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人中國夢:中國人的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9128139
- 條形碼:9787119128139 ; 978-7-119-1281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中國夢:中國人的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 本書特色
《中國人中國夢:中國人的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從內容到主題著眼于2020年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宏觀發展大背景。中國現在正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類似的舉措幫助其他國家抗擊貧困。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要說有哪個國家可以帶領世界消除絕對貧困,那就是中國。勇敢追夢吧!
中國人中國夢:中國人的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 內容簡介
作者潘維廉分別在2019年7、8月間及2020年11月展開兩次中國行,跨越18個省區市26個城市,其中包括重量貧困縣分布較多的西藏自治區、貴州省、甘肅省、云南省、內蒙古自治區等,通過面對面采訪的形式,從一位外國人的視角,把實實在在的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真實、生動地講述出來。潘維廉采訪的對象包括扶貧行動中的不同人物,有基層干部、貧困戶、駐村書記等,也有在各行各業奮斗拼搏、書寫精彩故事的平凡人。 本書主題聚焦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這一時代發展大背景之下,圍繞“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兩大主題,以故事與觀點融合的方式,講述什么是“中國夢”、如何實現“中國夢”、“中國夢”與世界的聯系等熱點主題。作者還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人精神的影響、對國家治理方略的影響等方面,旁征博引,闡述了對“中國夢”的深刻理解。
中國人中國夢:中國人的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 目錄
**章 千萬人共同的夢
01.我的中國夢是如何開始的
02.寧德:治國理政思想的練兵場
03.林正佳:中國的隧道專家
04.胡敏:學者企業家
05.崔銳:內蒙古的哲人鐵匠
06.田野:讓寧夏的“井底之蛙”重見天日
07.閆桂珍:因為被愛,所以愛
08.梁楠郁:為西藏生命禁區帶來蓬勃生機
09.益西旦增:一位年輕藏民的中國夢
10.楊元建:藏族人的赤腳教師
11.馮友根:花農的兒子
12.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搖籃
13.傈僳族人:傈僳大地富起來了
14.周德新:身心靈追夢
第二章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15.治國的藝術
16.中國的扶貧之戰
17.中國的精準扶貧
18.中國扶貧經驗的可鑒之處
第三章 中國夢走向全球
19.中國的精準城市化進程,供世界學習
20.儒家道家思想中的治國理念
21.新中國成功背后的古代道德準則
22.儒家資本主義和創造力
23.中國的精準防疫
24.“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精準扶貧
25.和平之道
中國人中國夢:中國人的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 節選
“當時有一位大媽,她兒子因為父子有矛盾便不管她。大媽的小土房是清朝建的,墻上裂了大口子,非常危險,但是她和老伴都68歲了,沒錢修房子。我每天勸他們蓋新房,但大爺從沒透露他沒錢。他只是一再沖我嚷嚷:‘不蓋。就是不蓋!”’ 一開始,大爺甚至還咒罵年輕的田野;但是,慢慢地,村民們開始了解他,意識到田野是在努力幫助他們。老大爺心軟了。他*終讓田野進了屋。這位年輕的領導才了解到,這對老夫妻確實一貧如洗。 “別擔心,”田野安慰大爺,“國家會給補貼的。錢不夠的話我會請縣扶貧辦再撥一些。加起來是3萬多——肯定夠給您蓋一間安全的新房。’ 老人答道:“我不想麻煩你。要是這土房倒了,我死了就死了吧。我兒子都不在乎,你為啥要在乎呢?” 田野執拗地說:“我負責咱們村的扶貧工作,讓您住上安全的房子是我的職責。我向您保證,我們會拆掉這間舊屋,給您蓋一間安全的磚房。’ 老夫婦*終同意了。村民們幫他們把家里的東西搬到了別的屋子。“拆除這間1日土房之后,我把這個特殊情況向上級做了匯報。領導回復:‘優先辦這件事。’于是我找了個工程隊蓋新房。包工頭說:‘蓋這間房我賺不了錢。’村民們幫著四處揀不用的磚頭,這才幫老兩口蓋起了新家。” 但是.新房蓋好后,田野還欠著1萬元工錢。他又一次來到縣扶貧辦。在確認老夫妻確實一貧如洗之后,領導說:“扶貧助窮必須腳踏實地,幫助那些有迫切需要的人。這種情況確實是群眾有迫切需要。我哪怕冒著被指控違紀的風險,也要撥下這筆款子。”田野很快拿到了1萬元,結清了包工頭的賬。 沒地方做飯 田野帶一位負責扶貧工作的副縣長來視察完工的屋子,他看得出大媽有話想對副縣長說,于是問她有什么心事。 “感謝政府,這屋子住著很舒服,”她說,“可是沒地方做飯。”于是田野馬上找到另一家承包商,在隔壁蓋了間小廚房。 “2018年上半年,”田野說,“那位副縣長又來我們村考察貧困群眾的情況。在我們村,安全的住房是扶貧工作的一個關鍵指標。因為之前一直是我負責扶貧工作,所以我親自帶副縣長看了前進村的一些普通住宅,這樣一來,如果真的看到什么問題,我可以直接處理。” 那時田野已經完成了在前進村的工作,到其他村子去工作了,再次見面,村民們都很高興。“他們看到我,就握著我的手說:‘田書記,半年沒見了,*近忙嗎?’之后大家就和我拉家常。每個人看上去都很開心。’ 田野走訪的*后一戶是那對老夫妻的家。“我們一進門,大媽就握住我的手,聲音顫抖地說:‘我感覺自己可能活不過今年了,走之前能再看到你,真是太好了。你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死而無憾 副縣長問她:“你們還有別的需要嗎?” 大媽說:“沒有了。我之前想要個廚房,田書記已經幫我蓋了。今年能再看到田書記就夠了,很滿意。我日子不多了,沒有遺憾了。” “她說這些話的時候,”田野回憶道,“副縣長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一回到車里,副縣長就問我:‘小田,你對基層工作怎么看?”’ “基層工作,”我答道,“必須腳踏實地,抓住每一個機會,因為只要錯過一個機會,可能就無法輕易找到別的機會來幫助群眾了。我們這兒的群眾很好,不過我們往往用錯誤的方式接觸群眾。就像這位老大爺——他脾氣差,一開始甚至都不讓我進他家。不過,和他交談很多次之后,他終于明白,我是真心想幫他。所以,在基層工作中,只要能找對方法,就肯定能做下去。” 田野負責的另一個村莊——新莊村,*初和前進村一樣窮,不過新莊村的工作容易一些,因為村領導很能干,已經說服村民蓋新房。但是,山的后面有兩撥群眾,都住在土房里,當地土地干旱,已經安排他們搬遷到土壤肥沃的地方。到第12個五年計劃末期,搬遷工作仍然沒有動靜,田野插手了。和前進村一樣,這些人*大的問題是沒有路,于是田野又采取了已證實有效的策略。“我每天都帶領導考察情況,直到他們批準修路。”
中國人中國夢:中國人的生活變遷與脫貧攻堅 作者簡介
[美]潘維廉(William N.Brown),廈門大學美籍教授,福建省首位拿到中國居住權的美國人。1988年,潘維廉攜全家來到廈門,任教于廈門大學MBA管理學院,執教至今。1993年,被授予“國家友誼獎”。2001年,獲頒“福建省榮譽公民”,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鼓勵他寫好中國故事。2019年,榮獲中國外文局“國際圖書特殊貢獻獎”。2020年,被評為CGTV“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潘維廉編著出版了10余本有關中國及福建地域文化方面的圖書。2018年10月,潘維廉所撰寫的《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中英文版)出版,獲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肯定與鼓勵。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