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張煦侯文史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45011
- 條形碼:9787567645011 ; 978-7-5676-4501-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煦侯文史論集 內容簡介
經過幾代人的薪火相傳,中文學科養成了嚴謹扎實的學術傳統,培育了開拓創新的學術精神,打造了精誠合作的學術團隊,形成了理論研究與服務社會相結合、扎根傳統與關注當下相結合、立足本位與學科交融相結合、歷代書面文獻與當代口傳文獻并重的學科特色。 21世紀以來,隨著老一輩學者相繼退休,中文學科逐漸進入了新老交替的時期,如何繼承、弘揚老一輩學者的學術傳統,如何開啟中文學科的新篇章,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任務。基于這一初衷,我們特編選了這套叢書,名之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學術文庫”,計劃做成開放式叢書,一直出版下去。我們認為,對過去的學術成果進行階段性歸納匯集,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可以向學界整體推介我院的學術研究,展現學術影響力。 文庫已經出版四輯,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建議從中遴選一部分老先生的著作重新制作成精裝本,我們認為出版社的提議極富創意,特組編這套精裝本,作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學術文庫”編纂的階段性總結。
張煦侯文史論集 目錄
通鑒學
春秋之筆
釋《史記》中“論”字
張巡之精神生活
鄭樵著作考
萬季野與明史
泗口考
論詩教
“風格”考原
先秦兩漢文論
魏晉隋唐文論
宋明清文論
近代文論
劉勰建立了章句的理論體系
試論劉勰的語言風格
散文之發展與變易
歐陽修與散文中興
儲詞、辨詞、用詞
《唐語林》中的口語成分
修辭學體系要由破到立
漢語小記三篇
北音南漸論證
蕪湖音與北京音的聲韻對應關系研究
高中國文教學芻言
怎樣教高中國文
高中三年級國文教材補充問題
中等教科西洋史述教
附錄:張煦侯生平資料
張煦侯傳略
文史名家張煦侯
文史學家張煦侯先生事略
編后記
張煦侯文史論集 作者簡介
張煦侯(1895-1968),名震南,以字行,筆名張須,書齋名秋懷室、唐風廬,晚署井窗。祖籍安徽桐城,出生于江蘇淮陰,著名文史學家、教育家。歷任淮陰第六師范、揚州第八中學、蘇北淮泅中學、上海徐匯中學、上海震旦大學、徐州江蘇學院等學校教員,1953年任教于安徽師范大學,曾先后被選為蕪湖市政協委員和合肥市人大代表,并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編著出版有《通鑒學》《國史通略》《王家營志》《通志總序箋》《淮陰風土記》《秋懷室雜文》《師范國文述教》《中等學校適用應用文》等,且有《四史讀記》《清政十論》等未出版著作多部。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