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當代報告文學:天曉·19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58794
- 條形碼:9787547058794 ; 978-7-5470-587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報告文學:天曉·1921 本書特色
Ø 徐劍2021年全新作品 Ø 一部有溫度、有激情的建黨信史 Ø 2021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Ø 全軍建黨100周年軍事文藝重點選題
中國當代報告文學:天曉·1921 內容簡介
《天曉1921》榮獲“2021年度中國好書”一部關于建黨偉業通俗好讀的文學讀本
中國當代報告文學:天曉·1921 目錄
路標 韶山,獨秀山,十天走過百年
晨曲 萬里俄鄉來客
1.晨曲 俄鄉密使
2.先見李大釗,再會陳獨秀
3.鷗渡、平度,問君歸于何處?
4.漁陽里2號,兩個年輕人相識相愛
頭天 南陳北李
1.風雪百里送君出津門
2.五四運動的總司令
3.南陳北李,相約建黨
4.《晨報》《學燈》與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驅
5.革命局,與馬克思主義傳播
6.華夏一聲雷,《共產黨宣言》出版
7.王會悟:開會通知和旅差費已寄出
**天 一個“幽靈”在華夏大地徘徊
1.上海,潤之深晤仲甫公
2.革命局、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種種
3.又見紅樓燈亮
4.武昌曾是熱點
5.指點江山,新民學會雨潤瀟湘
6.嶺南,五嶺之南更向洋
7.旅日、旅法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一船明月一帆風
第二天 上海晨曦
1.馬林,上岸就被盯梢
2.會議即將召開
3.謎一樣的尼克爾斯基
4.湘江北去,潤之叔衡出湘
5.十二名,還是十三名黨代表
6.中共一大敘事說,誰是第十三人
7.博文女校,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
第三天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1.望志路106號,石庫門里的“紅色產房”
2.李家兄弟,亦武亦文出潛江
3.黃安董必武,時代向他推開另一扇門
4.鶴鳴永州獨一人
5.陳潭秋祖宅被付之一炬
6.應城不應劉仁靜
7.包家畈走出一個包惠僧
8.前清老秀才,一生都在“趕考”
第四天 犧牲者
1.密州出獵尋盡美
2.荔波青年水族英雄
3.托孤,此情淚絕神州路
4.何叔衡,英勇犧牲
5.李漢俊,碧血千秋
6.“北李”,巨星隕落
第五天 一山獨秀
1.首任中央局書記
2.一蓑煙雨任平生
3.依然白發老書生
4.江津,風聲雨聲石墻院
5.安慶,獨秀園中嘆獨秀
第六天 天運地氣連韶山
1.絕密醫療記錄解密——人生*后19小時
2.天運地氣,一件睡衣藏人心
3.念舊的毛澤東
4.莫道英雄不憐情
第七天 作始也簡,將畢也巨
1.馬林警覺,少年共產黨躲過一劫
2.大東旅社的命案
3.鴛湖旅館、南湖紅船
4.一大閉幕,七月三十一日,八月一日,八月二日
第八天 背叛者,失敗者
1.百歲紅船,時光漫過百年
2.金陵,絕筆天嘆欲無淚
3.斷崖千尺,沅江無聲
4.天笑國燾
5.孤鴻楚天難歸
歸程 紅船駛向百年
天安門城頭,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
中國當代報告文學:天曉·1921 節選
將近黃昏了,天有些暗淡,好像要下雨了,上海城郭上空,不時驚雷響起,轟隆隆的聲音,從遙遠的地平線傳來。 王會悟放了一天哨,天將向晚了,這些男人們的會議越開越長,那個外國人馬林,一講起來就滔滔不絕,李漢俊和劉仁靜換著給他做翻譯,看來這會一時半會兒結束不了。瞧,李書城夫人薛文淑下樓看了好幾次,都不見小叔子的動靜。李書城去南方前交代過她,對于漢俊的事,一概不許過問,她謹遵夫訓,復又折回樓上去了。 天黑下來,不會再有人來干擾了。王會悟得回到漁陽里2號,她的晚飯還沒有著落呢,于是起身匆匆走了。那是7月30日晚上8點的會,馬林將要發表演說,與會代表圍著長方形的大條桌落座。周佛海請假了,說自己鬧肚子,腹痛大瀉,正獨自躺在博文女校的地鋪上。 各位代表,開會吧!張國燾剛宣布完,那一扇半掩的后門,忽然被推開了,閃進一個陌生面孔,是一位中年男人,身著長布衫,朝一樓的客廳掃視了一圈,仍站著不走。眾人驚詫。 “先生,你找誰?”李漢俊站起身來,問這位不速之客。 “對不起,我找錯地方啦。”男子說完轉身便走了。 “剛才這人說了什么?”馬林很機警,用英語詢問李漢俊。“他說找錯地方啦。”李漢俊也用英語回答。 “有情況,散會。”“砰”的一聲,馬林將拳頭重重地擂在桌子上。他畢竟是老地下工作者了,有著豐富的城市秘密斗爭經驗,說,“這是一個包打聽,一定返回巡捕房報告去了,大家立即從前門撤退,會期再定。” 會場發生一陣小小騷動,大家立即起身,卷著文件和本子,從前門蜂擁而出,三三兩兩,穿過林蔭道,各奔東西。他們也不敢再回博文女校了,再集合的地點是漁陽里2號的陳家,只留下李漢俊和陳公博在這里應對。 陳公博當時為何不走?他在《寒風集》中說:“我本來性格是硬繃繃的,平日心惡國燾不顧同志危險,專與漢俊為難。到了現在有些預警又張皇地逃避。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各人都走,我偏不走,正好陪著漢俊談話,看到底漢俊的為人如何,為什么國燾和他有這樣的惡感……” 馬林的判斷極其準確,那個陌生人去巡捕房搬兵去了。代表們剛撤走一會兒,十幾個武裝巡捕和剛才那個包打聽就闖進了李漢俊哥哥的家。 李漢俊因為犧牲得早,對于巡捕房搜查之事,未留下只言片語,但陳公博后來寫了一篇文章《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刊在《新青年》雜志上,雖然隱掉了他參加中共一大之事,但是因離那個時間較近,比較貼近當時的事實。他寫道:“……不想馬上便來了一個法國總巡,兩個法國偵探,兩個中國偵探,一個法兵,三個翻譯。那個法兵更是全副武裝,兩個中國偵探,也是橫眉怒目,要馬上拿人的樣子。那個總巡先問我們,為什么開會?我們答他不是開會,只是尋常敘談。他更問我們那兩個教授是哪一國人?我答他是英國人。那個總巡有點兒疑惑,即下命令,嚴密搜檢,于是翻箱搜篋,騷擾了足足兩個鐘頭。他們更把我和我朋友隔開,施行他偵查的職務。那個法國偵探首先問我懂英語不懂,我說略懂。他問我從哪里來,我說是由廣州來。他問我懂北京話不懂,我說懂。那個偵探問我在什么時候來中國?他的發問,我知道這位先生是神經過敏,有點兒誤會。我于是告訴他,我是中國人,并且是廣州人,這次攜眷來游西湖,路經上海,少不免要遨游幾日。并問他為什么要來搜查,這樣嚴重地搜查。那個偵探才告訴我,他實在誤認我是日本人,誤認那兩個教授是俄國的共產黨,所以才來搜檢。是時他們已經檢查完了,但*是湊巧的,剛剛我的朋友李先生是很好研究學問的專家,家里藏書是不少,既有外國的文學科學,也有中國的經史子籍(集);但這幾位外國先生僅認得英文的馬克斯(思)經濟各書,而不認得中國孔孟的經典,他搜查之后,微笑著對我們說:‘看你們的藏書可以確認你們是社會主義者;但我認為社會主義者或者將來對于中國很有利益,但今日教育尚未普及,鼓吹社會主義,就未免發生危險。今日本來可以封房子,捕你們,然而看你們還是有知識身份的人,所以我也只好通融辦理……’” 法國總巡訓完話,收隊走了,扔下李漢俊和陳公博。兩個人長舒了一口氣,好險啊,險些釀成搖籃中共的一場大劫。陳公博說,自那天始,他在上海和杭州活動,他的身后始終有三兩個鬼影尾隨。
中國當代報告文學:天曉·1921 作者簡介
徐劍,云南省昆明市大板橋人,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藝創作室原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文學創作一級,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出版文學作品700余萬字,曾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中國好書獎”“魯迅文學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等全國、全軍文學獎,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文藝家。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