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石仲泉講黨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18554
- 條形碼:9787520718554 ; 978-7-5207-1855-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石仲泉講黨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黨員干部,一般的社科讀者1.作者權威。該書作者石仲泉是著名黨史專家,中共創建史研究權威學者。 2.可讀性強。該書語言生動、圖文并茂,在寫作中力求把黨的歷史講好、講清,凸顯時代價值。 3.真實性。了解中國共產黨如何成為執政黨、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政黨,就要了解黨從何而來、如何走過百年輝煌。
石仲泉講黨史 內容簡介
本書為有名黨史專家石仲泉著,以典型事例、歷史人物、精彩故事為主干,全景式回顧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壯大,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百年艱辛與輝煌歷程。以細節見宏大的方式呈現出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全書視野開闊,結構完整,話語睿智理性,對于廣大黨員干部厘清黨史演進脈絡,學習黨史有著積極的教育指導意義。
石仲泉講黨史 目錄
第 一 講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
第 二 講 南昌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篇
第 三 講 古田會議決議與黨的建設
第 四 講 遵義會議與紅軍長征和長征精神
第 五 講 抗日戰爭是為中國和世界而戰的偉大戰爭
第 六 講 轉戰陜北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第 七 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怎樣站起來的
第 八 講 黨的八大與黨領導的20世紀中國兩次偉大革命的關系
第 九 講 社會主義艱辛探索的三次糾“左”
第 十 講 鄧小平對開創改革開放偉業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第十一講 怎樣理解鄧小平關于“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的思想
第十二講 怎樣理解鄧小平關于改革開放的兩大歷史遺產與習近平的新發展
第十三講 改革開放怎樣使中國富起來
第十四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
第十五講 全面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實現中國夢之魂
第十六講 “中國之治”制度建設工程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新路的探索
第十七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是怎樣走向強起來的
第十八講 怎樣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理論和實踐的飛躍
石仲泉講黨史 節選
中國革命從中國共產黨創建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經28 年。毛澤東自他參與建黨的那一天起,就將自己的一生交給了中國的革命事業。毛澤東一生創造了無數奇跡,成功挑戰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對于決定中國革命前途和命運的奇跡來說,至少有兩個:一是遵義會議后他成為中央領導集體的實際核心,用兵如神,擺脫敵人重兵圍追堵截,使瀕臨絕境的紅軍化兇為吉、轉危為安,成為中國革命的一次偉大轉折。二是轉戰陜北,運籌帷幄于山峁溝壑之間,決勝于千里江河湖海之外,使中國人民革命戰爭走到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和100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如果說遵義會議首先是黨的歷史的轉折點,那么轉戰陜北后所發生的事變,則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折點。毛澤東轉戰陜北,對于中國共產黨具有鎖定乾坤得天下的意義。 一 怎樣理解放棄延安是為了收復延安的辯證法 中國共產黨酷愛和平,之所以進行革命戰爭,是因為反動統治者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為了求生存求發展不得不進行反抗,以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異常殘酷的十年土地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挺過來了。14 年的抗戰,中國共產黨作為抗戰中流砥柱得到了發展。抗戰勝利后,全國人民迫切渴望和平,中國共產黨也希望建立和平民主新中國。但是,國民黨反動集團依仗美國政府的支持和擁有大量美式裝備的優勢,不顧全國人民堅決反對,不顧中國共產黨一再呼吁,悍然發動全面內戰,揚言只需3 個月就能消滅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 面對國民黨軍隊不可一世的猖狂進攻,敢不敢進行自衛反擊,這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是個嚴峻考驗。毛澤東透過美蔣反動派貌似強大的外表,向全黨揭示出其虛弱本質。在國民黨軍向我解放區全面進攻后的一個半月,1946 年8 月上旬,毛澤東在會見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時,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他說,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蔣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國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是石破天驚之論。當然,對于毛澤東的這個論斷也有異議者,但是,有這個卓越見識,且有膽量說出這個話的,只有毛澤東! 毛澤東這個論斷,我將它視為非凡之人的非凡之論。這是他一貫辯證思想的升華。他多次說過,革命者必須在戰略上,在全體上,藐視敵人,敢于同他們斗爭,敢于奪取勝利;同時,又要在戰術上,在策略上,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斗爭問題上,重視敵人,采取謹慎態度,講究斗爭藝術,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采取適當的斗爭形式,以便一步一步地孤立敵人和消滅敵人。從這方面看,反動派又是真老虎,一定要將反動派作為真老虎對待。 反動派既是紙老虎又是真老虎,這就是革命的兩點論。 戰爭的發展并不以國民黨反動派的意志為轉移。我人民軍隊僅用8 個月就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戰場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毛澤東指出,我們現在還處于戰略防御階段,但國共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有利于我的變化。我們準備用三到五年,乃至十到十五年打倒蔣介石。但現在不提這個口號,只按這個目標去做。一方面,要藐視他們,非此不足以長自己的志氣,滅他人威風;另一方面,又要重視他們,每一仗都要謹慎。 1947 年2 月,蔣介石集團為了擺脫戰線過長和兵力不足的被動局面,對山東解放區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實行所謂重點進攻。蔣介石以胡宗南的精銳之師和周邊其他部隊25 萬人圍攻陜甘寧邊區,并且要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延安。 那時,彭德懷統率的西北野戰兵團只有2.6 萬余人,敵我力量對比是十比一,邊區形勢非常嚴峻。對于延安,守還是不守?毛澤東作了兩方面安排:一是力爭守住,也很想守住,因為中共中央畢竟在這里經營了10 多年。因此,采取了調動部隊保衛延安的不少舉措。如果一開始決定放棄延安誘敵深入,就不會有保衛延安的宣傳和外圍作戰。二是在常駐延安的美軍聯絡組飛離延安后,國民黨飛機對延安狂轟濫炸,城內城外一片火海。我軍保衛延安的實際兵力只有胡宗南攻延兵力的二十分之一。經過7 天7 夜抵抗,再很難堅守。黨中央才*后決定撤離延安。 中共中央在延安地區駐足10 多年,是全國人民向往的民主圣地和獨自實施新民主主義建設的示范區。現在要主動放棄延安,不僅廣大老百姓想不通,黨內軍內許多干部也想不通。毛澤東是不得已作出這一決定的。他帶頭做工作,對干部講了一番道理,指出,蔣介石的阿Q 精神十足,占領了延安,他就以為自己勝利了。但實際上只要他一占領延安,他就輸掉了一切。首先,全國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蔣介石背信棄義,破壞和平,發動內戰,禍國殃民,不得人心。另外須知,延安既然是一個世界名城,也就是一個沉重包袱。他既然要背這個包袱,那就讓他背上吧。而且話還得說回來,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來,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來而不往非禮也嘛!他給老百姓用通俗語言解釋道,譬如有一個人,背個很重的包袱,包袱里盡是金銀財寶,碰見了個攔路打劫的強盜,要搶他的財寶。這個人該怎么辦呢?如果他舍不得暫時扔下包袱,他的手腳很不靈便,跟強盜對打起來,就會打不贏,要是被強盜打死,金銀財寶也就丟了。反過來,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輕裝上陣,那就動作靈活,能使出全身武藝跟強盜對拼,不但能把強盜打退,還可能把強盜打死,*后也就保住了金銀財寶。我們暫時放棄延安,就是把包袱讓給敵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來更主動,更靈活,這樣就能大量消滅敵人,到了一定時機,再舉行反攻,延安就會重新回到我們的手里。毛澤東講的很普通的道理,既把廣大指戰員和各級干部說服了,也使鄉親們想通了這個理,于是開始作撤離延安的各種準備。中共中央作出的*重要的有兩大決策:一是將中央領導機構一分為三,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留在陜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工作,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劉少奇、朱德等先到河北平山,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工委),擔負中央委托的任務;葉劍英、楊尚昆等率中央機關大部分工作人員到山西臨縣,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員會(后委)。二是決定彭德懷和習仲勛(中共西北局書記)率西北野戰軍在陜北依靠優越的群眾條件和有利地形,采取“蘑菇戰術”,與胡宗南主力周旋,尋機殲敵。 1947 年3 月18 日,在延安的黨政機關和廣大群眾基本疏散完畢后,毛澤東對彭德懷等作了交代后才依依不舍離開了他住了10 多年之久的延安城,在黃昏踏上了轉戰陜北的征程。
石仲泉講黨史 作者簡介
石仲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黨史學家;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研究會會長,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兼職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曾參加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起草小組工作。主編的《毛澤東的讀書生活》等書曾榮獲國家圖書獎等大獎。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