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金融發展與中國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升級模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08117
- 條形碼:9787521808117 ; 978-7-5218-081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發展與中國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升級模式研究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憑借低成本勞動力的要素稟賦和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已多方面的參與到優選價值鏈新型生產分工體系中,成為“世界工廠”和價值鏈參與度很高的國家之一。然而,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金融體制仍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價值鏈升級。因此,本書將在異質性貿易理論框架下,探討金融發展如何影響中國企業的優選價值鏈升級模式,從而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和構建對外開放新體制提供理論支持。
金融發展與中國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升級模式研究 目錄
**節 引言
第二節 融資異質性與貿易
第三節 融資異質性與企業國際化
第四節 融資異質性與企業國際化:中國的經驗研究
第五節 結論及展望
第二章 金融危機沖擊后中國出口貿易的微觀結構——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
**節 引言
第二節 出口貿易的微觀結構之一——技術密集度
第三節 出口貿易的微觀結構之二——中間產品
第四節 出口貿易的微觀結構之三——二元邊際
第五節 出口貿易的微觀結構之四——集中度和價格
第六節 出口貿易的微觀結構之五——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增加值質量
第七節 結論
第三章 融資異質性與企業國際化——來自中國微觀層面的經驗證據
**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論模型和研究假說
第三節 計量模型與數據描述
第四節 實證結果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四章 金融摩擦與中國高出口之謎——基于效率和融資的雙重異質性分析
**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論框架
第三節 指標構建和數據描述
第四節 實證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融資約束與企業增加值貿易——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的微觀證據
**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理論分析
第四節 計量模型和數據說明
第五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六節 結論
第六章 融資約束與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節 引言
第二節 金融發展與制造業升級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理論機制與實證分析
第四節 結論及建議
參考文獻
金融發展與中國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升級模式研究 作者簡介
呂越(1987.08-),女,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講師、碩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富布萊特訪學訪問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價值鏈與中國;貿易與金融。目前已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世界經濟》、《金融研究》、《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英文SSCI索引期刊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等雜志發表論文30余篇,并擔任China & World Economy、《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金融研究》《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世界經濟文匯》《財經研究》《財貿經濟》和《南開經濟研究》等雜志的匿名審稿人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社科聯項目以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課題。曾獲得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第十二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優秀論文獎等、“百人會英才獎”、譚崇臺發展經濟學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惠園優秀青年學者”,代表性論文入選《世界經濟年鑒2016》“國際投資學2015年十佳中文論文(TOP10)”。此外,從畢業至今一直從事國際貿易規則和WTO問題相關的政策性研究,目前已在《瞭望》、《華夏時報》和《天津日報》等發表政策性評論多篇,并多次參與商務部、財政部等政策資訊課題。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