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知道點世界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2429
- 條形碼:9787505752429 ; 978-7-5057-524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道點世界文化 本書特色
★文化學者余秋雨作序推薦:人憑文化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溝通,并通過文化證明自己是誰,因此,必須在文化的群峰間標畫一些簡明的線路,在歷史的大海中鋪設一些浮標的纜索,使人們既領略山水之勝又不至于沉溺。這種做法用一種通俗用語來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雜、太碎、太濫,只須“知道點”。 ★了解中外文史哲,看這套書就夠了。語言通俗,思路清晰,為我們整理出一套清晰的知識線路圖,有助于系統而全面地提高人文素養和基礎知識。 ★圖文結合,整體呈現更加生動具象,更有助于讀者閱讀,同時提高趣味性。
知道點世界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 古文明的脈絡 ; 推開異域之門 ; 信仰之旅 ; 希臘的光榮 ; 中世紀的十字架 ; 文學 ; 心靈的歷史 ; 現代哲學與科學 ; 神奇的藝術之旅幾部分, 主要內容包括: 瑪雅文明之謎、瑪雅金字塔、提卡爾國家公園、失落的瑪雅文明、與神共舞的瑪雅人、神秘的馬丘比丘、巨石陣之謎、無可逃脫的法老詛咒、永恒的木乃伊、法老的守護者等。
知道點世界文化 目錄
**輯 古文明的脈絡
瑪雅文明之謎
瑪雅金字塔
提卡爾國家公園
失落的瑪雅文明
與神共舞的瑪雅人
神秘的馬丘比丘
巨石陣之謎
無可逃脫的法老詛咒
永恒的木乃伊
法老的守護者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神奇古都底比斯
太陽之子—埃赫那吞
刻在泥版上的文字
讓人神往的“美索不達米亞”
漢謨拉比和刻在石柱上的法典
尼布甲尼撒二世
冒犯上帝的城市—巴比倫
亞述帝國與“血腥的獅穴”
宇宙四方之王—居魯士
波斯帝國的“大流士改革”
世界奇書—《一千零一夜》
第二輯 推開異域之門
流浪的猶太民族
尋找“約柜”和“所羅門珍寶”
所羅門的智慧與印章
摩西“十誡”
宗教圣地—哭墻
死亡之丘—摩亨佐.達羅
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摩訶婆羅多》的故事傳說
“吠陀文學”小釋
迦梨陀娑和《沙恭達羅》
惡魔阿修羅
阿育王的“黑”“白”時代
紀念愛情的奢侈品—泰姬陵
日本茶道
假名文字的由來
日本俳句
日本的浮世繪
舞樂、歌舞伎和能樂
朝鮮半島的文字變遷
第三輯 信仰之旅
藝術寶庫—阿旃陀石窟
“投身飼虎”的故事
關于佛教
舍利和塔
犍陀羅藝術
柬埔寨的吳哥遺跡
印尼的金字塔—婆羅浮屠佛塔
第四輯 希臘的光榮
地下迷宮
雅典衛城
希臘國寶—帕特農神廟
古希臘的奧林匹亞賽會
為美女而戰—特洛伊戰爭
源于古希臘的馬拉松
斯巴達及斯巴達人
亞歷山大及其帝國
雅典改革家—梭倫
伯里克利與雅典
雅典的貝殼放逐法
雅典著名的雄辯家—德摩斯梯尼
歷史之父—希羅多德
“古希臘三賢”之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之死
“古希臘三賢”之柏拉圖
“古希臘三賢”之亞里士多德
神王—宙斯
荷馬與《荷馬史詩》
《伊利亞特》與《奧德賽》
詩人桂冠的來歷
古希臘悲喜劇的誕生
古希臘悲劇作家之埃斯庫羅斯
古希臘悲劇作家之索福克勒斯
古希臘悲劇作家之歐里庇得斯
伊索與《伊索寓言》
希臘雕刻—《擲鐵餅者》
阿歷山德羅斯的《米洛斯的維納斯》
第五輯 羅馬的夢想
龐貝古城
羅馬和母狼的故事
白鵝拯救了羅馬
法西斯笞棒
古代的坦克—戰象
格斗運動—角斗
古羅馬斗獸場
羅馬帝國奠基者—愷撒大帝
羅馬帝國**元首—奧古斯都
圖拉真紀功柱
勝利者的建筑
第六輯 中世紀的十字架
馬上貴族—騎士
西亞的宗教戰爭
歐洲歷史上的王冠
英王稱號的歷史沿革
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游記》
新航路開拓者—達.伽馬
第七輯 文學:心靈的歷史
文藝復興之父—彼特拉克
但丁與《神曲》
薄伽丘與《十日談》
塞萬提斯和《堂吉訶德》
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
彌爾頓與《失樂園》
莫里哀與他的喜劇人生
歌德—魏瑪的古典主義代表
拜倫—憂郁的浪漫主義詩人
湖畔派詩人
雨果與他的《悲慘世界》
司湯達—與政治同行的作家
文學史上的拿破侖—巴爾扎克
狄更斯的文學世界
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普希金
俄國批判主義作家—果戈理
托爾斯泰的文學世界
諾貝爾文學獎
第八輯 現代哲學與科學
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
尼采的“唯意志論”
亨利.柏格森的生命哲學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現代天文學開創者—哥白尼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
揭開雷電之謎的人—富蘭克林
生理學無冕之王—巴甫洛夫
第九輯 神奇的藝術之旅
藝術大師米開朗琪羅
蒙娜麗莎的微笑
羅丹的《思想者》
莫奈與印象派繪畫
畢加索與《格爾尼卡》
后印象派畫家梵.高
“樂圣”——貝多芬
“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肖邦
芭蕾舞
華爾茲舞
絢麗奔放的西班牙舞
別具風情的拉丁舞
現代舞之母—鄧肯
知道點世界文化 節選
這套“知道點”叢書,邀我寫序。我對叢書的名稱有點好奇,一問,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就決定寫了。 原來,這套叢書里每一本的標題,都以“知道點”開頭,如《知道點中國歷史》《知道點中國文化》《知道點世界文化》…… 落腳點都顯得宏大,而著眼點卻很謙虛,顯出青年作者的俏皮。中外文化是萬仞群峰,我們不應該畏其高峻而倉皇躲開,更不應該看了兩眼就自以為已經了如指掌。我們所能做的是,恭敬地在山腳下仰視,勤快地在山道口打聽,簡單說來,也就是:知道點。 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區區五尺之軀,不以文化群峰作為背景,只是一種無覺無明、平庸卑瑣的生理存在。人憑文化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溝通,并通過文化證明自己是誰,對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種榮辱感。記得有一次中央電視臺舉辦全國直播的青年藝術人才大獎賽,比賽中有一項文史知識測試。結果出乎意料,幾億觀眾對這一部分的關注遠遠超過比賽的主體項目,全國各省觀眾對于自己省派出的選手在藝術技能上的落敗并不在乎,卻無法容忍他們居然答不出那些文史知識的試題。由此可知,直到今天,很多人還是習慣于在文化上尋求自身尊嚴和群體尊嚴的,這很不錯。 但是,緊接下來的問題是,又必須提防人們對于文史知識的沉溺。沉溺,看似深入,實則是一種以文化名義制造的滅頂之災。中國從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誘別人沉溺來謀生,很不道德。 因此,必須在文化的群峰間標畫一些簡明的線路,在歷史的大海中鋪設一些浮標的纜索,使人們既領略山水之勝又不至于沉溺。這種做法用一種通俗用語來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雜、太碎、太濫,只需“知道點”。 “知道點”,不是降低標準,而是提高標準。這就像線路的設定者一定比一般的逛山者更懂得山,纜索鋪設者也一定比一般的游水者更熟識海。不僅更懂、更熟識,而且也更有人道精神,更有文化責任。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這套“知道點”叢書是一項有價值的事業。新世紀的公民不可能全然舍棄人類以前創造的文化歷史背景,卻又不能讓以前的創造來阻斷今天的創造,因此應該有更多的山路劃定者和纜索鋪設者。只有這樣,壯麗的歷史文化才能真正成為新世紀的財產。 余秋雨
知道點世界文化 作者簡介
汪淼,資深媒體人,曾做過9年記者,喜歡攝影,熱愛文學、歷史。現為自媒體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