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尋找光明記憶:工廠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099802
- 條形碼:9787807099802 ; 978-7-80709-98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找光明記憶:工廠故事 本書特色
大潮激蕩的中國城市化進程中 一個城市新城的蝶變之路日新月異的中國產業轉型過程中 一代創業者的逐夢之旅
尋找光明記憶:工廠故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深圳光明在由“農場”向“新城”轉變的過程中,“工廠”曾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工廠的崛起、工廠的消退,是光明新城的成長經歷,也是光明新城的青春記憶。《尋找光明記憶:工廠故事》是光明的故事,也是深圳的故事;是深圳經濟參與優選化的故事,也是共和國又一代奮斗者的故事。本書通過田野調查記錄傳統工業轉型現代工業,在大潮激蕩的城市化進程中的蛻變過程,直面普通勞動者的生存狀態,撰寫他們的精神面貌的文字,記錄梳理在地史。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深圳工廠,不同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興建的光明農場,其崛起的原因、產生的效應,都與世界經濟有著密切的關聯。光明雖然不是深圳當代工廠的發軔之地,光明工廠的體量也算不上龐大,但光明的工廠依然是優選工廠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深圳經濟參與優選化具體而微的見證。本書作為深圳工廠故事的一個縮影,作者團隊尋訪改革開放之初深圳光明工廠創建與發展的參與者或者見證者,走訪當年的工廠或現在的園區,整理工廠緊密相連的人與事,記錄伴隨經濟特區建設在光明留存的獨特記憶。其中既有細膩的場景和感性的人物描寫,亦有宏大社會背景和理性分析,展現了創業者與打工者的奮斗精神。 本書為《我們深圳》系列叢書的一本,《我們深圳》文叢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非虛構叢書。計劃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層面,帶領讀者發現深圳,題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藝術、創意、歷史以及人文共100個主題。從內容上我們將圍繞小切口深挖掘,講述一個民間的深圳、個人的深圳、充滿情懷的深圳,深入挖掘,撰寫內容,做到原創、獨特和深入。
尋找光明記憶:工廠故事 目錄
松白路
可樂汽水廠
世界工廠
深圳工廠的光明樣本
第二章 世界工廠的“光明時刻”
深圳不是小漁村,光明才是真正的農村
東莞廠的“太平模式”
寶安的“上屋模式”
公明工廠是“90 后”
光明臺商多
第三章 女工亞珍的如煙往事
人口紅利
隱藏在工廠里的寫作者
一個光明女工的如煙往事
第四章 才兼文武“藍鉑王”
下村訪沐青
空降與攀爬
軍旅與職場
出走與回歸
務實與務虛
第五章 開廠的故事
寶祥故事:設備要新
振野故事:跟市場走
益鵬灣故事:小得特別
摩麗斯丹故事:虎生的野心
第六章 工業區的“龍門客棧”
工廠·工業區·城中村
光明曾經的江湖
芙蓉旅館浮世繪
第七章 王牌喜德盛
緣起中華
自立品牌
走出泥沼
造一場吹不盡的風
王者榮耀
第八章 時間谷里訪伯尼
深圳“表”印象
情定伯爾尼
萬事開頭難
長風破浪時
鐘表業“聚變”
鳳凰落梧桐
光明新藍圖
相關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尋找光明記憶:工廠故事 作者簡介
深圳市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是光明區文體教育局的下屬文化事業單位。自2014年起開展了以收集整理與留存本地傳統文化歷史為主要目標的文化項目——尋找光明記憶。六年多來,項目組一百余次走進社區,采訪兩百余人,進行田野調查與采訪調研工作,組織以本土文化傳承為主題的大型活動十余場,開展以本土記憶為主題的展覽十余場,推動了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宣傳。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