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經義述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33506
- 條形碼:9787550633506 ; 978-7-5506-335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義述聞 本書特色
★16開精裝,鳳凰出版社出版。
★王引之,江蘇高郵人,清代著名學者。曾任翰林院編修、禮部尚書、工部尚書。曾奉旨勘訂《康熙字典》訛誤,撰成《字典考證》。王引之少年就從事聲韻、文字、訓詁學研究,深得其父王念孫的精髓,王念孫曾喜日:“此子可以傳我所學!”
★本書系王念孫、王引之父子校讀《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大小戴《記》、左公穀三《傳》《國語》《爾雅》諸經之后,就其中經傳文字訛誤,注疏師說異同,皆考辨而成札記,體例與《讀書雜志》如出一轍。
★國學大師章太炎自幼研習這部巨著,至老仍置于案頭的“不遷之書”。
本書為《國家圖書館藏未刊稿叢書》之《著作編》之一。《經義述聞》共三十二卷。稿本依據撰寫年代為序,主要由《校書録》、《經義述聞》初刻本稿本、二刻本稿本、三刻本稿本構成。解決了大量經史文獻中訛字、衍文、脫簡、句讀的問題,為研讀經書的重要參考書,在校勘、訓詁、音韻學上有重要參考價值。由稿本與刊本的生成過程,可辨析《經義述聞》的撰述經過,或有助于厘清《經義述聞》作者疑案問題。
經義述聞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家圖書館藏未刊稿叢書》之《著作編》之一。《經義述聞》共三十二卷。《經義述聞》稿本依據撰寫年代為序,主要由《校書録》稿本、《經義述聞》初刻本稿本、《經義 述聞》二刻本稿本、《經義述聞》三刻本稿本構成,解釋了大量經史傳記中訛字、衍文、脫簡、句讀的問題,為研讀經書的重要參考書,在校勘、訓詁、音韻學上有重要參考價值。詳 繹諸文稿,固非一時之作,猶待分門別類,更由稿本—刊本之生成過程,辨析《經義述聞》之撰述經過,或有助于厘清《經義述聞》作者疑案問題。
經義述聞 節選
經義述聞 作者簡介
王引之(1766—1834),江蘇高郵人,字伯申,號曼卿,是王念孫長子,清代著名學者。曾任翰林院編修、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引之從二十歲起,即研究《爾雅》《說文》《音學》等書,所學益精,終成《經義述聞》三十二卷。還著有《經傳釋詞》十卷。收集虛詞100個,舉例說明其意義、用法、演變,注重從聲音相通去尋求意義上的關聯,從語法意義上去理解虛詞,開拓了古漢語虛詞研究的新途徑。
- 主題:
書不錯,包裝加固加厚太單薄,兩張沒有粘貼好的氣泡膜和一個紙箱,紙箱都破了,幸虧書冊不多,不能全損。
- 小編回復:
- 很抱歉,本書是出版社的尾貨圖書,因出版年代久遠、庫房保管不善,品相欠佳。如對圖書質量不滿意,可以聯系客服反饋。
- 主題:書很好 書很好
這部巨著雖署名王引之,卻是他與父親王念孫合作完成,是王氏父子在經學、小學和校勘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對包括九經三傳以及《國語》《大戴禮記》等儒學經典,進行了有根有據的考證。博引舊注而不機械墨守、因聲求義破解舊說之失,以審慎的批判性思考、先進的語言學方法,切實解決了經典文本中的大量疑難之處。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