斯??亨利??赫胥黎,英國博物學家、生物學家、教育家。其在比較解剖學、海洋生物學、人類形態學以及古生物學領域做出過重大貢獻。曾當選英國皇家學會主席,是達爾文進化論杰出的代表。其著有《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進化論與倫理學》《科學與文化》等。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