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追訪與續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93368
- 條形碼:9787520193368 ; 978-7-5201-933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訪與續讀 內容簡介
本書在柯魯克夫婦研究基礎上,運用口述史料、民間文書、檔案文獻、村落調查等鄉村記憶資料,以學術名村“十里店”的獨特學術特征——組織起來的群眾運動為研究視角,以“十里店”的聚落形成為研究起點,以“十里店”變遷的四個關鍵轉折點——土地改革、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公社時期和改革開放以來為動態時間背景,以“血緣與地緣交錯”“私與公交錯”為靜態結構背景,以影響村落形成及重大轉變的水路地域環境為內外互動背景,展示村落個體、家庭、組織等行動者的行動,分析和思考太行山區鄉村社會在動靜結合、時空交錯、內外互構的變遷機制中,如何延續傳統與革新變動。
追訪與續讀 目錄
**章學術名村“十里店”
一學術名村“十里店”的由來
二學術名村“十里店”概況
三學術名村“十里店”再研究的意義
四學術名村“十里店”再研究的資料說明
本章小結
第二章鄉村記憶:“十里店”的再研究
一從村落調查起步的現代中國鄉村研究
二追訪或續讀的村落再研究
三鄉村記憶的村落再研究
四鄉村記憶的“十里店”再研究
本章小結
第三章村落形成記憶:空間環境與內在結構
一沿河而居的半山村:空間環境結構
二擇路而聚的什里店:地緣關系結構
三家族記憶:血緣關系結構
四地緣與血緣交織的組織結構
本章小結
第四章空間環境變遷記憶:治理結構與行動場域
一臨河而缺水的水困境及國家的水治理文化
二公與私交叉的水治理結構
三1949年前的道路轉型
四道路轉型中的什里店村
本章小結
第五章革命轉型記憶:組織起來的群眾運動
一革命下鄉前的村落結構:“分而治之”與“大金字塔套小金字塔”
二革命下鄉:組織起來的群眾運動
三承前啟后:村落行動主體的組織革新與繼替
本章小結
第六章組織化轉型記憶:工業化戰略中的村落
一工業化:村落組織化的宏觀背景
二從分到合:互助組到人民公社階段的心路歷程
三村落組織化中的家庭日常生活
本章小結
第七章集體組織記憶:組織體系與機制
一生產大隊與生產隊:組織層次與結構
二集體經濟管理組織的權威:實體規范性與程序合理性
三“受”:集體經濟管理組織的內外行動
本章小結
第八章空間環境的變動與沿襲記憶:筑路修水運動中的村落
一筑路運動中的延續與變動
二靠路吃路:道路旁的村落生產生活
三水治理運動中的變動與沿襲
四水治理中的主動行動與被動應付
五國家與農村基層在水治理中的互需互構
本章小結
第九章村落結構的變化與延續記憶:由管理到治理的村落
一農村基層治理組織轉型:從生產大隊到村民委員會
二選舉中的什里店村
三變動與沿襲中的村落選舉結構
本章小結
第十章改革以來的鄉村記憶:鼎新與繼替中的村落內外
一農村集體經濟體制轉型:從“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到包干到戶
二改革開放以來的水路轉型記憶
三“鬧紅火”:組織行動機制的鼎新與繼替記憶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及資料
致謝
追訪與續讀 作者簡介
顧海燕,女,南開大學在讀博士,邯鄲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社會學相關課程的教學研究工作,持續多年深入村落開展田野調查,收集口述史料及村落檔案、民間文獻資料。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