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城市化進程中的縣域治理個案:基于電白的調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17471
- 條形碼:9787547317471 ; 978-7-5473-174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化進程中的縣域治理個案:基于電白的調研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一般讀者一個縣,就是微縮的“國”,是一個要素*完備的基層治理場域。如何全景式了解一個縣的縣治,以小見大展現我國政府行為邏輯鏈條?本書從治理的視角,組織研究的視角,一個縣委書記的視角,結構、過程與事件的視角,提供了一個結構完整、內容詳實的縣域治理案例。 本書是中國善治縣域研究叢書的**本,通過對茂名市電白區(縣)進行歷時性的深入分析,在縱向上對比一個電白區(縣)在治理空間、治理對象特征、治理主體結構、主要治理任務、治理效果等方面的變化,進而對中國基層社會治理變遷提供全景式的描述。當研究樣本量足夠大的時候,可以將這些內容進行橫向的比較,能夠提煉出足夠多的有關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自變量和因變量。
城市化進程中的縣域治理個案:基于電白的調研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善治縣域研究叢書之一,是作者及其團隊深入電白縣5個月考查的研究成果。按照結構-過程-事件的分析框架,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章,電白區情概況,主要介紹電白區自然地理特征、歷史文化背景、人口結構現狀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內容。第二章,黨建引領:以“黨建+”賦能縣域善治,通過對電白區在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中的主體建設、資源整合、組織考核等過程進行經驗總結,同時對電白區較為獨特的動員式治理進行分析,探討在中國基層情境中所存在的特殊治理模式及其作用邏輯。第三章,經濟發展,以縣域政府的財政過程為切入點,分析在電白區經濟發展中各部門角色作用及其互動過程。第四章,社會綜治,電信詐騙問題由“亂”向“治”,分析了電白區電信詐騙治理問題的曲折經歷,反映縣域社會綜合治理治理中的行動網絡及其所受到的多重科層組織行為邏輯約束。第五章,城鄉建設:提質增效下的電白“樣板”模式,通過對電白區的創衛工作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進行深入的觀察和分析,反映基層治理行動者對自上而下行政任務的分解、“承包”與迎檢過程。第六章,電白社會·民生篇,詳細分析當前基層民生工作中的“精準化”趨向。第七章,職能轉變:政務服務格局重構和流程再造,對電白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與運作過程進行詳細的描述,反映了在服務型政府改革過程中,基層社會治理在技術手段應用和組織變革中的新變化以及技術與組織在變革過程中的互嵌過程。
城市化進程中的縣域治理個案:基于電白的調研 目錄
推薦序
總序
導論
**章 區情概況
區位域境和自然條件
經濟概況
行政區劃
人口狀況
歷史文化
交通運輸
公共服務
第二章 黨建引領:以“黨建+”賦能縣域善治
黨建引領的演進歷程
黨建工作的主體結構
黨建工作:思想、人員、資源與機制的嵌合
動員式治理
第三章 經濟發展
電白經濟分析框架
電白經濟發展的要素集:助力與約束
電白經濟發展的科層組織
電白經濟發展的結果分析:以財政治理分析為主
第四章 社會綜治:電信詐騙問題由“亂”向“治”
電信詐騙犯罪的流行
社會綜治的多重制度邏輯
社會綜治的案例背景
突擊整治:2019年上半年的電信詐騙治理
常態復歸:2019年下半年的電信詐騙治理
第五章 城鄉建設:提質增效下的電白“樣板”模式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專項行動
美麗鄉村建設
第六章 電白社會·民生篇
治理主體
治理手段
治理成果
第七章 職能轉變:政務服務格局重構和流程再造
治理情境
治理主體
格局重構:政務服務中心的體系建設
流程再造:政務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
后記
城市化進程中的縣域治理個案:基于電白的調研 節選
為何進入縣域治理空間 縣域空間是社會民眾的生活場域,也是社會利益和矛盾沖突交匯的場所,自古以來,郡縣之治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政治穩定都具有獨特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講話中曾指出:“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 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然而,一項研究的深入開展從來不僅僅是因為其在現實中很重要,還必須要有能夠挖掘的知識點,對我們認識、解釋中國政府與政治過程有所增益。多年來我們研究團隊一直在研究更基層的行政和政治,到不 同的農村、城市社區開展過調研,但是對于村(居)鄉鎮(街道)的感性認識越多,感受到的不解和迷茫也就越多,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需要把研究對象拓展、關聯到更高的層級,只有在多層級政府組織互動中我們才能夠觀察到相對完整的事件過程。這些動態的事件,讓我們不再囿于一時一地的場景,從某一主體的角度出發看待和解釋問題,而是可以跳脫“此山之中”,從旁觀者的角度更加全面、客觀地分析政府部門之間上下互動、橫向協調的過程,進而總結歸納出更為完整的政府行為邏輯鏈條。 在中國,從中央、省、地(市)到縣(市)鄉鎮/街、村/居,每一個層級都是一個相對獨特的治理空間。但只有在縣域空間中,我們才能觀察到更為完整的政府內外部互動情景,這是由縣域政府所處的特殊結構所決定的。因為縣域政府處于中國上下同構的政府組織模 式中的*后一環,是要素*為完備的一級基層政府。它一方面是縣域 內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決策機關,同時又是國家政策的具體執行機關。嚴格來說,在縣級以上,政策從中央到地方只是層層轉發,而縣級政府必須將政策文本轉化為可操作的執行策略,并對政策的實施情況負責。因此,在縣域政府中,我們有廣闊的空間可以分析政府內部縱向和橫向之間的互動過程,同時也可以觀察到在其他層級無法觀察到的政策轉化與輸出過程;另一方面,只有在縣級以下,研究者才能觀察到上規模的政策受眾,觀察到黨政部門和民眾之間的互動過程。縣級以下才是居民生活和政策實施的真實空間場域,雖然鄉鎮(街道)更加接近國家與社會互動的交界面,但是如果只聚焦到這一層級,我們則會損失對科層制內部的正式運作過程的觀察和分析。縣域政府的這一獨特位置,決定了其能夠更為完整地展現中國的國家政府與政治過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縣域治理就是整個國家治理的縮影。這也是推動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開展縣域治理研究的 重要動力。 當前,與縣域社會治理相關的研究已經非常豐富,學者們通過微觀的、歷時性的觀察,細致地描繪了在國家政權建設背景下基層治理制度的歷史與現狀,以及縣域內部各層級政府的行為邏輯及其與基層社會的正式與非正式互動過程。但是這些研究關注的大多是政府的政 治過程,如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權威關系和動員過程,以及政府內部的權力、資源的配置結構等,而往往忽略了基層政府在面對社會問題時的治理過程。因此,當我們問應該如何理解縣域治理時,腦海中無法即時出現清晰的邊界,甚至缺少對縣域社會治理的治理主體、治理對 象以及治理的手段進行系統性的歸納和概括。因此,在開始本次縣域調查之前有幾個引發我們深思,并希望通過此次調研獲得部分解答的問題:其一,如何理解縣域治理?如何理解在縣域空間中政府、市場、社會圍繞治理活動而展開的互動過程?其二,從縱向歷史來看,縣域治理的內容和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哪些因素影響了縣域治理內容和治理方式變化?其三,從橫向空間上來看,同一縣域內不同的鄉鎮(街道)在空間規模、人口結構、經濟水平、社會資源等方面的差異對其組織行為和治理水平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其四,在縱向歷史 變化和橫向空間差異中,具有一定剛性的政治體制和政府組織結構是如何實現彈性調適的? 通過對一個個調研對象進行歷時性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在縱向上對比一個縣在治理空間、治理對象特征、治理主體結構、主要治理任務、治理效果等方面的變化,進而對中國基層社會治理變遷提供全景式的描述。另一方面,在以后的研究中,當我們的樣本量足夠大的時候,如果將這些內容進行橫向的比較,我們能夠提煉出足夠多的有關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自變量和因變量。
城市化進程中的縣域治理個案:基于電白的調研 作者簡介
作者:陳那波,張程 李偉 等。 陳那波,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者,首批國家一流課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負責人,國家社科重大課題“新時代縣域社會治理能力建設研究”首席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國家治理與地方政府行為、基層治理等。 張程,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組織理論與政府行為、技術治理,研究成果發表于《公共行政評論》等期刊。 李偉,中山大學管理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基層治理、政府組織行為,研究成果發表于《社會學研究》《公共管理學報》《管理學報》等期刊。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