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論法的精神(全六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2204256
- 條形碼:9787222204256 ; 978-7-222-2042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法的精神(全六冊) 本書特色
◇中國政法大學羅翔教授 ,理性和自由的法典,法學精神啟蒙 ◇張雁深經典全譯本,詳盡導讀、注釋,無數法學教授與學生的案頭常備書 ◇涉及人口、氣候、經濟等,不僅是法學, 是貼近生活的政治學+社會學經典 ◇六卷分冊,便攜閱讀,套盒設計,兼具收藏價值 ◇全書605節,平均每節僅1000字,5分鐘讀一節,了解 的原則(*測算參考2002年頒布的《全日制普通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中國高中生閱讀一般現代文的速度不少于 600 字\/分鐘)
論法的精神(全六冊) 內容簡介
《論法的精神》是一部綜合性的政治學著作,被伏爾泰譽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全書從自然法、法律與政體的關系、商業、貨幣、貿易、人口及宗教等社會因素,全面分析了君主政體、專制政體、共和政體的優劣,探究三權分立制的西方國家得以建立與維系的原則。 孟德斯鳩認為在政治體制背后有一套“原則”存在。這套“原則”會驅動人民來支持該政權并為其效力。民主共和的原則為“崇尚德性”,將公共利益置于個人之上。君主制的動力則是“熱愛榮譽”,對于更高位階、特權的渴望。專制政體的原則便是“對統治者的恐懼”。
論法的精神(全六冊) 目錄
孟德斯鳩和他的著作
著者原序
**卷
**章 一般的法
第二章 由政體的性質直接引伸出來的法律
第三章 三種政體的原則
第四章 教育的法律應該和政體的原則相適應
第五章 立法應與政體的原則相適應
第六章 各政體原則的結果和民、刑法的繁簡、判決的形式、處刑等的關系
第七章 政體原則與節儉法律、奢侈以及婦女身分的關系
第八章 三種政體原則的腐化
第二卷
第九章 法律與防御力量的關系
第十章 法律與攻擊力量的關系
第十一章 規定政治自由的法律和政制的關系
第十二章 建立政治自由的法律和公民的關系
第十三章 賦稅、國庫收入的多寡與自由的關系
第三卷
第十四章 法律和氣候的性質的關系
第十五章 民事奴隸制的法律和氣候的性質的關系
第十六章 家庭奴隸制的法律和氣候的性質的關系
第十七章 政治奴役的法律和氣候的性質的關系
第十八章 法律和土壤的性質的關系
第十九章 法律和構成一個民族的一般精神、風俗與習慣的那些原則的關系
第四卷
第二十章 從貿易的本質和特點論法律對貿易的關系
第二十一章 從世界貿易的變革論法律與貿易的關系
第二十二章 法律與使用貨幣的關系
第二十三章 法律和人口的關系
第五卷
第二十四章 從宗教慣例和宗教本身考察各國國家建立的宗教和法律的關系
第二十五章 法律和各國宗教的建立及對外政策的關系
第二十六章 法律和它所規定的事物秩序的關系
第六卷
第二十七章 羅馬繼承法的起源和變革
第二十八章 法國民法的起源和變革
第二十九章 制定法律的方式
第三十章 法蘭克人的封建法律理論和君主國的建立
第三十一章 法蘭克人的封建法律理論對他們的君主國的革命的關系
論法的精神(全六冊) 節選
著者原序 這本書里無數事物之中如果有一件竟是出乎我意料而冒犯了人們的話,我至少應該說,那不是我惡意地放進去的。我生來沒有一點兒以非難別人為快的性情。柏拉圖感謝天,使他出生在蘇格拉底的時代。我也感謝天,使我出生在我生活所寄托的政府之下,并且感謝它,要我服從那些它所叫我愛戴的人們。 我有一個請求,總怕人們不允許。就是請求讀者對一本二十年的著作不要讀一會兒就進行論斷;要對整本書,而不是對幾句話,加以贊許或非議。如果人們想尋找著者的意圖的話,他們只有在著作的意圖里才能很好地發現它。 我首先研究了人;我相信,在這樣無限參差駁雜的法律和風俗之中,人不是單純地跟著幻想走的。 我建立了一些原則。我看見了:個別的情況是服從這些原則的,仿佛是由原則引申而出的;所有各國的歷史都不過是由這些原則而來的結果;每一個個別的法律都和另一個法律聯系著,或是依賴于一個更具有一般性的法律。 當我回顧古代,我便追尋它的精神之所在,以免把實際不同的情況當做相同,或是看不出外貌相似的情況間的差別。 我的原則不是從我的成見,而是從事物的性質推演出來的。 在這里,有許多真理是只有在看到它們和其他的真理之間的聯系時才能被覺察出來的。我們越思考到細節,便會越感覺到這些原則的確實性。我并沒有完全敘述這些細節,因為誰能全都敘述而不感到厭煩呢? 在這本書里,人們是找不到奇趣奔逸的筆墨的。這種筆法似乎是今天著述的特色。我們只要把眼界稍微放寬一些去審察事物,則奇思遐想便將溘然消逝。通常奇思遐想的產生,是因為我們只把精神貫注到事物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各方面。 我的著作,沒有意思非難任何國家已經建立了的東西,每個國家將在這本書里找到自己的準則所以建立的理由。我們并且將自然地從那里得到一個推論,就是只有那些十分幸福地生來就有天才洞察一個國家的整個政制的人們,才配建議改制。 啟迪人民不是無關緊要的事。官吏的成見是從國家的成見產生的。當蒙昧時代,人們就是做了極壞的事也毫無疑懼。在開明之世,即使做了*大的好事也還是要戰栗的。我們看到舊時的弊病,并想要如何加以改正,但也要注意改正的本身的弊病。對邪惡,我們不去動它,如果怕改糟了的話。對良善,我們也不去動它,如果對改善有所懷疑的話。我們觀察局部,不過是為了作整體的判斷。我們研究一切的原因,不過是為了觀察一切的后果。 如果我的書提供了新理由,使每個人愛他的責任、愛他的君主、愛他的祖國、愛他的法律的話,使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政命、每一個崗位,都更好地感覺到自己是幸福的話;那我便是所有人們當中*快樂的人了。 如果我的書能使那些發號施令的人增加他們應該發布什么命令的知識,并使那些服從命令的人從服從上找到新的樂趣的話,那我便是所有人們當中*快樂的人了。 如果我的書能使人類糾正他們的成見的話,那我便是所有人們當中*快樂的人了。我這里所謂成見,并不是那種使人們對某些事物愚昧無知的東西,而是那種使人們對自己愚昧無知的東西。 我們是在努力教導人類的過程中,才能夠實行那個包括“愛一切人”在內的一般德行。人是具有適應性的存在物,他在社會上能同別人的思想和印象相適應。同樣他也能夠認識自己的本性,如果人們使他看到這個本性的話。他也能夠失掉對自己本性的感覺,如果人們把這個本性掩飾起來,使他看不見的話。 這本著作,我曾屢次著手去寫,也曾屢次擱置下來;我曾無數次把寫好的手稿投棄給清風去玩弄;我每天都覺得寫這本書的雙手日益失去執筆的能力;我追求著我的目標而沒有一定的計劃;我不懂得什么是原則,什么是例外;我找到了真理,只是把它再丟掉而已。但是,當我一旦發現了我的原則的時候,我所追尋的東西便全都向我源源而來了;而且在二十年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我的著作開始、增長、成熟、完成。如果這本書獲得一些成功的話,那么,主要應歸功于主題的莊嚴性,但是我卻不認為我是完全缺乏天才的。當我看到在我之前,法蘭西、英格蘭和德意志有那樣多偉大的人物曾經從事寫作,我景慕不置;但是我并沒有失掉我的勇氣。我同達·科雷久一樣地說:“我也是畫家。”
論法的精神(全六冊) 作者簡介
孟德斯鳩 1689.1.18—1755.2.10 法國啟蒙時期思想家、法學家,“三權分立”學說的奠基人。 1748年出版《論法的精神》,這部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與法律理論發展的基礎。這本包羅萬象的著作被伏爾泰稱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 張雁深 1910—1968 翻譯家,精通英、日、法、意大利四門外文 自燕京大學畢業后,留校任職。1952年調入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編輯組,從事史料翻譯、編纂、考辨工作。同時致力于“侵華史研究”,擬完成《法國侵華史》等6部著作,立志把余生完全投入其中,擴大中法關系史研究的幅度與深度。 即使身體狀況不佳,張雁深仍遵照近史所安排,為同仁教授法文,并為長久計,拿出私藏的3套15冊課本,交由圖書室保存。 1966 年8月,張雁深病情加重,一切脫離常軌,更無潛心研究的條件。1968年10月2日,病重離世。其妻張綠子,本命鳥居綠子,是日本學者鳥居龍藏之女,曾供職于故宮博物院,后攜子女返回日本生活。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