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楚辭學.第29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63010
- 條形碼:9787507763010 ; 978-7-5077-630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楚辭學.第29輯 本書特色
本書是2019年屈原及楚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的論文精選作品,所收錄論文涉及屈原研究、楚辭研究的方方面面,涉獵范圍之廣前所未有。
中國楚辭學.第29輯 內容簡介
《中國楚辭學.第29輯》收錄了2019年屈原及楚辭學靠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的論文精選作品,包括屈原生平與事跡研究、楚辭作品研究、域外楚辭學研究、宋玉研究、楚史與楚國研究5大部分,收錄屈原第二次放逐時間和路線考、屈原出使齊國考、再論屈原的史官身份、屈原“自投汨羅而死”之我見、屈原投江地的爭論與考證、《楚辭·天問》“陽離”解、禮俗與《招魂》主題及書寫體式的生成、七祀之制與《大司命》《少司命》《國殤》的祭義、《天問》的“圖注”形態及其影響、楚辭·天問》“后帝”釋證等內容。
中國楚辭學.第29輯 目錄
屈原生平與事跡研究
屈原第二次放逐時間和路線考.
屈原出使齊國考
再論屈原的史官身份
屈原“自投汨羅而死”之我見
屈原投江地的爭論與考證
《楚辭》作品研究
《楚辭·天問》“陽離”解
禮俗與《招魂》主題及書寫體式的生成
七祀之制與《大司命》《少司命》《國殤》的祭義
《天問》的“圖注”形態及其影響
《楚辭·天問》“后帝”釋證
《天問》“呵壁說”再檢討
屈原《橘頌》作于三閭大夫時期考
好諫而招憂、發憤以抒情——也說《惜誦》“惜誦以致愍”兼及古文注釋的若干原則
《九章·哀郢》之“陽侯”考
屈原《九章》人物典故研究.
《楚辭??九懷》的遠游描寫和王逸注
屈原作品中的建筑描寫及其內涵意義
淺析《楚辭·九章》的“道”“路”意象
屈原思想、精神及其影響研究
屈原“法立”與法治價值觀的中國傳統文化
早期儒學對屈原作品之影響研究
域外楚辭學研究
日本在20世紀50—80年代的《楚辭》研究
關于龜井昭陽“楚辭玦”抄本的若干問題
論霍克思的《楚辭》翻譯與研究.
宋玉研究
從先秦“風占”習俗看宋玉《風賦》創作的社會文化因素
關于宋玉《高唐》《神女》賦的兩個問題.
宋玉《笛賦》與王褒《洞簫賦》之比較
新世紀宋玉研究的新進展
宋玉賦身體類核心詞及其運用藝術
“帝高陽之苗裔兮”補說──《離騷》作者族源考之一
楚懷王代稱考-兼談《詩經》所謂“古之人”
湖北九連墩楚墓M1: 728木弩漆畫再釋
汨羅*先為屈原立祠祭祀的歷史考察
論蕭云從《離騷圖??天問圖》**圖“日月三合九重八柱十二分圖”
論《天問》文學與圖像的關系.
“二湘圖”文獻研究
楚辭與屈原的形象服飾
中國楚辭學.第29輯 作者簡介
中國屈原學會是國家一級學會,成立于1985年,由教育部主管,秘書處掛靠在北京語言大學。學會會刊《中國楚辭學刊》,由我社出版,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每次會議出版兩輯會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