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中國傳統色(青少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7516
- 條形碼:9787521737516 ; 978-7-5217-3751-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色(青少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8歲+1、北京**實驗學校校長李希貴、北京市第四中學副校長陳年年、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苑洪琪、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員孫志軍、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工作部設計室主任趙鐳聯合推薦。 2、靠譜!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歷史學博士高希專業審讀。 3、直觀!為每種顏色繪制了精美的場景式插圖,色彩更直觀,更讓人有實感。 4、清晰!將100種顏色一字兒排開, 每2~3頁介紹一種顏色,體例簡單、直給,閱讀體驗更好。 5、接地氣!對色彩的闡釋明了、接地氣、容易理解,讓對色彩不了解的人也能輕松了解色彩的前世今生!例如講解“松花”一色,從松花的形態出發,為孩子科普薛濤的薛濤箋軼事、松花的食用價值,還引申到白居易、劉禹錫跟松花的淵源 6、把每種顏色掰開了、 揉碎了進行講解,從文學、歷史、傳說、服飾、扎染、軼事等角度科普顏色,是給孩子們的色彩博物學。 7、實用!讓孩子們用100種中國傳統色輕松快樂學習大語文、輕松應對美育考試。 8、給老師、家長提供傳統美學講解素材,是老師、家長的教學、講解好幫手!
中國傳統色(青少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給孩子的中國傳統美學啟蒙書!中國古代漢語中色彩詞很好豐富, 而色彩詞的豐富也代表了文化、 文明的進化高度。 本書從古代典籍、 詩歌、 繪畫等方面提取具有中國顏色意象的詞匯, 加以考據、 引證, 并回到當代語境為廣大少年兒童解讀背后的故事。 本書從100種中國傳統色出發, 每種傳統色搭配一張對應的解釋性插圖和相關文章, 全書共彩色手繪插圖100張, 涉及織染、 天象、 地理、 礦物、 植物、 科學、 歷史等多方面知識, 給孩子以傳統美學啟蒙, 豐富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中國傳統色(青少版) 目錄
序 6
一、黃白游 12
二、松花 15
三、天縹 18
四、滄浪 20
五、緗葉 22
六、流黃 25
七、海天霞 28
八、纁黃 31
九、玄天 34
十、黃河琉璃 36
十一、庫金 38
十二、歐碧 40
十三、牙緋 42
十四、黃鸝留 44
十五、梔子 47
十六、黃不老 49
十七、柘黃 51
十八、菘藍 53
十九、青黛 55
二十、紺蝶 58
二十一、赭羅 60
二十二、黃丹 62
二十三、青雘 64
二十四、齊紫 66
二十五、魏紅 68
二十六、螺子黛 70
二十七、朱顏酡 72
二十八、檎丹 74
二十九、官綠 76
三十、嫩鵝黃 78
三十一、鞠衣 80
三十二、郁金裙 82
三十三、瓷秘 84
三十四、蕓黃 86
三十五、雌黃 88
三十六、曾青 90
三十七、青金石 92
三十八、石榴裙 94
三十九、赪霞 96
四十、朱柿 98
四十一、木蘭 100
四十二、柔藍 102
四十三、帝釋青 104
四十四、蔥青 106
四十五、吉金 108
四十六、竊藍 110
四十七、群青 112
四十八、太師青 114
四十九、云母 116
五十、麹塵 118
五十一、綠沉 120
五十二、退紅 122
五十三、櫻花 125
五十四、木槿 127
五十五、西子 129
五十六、天水碧 131
五十七、秋香 133
五十八、凝脂 135
五十九、玉色 138
六十、綠云 140
六十一、蒸栗 142
六十二、蜜褐 144
六十三、淺云 146
六十四、翠濤 148
六十五、東方既白 150
六十六、花青 152
六十七、弗肯紅 154
六十八、繭色 156
六十九、密陀僧 159
七十、銀朱 161
七十一、胭脂蟲 163
七十二、鴉雛 166
七十三、十樣錦 168
七十四、蜜合 170
七十五、紫花布 172
七十六、半見 175
七十七、姜黃 177
七十八、銅青 179
七十九、石綠 181
八十、蘇方 184
八十一、福色 186
八十二、胭脂水 188
八十三、月白 191
八十四、品月 193
八十五、駝褐 195
八十六、鞓紅 197
八十七、米湯嬌 200
八十八、暮山紫 202
八十九、紫苑 204
九十、銀紅 206
九十一、紫礦 208
九十二、霽紅 210
九十三、蛾黃 212
九十四、棗褐 214
九十五、育陽染 217
九十六、松石 219
九十七、祖母綠 221
九十八、菡萏 223
九十九、杏黃 226
一百、明黃 228
中國傳統色(青少版) 節選
說起松樹,它總是給人一種堅強、質樸的印象。當你站在松樹旁仔細觀察它,就會發現它的可愛。比如排列得整齊有序,讓人忍不住想摸一摸的松針,被松針簇擁著掛在枝頭的精巧的松果,一顆顆藏在松果里的我們人類和小松鼠都愛吃的松子…… 停!差點兒忘了,在我們吃到酥香的松子之前,在松果還在醞釀的時候,春天掛在松樹枝頭的是長得像微型玉米的松花。松花是松樹雄枝抽新芽時長出的嫩黃色花骨朵,春天賞花踏青的時候,你注意過松樹也在開花嗎?松花質感蓬松,看起來粉茸茸的,就像柔嫩的嬰兒一樣惹人喜愛。 古人早就發現了這種細膩的、充滿生機的顏色,唐代女詩人薛濤就是其中一位。她偏愛彩色箋紙的雅致,喜歡在上面寫詩,但大尺幅的箋紙寫短詩不方便,于是讓工匠把它裁短,這就是著名的薛濤箋,其中就有松花的顏色。 松花抖落的粉末,嫩嫩黃黃,細細膩膩,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于是,我們有美食探險家基因的祖輩又忍不住想嘗嘗了。白居易用它釀酒:“腹空先進松花酒,膝冷重裝桂布裘。”劉禹錫用它泡茶:“薤葉照人呈夏簟,松花滿碗試新茶。”傳說中有種吃法很有想象力:松花粉、蒲黃粉再加上槐花、杏花,用白蜜調勻吃。雖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味道,但松花色真是越看越好吃了!
中國傳統色(青少版) 作者簡介
郭浩,文化學者、文創投資人。前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訪問學者、長影集團北京影視中心主任,引領故宮大婚和吉服嘉禮、中秋午門數字秀、故宮御貓和故宮十二美貓圖等項目。代表作《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