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論局-雙循環的機遇與前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607333
- 條形碼:9787519607333 ; 978-7-5196-073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局-雙循環的機遇與前景 本書特色
"中經叢書"由經濟日報社主管主辦、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經濟評論》雜志精心打造。作為一個重要經濟評論陣地,《中國經濟評論》自然要擔當起思考先行者的角色。于是,這個在疫情之年逆勢誕生的新雜志以雜而不雜、熱點聚焦的主題評論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雜而不雜的"雜"體現在不同的經濟學專家(包括權威官員)和不同的經濟觀點同時出現在同一期雜志中,形成"前沿觀察""中經智庫""趨勢洞見""環球視野"等欄目;"不雜"體現在無論哪一位專家或官員、無論哪一個欄目和觀點都圍繞一個經濟熱點或主題展開。于是,一個眼界更開闊、思考更縱深、評論更立體的暢讀體驗開始了。同時,也為我們今天出版的"中經叢書"奠定了基礎。
論局-雙循環的機遇與前景 內容簡介
本書約請多位國內有名經濟學者通過聚焦與解構"雙循環",繼而對這一科學決策與指導思想進行深入分析與解讀,初衷便是在理論與實踐的多維層面探尋出一條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的科學之路。相信通過本書的出版能夠讓更多關注中國經濟前景與未來的有識之士,能夠在更深更廣的層面洞窺"雙循環",了解中國在靠前合作與競爭中的優勢劣勢,從而在經濟變革與轉型中找到一條合作、希望和共贏的道路。
論局-雙循環的機遇與前景 目錄
目 錄 總 序/韓文高序 / 張興軍?**章 雙循環的戰略深意/001 雙循環新格局是處理內外矛盾新變化的必然之舉 /002 逆全球化形勢下,內外循環需相互促進/012 第二章 內循環為主體≠重回閉關鎖國/023 把握對外開放的本質與重點/024 未來開放之路∶全面改革+文明轉型/031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046 第三章 雙循環下的國際格局/057 面對脫鉤威脅,我們如何應對/058 注意中美**階段經貿協議文本中的兩個法律問題 /068 第四章 雙循環的區域發展戰略 /079
海南自貿港將引領中國走向更高的開放水平/080
深圳特區 40年,一個開放樣本的蝶變/086 深圳經濟特區40年大事記 /096
第五章 金融與資本的雙循環之路 /103
金融業對外開放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104
以對外開放激活證券市場新發展/113
第六章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前世今生/119
從聯想、吉利、福耀走出去看外循環曾經的成功/120
從國外對華反傾銷看不平坦的外循環之路 /135
封鎖與突圍∶走出去的中企如何度過艱難時刻/146 誰扼住了華為∶美日半導體霸權的三張牌/158
附 錄 對外開放大事記 /179
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投資環境概覽/191
后 記 /206
論局-雙循環的機遇與前景 作者簡介
劉元春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特聘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新世紀人才。常規性出席國家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部門聘請專家;主要從事宏觀經濟與世界經濟研究。 海 聞 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現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參與創建了國家智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創辦了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并使之成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商學院之一。 余永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前所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前會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國際金融和世界經濟等領域。 韓文高 經濟日報出版社社長兼《中國經濟評論》雜志總編輯,《文高經濟時評》獨立時評人,長期關注并研究世界范圍內的宏觀經濟,因對每個時期中國乃至世界的宏觀經濟研究觀點獨到,被亞洲財富論壇聘為常務理事、因研究方法注重實例和數據,被稱為實證經濟學研究專家,曾主編出版圖書《世紀末金融風暴》。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