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90715
- 條形碼:9787030690715 ; 978-7-03-06907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以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為目標,針對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山西老工業基地的能源轉型發展問題開展了研究。通過調研分析了解我國兩大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現狀,并與國外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經典案例進行對比分析,采用綜合能源優化模型分析并提出了能源革命內涵、戰略定位及目標、實施路線圖和舉措建議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 目錄
**章 研究背景和意義 1
**節 能源革命是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的重要支撐 1
第二節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4
第三節 研究思路和方法 7
第二章 老工業基地能源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及關鍵問題 9
**節 老工業基地能源資源稟賦及發展基本特征 9
第二節 老工業基地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基本特征 22
第三節 老工業基地能源發展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31
第四節 老工業基地發展的關鍵問題 35
第三章 典型案例分析 45
**節 德國魯爾區轉型分析 45
第二節 徐州潘安湖采煤塌陷區轉型發展分析 47
第三節 大慶油田轉型發展分析 53
第四節 實施燃煤電廠生物質耦合改造項目分析 54
第五節 潞安集團煤基制油及精細化學品項目分析 56
第六節 隆基山西光伏項目分析 58
第七節 河北省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分析 62
第四章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戰略 64
**節 老工業基地能源革命內涵 64
第二節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的戰略定位及目標 67
第三節 老工業基地能源革命實施路線 70
第五章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 74
**節 能源革命綜合效益評估框架和方法 74
第二節 能源革命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綜合效益 75
第三節 能源革命對山西老工業基地的綜合效益 77
第六章 戰略舉措及政策建議 89
**節 戰略舉措 89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7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 節選
**章 研究背景和意義 **節 能源革命是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的重要支撐 一、能源革命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戰略舉措 “十二五”以來,我國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供給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發展質量逐步提高,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開始涌現,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正在形成,能源發展也正由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經濟效益低的“黑色經濟”,轉向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經濟效益高的“綠色經濟”,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發展道路成為普遍共識,能源發展站到轉型變革的新起點。 進入“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進入新階段,能源消費增長換擋減速,保供壓力明顯緩解,供需相對寬松,但在供求關系緩和的同時,結構性、體制機制性等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凸顯,生態環境承載力脆弱,技術水平亟須突破,成為制約能源綠色發展的重要因素。能源事關國家安全,針對現階段能源發展機遇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明確提出了我國能源安全發展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思想,即“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1]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2]。這些重要戰略思想和論述,開辟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理論的新境界,為我國能源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3]。 二、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是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中的老工業基地包含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山西工業基地。東北地區主要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3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年以來,東北老工業基地源源不斷地為國家輸送了大量鋼鐵、煤炭、石油、電力、木材等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為我國的能源發展、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 20世紀 50年代,東北地區以占全國 8%左右的人口和地域面積創造了全國 25%以上的工業產值,然而在此后 20年該比例發生了明顯的下降 [4]。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逐漸失去制度性優勢,并需要承受比其他地區更多的改革與體制轉換成本,其經濟地位不斷下降 [5]。東北經濟在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需求結構、發展模式上存在著多種不平衡,這些不平衡嚴重制約了東北經濟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東北地區進入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亟須轉型發展。 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老工業基地,在認真履行全國能源基地責任的過程中,因煤而興、因煤而困的矛盾始終揮之不去。長期以來高強度、粗放式、大規模的煤炭資源開發,導致山西省產業單一、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煤炭資源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地制約著山西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6-7]。 2016年 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將區域發展戰略提升到了新高度,賦予了新內涵,部署了新任務,突出了“四大板塊”和“三大戰略”相互呼應的特點,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能源的支撐保障與協調發展。由于各區域能源資源稟賦特點差異較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現狀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國家推進能源革命的過程中,必須與區域發展戰略有機結合,重點突出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8]。 2016年 4月 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發布。該意見提出,到 2020年,東北地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在此基礎上,再用 10年左右時間,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帶。2019年 3月 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推進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出臺一批改革創新舉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會議強調,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保障能源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本之策。山西要通過綜合改革試點,努力在提高能源供給體系質量效益、構建清潔低碳用能模式、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擴大能源對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此前的 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為山西省加快破解制約資源型經濟轉型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走出一條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努力把山西省改革發展推向更加深入的新階段,為其他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經驗[9-12]。 三、能源革命是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撐 能源革命是推進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重要的農業基地。推動東北經濟脫困向好、實現新時期振興發展,事關全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事關區域協調發展全局,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福祉。 2019年 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提出“山西要通過綜合改革試點,努力在提高能源供給體系質量效益、構建清潔低碳用能模式、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擴大能源對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 東北作為我國典型的老工業地區,國家發展戰略為東北轉型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其中重要一環。認真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總體要求,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優化能源結構,以能源技術創新為動力,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撐。 東北老工業基地工業轉型應重點突破產業結構不平衡、環境污染嚴重的發展現狀。長期以來,東北地區工業比重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主要依靠重化工產業來發展經濟。其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呈現以下特征:大多數企業處于產業鏈的上游或中低端,創新能力不足,產學研協同機制不順暢,嚴重依賴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與此同時,污染物排放問題嚴重,廢棄礦山/礦井的生態環境負效應明顯。 山西省具有能源革命需求,面對能源革命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順應發展大勢,以打造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為戰略定位,以服務全省經濟轉型為戰略目標,推動山西能源革命發展行穩致遠,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實現山西經濟較快、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開展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戰略研究,有利于增強區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加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建設生態文明,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戰略支撐。 第二節 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為促進老工業基地區域內能源開發利用多元化轉型、區域間能源全產業鏈互補協同、國際能源大合作三大戰略發揮積極效應,東北、山西等老工業基地應積極把握新時期的機遇,認清能源革命所面臨的挑戰,發揮區域聯動優勢,創造能源產業新動力。 一、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面臨的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為東北老工業基地能源革命帶來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機遇。受“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與推進,國內外區域經濟都面臨著新的形勢。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東北地區的首要任務就是建設東北亞開放窗口。現階段的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將會有效拉動各區域內需,為各區域間合作創造更大空間;優化產能與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將會有力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新常態下全國產業結構全面調整,**、第二、第三產業比重不斷重塑,傳統工業升級改造。市場經濟改革為東北這樣工業占比較大、民營企業發展失衡的經濟現狀體制創新奠定了基礎。同時,東北老工業基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巨大的存量資產,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支持,技術進步為老工業基地能源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家能源戰略部署為東北地區能源革命提供了新的機遇。2016年 4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聯合發布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 2016.2030年)》,提出了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部署了 15項具體任務,包含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等。 2016年 6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中國制造 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再次為能源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國家能源局批準多項儲能、能源創收項目;2018年 1月,科學技術部將“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列入重點專項,積極加以支持。可見,我國能源產業正在以迅猛之勢布局發展,對東北老工業地區能源轉型有著十分有利的影響。隨著中央批準的《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的實施,山西將是全國首個能源革命綜改試點,跨領域改革將全面鋪開,“一煤獨大”的畸重型產業結構即將發生變化。《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也要求,作為重要能源基地和老工業基地的山西“為其他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經驗”,該意見還明確了七方面重點任務,其中擺在首位的便是“健全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機制,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圍繞推動能源供給革命、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深化能源體制改革等內容,針對煤炭行業,到 2020年,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逐步提高到 2/3,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供應能力不斷增強,打造清潔能源供應升級版。國家發改委 2019年 4月印發的《 2019年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重點任務》中,對山西作為“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提出了具體要求:完善煤層氣勘查區塊公開競爭出讓制度,全面建立煤層氣礦業權退出機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輸配電價改革。完善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國有資本監督管理體制,調整優化國有資產布局,更大力度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能源革命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面臨的挑戰 老工業基地轉型觀念滯后,創新意愿不強。思想觀念不轉變,轉型發展就無法深入,當務之急在于地方政府解放思想、轉變發展觀念,以適應改革和發展新形勢的需要,用觀念轉變促進發展轉型。以山西為例,當前“山西經濟正處于一個重大歷史拐點”,到了發展動力深度轉換、經濟結構全面升級的新階段,無論是煤炭產業,還是整體經濟都需要在轉型創新中煥發新的活力。為應對東北經濟不斷加大的下行壓力,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驅動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轉變,再造區域競爭新優勢,國家在政策方面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導。但是,制約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突出,創業活動不活躍,新興產業發展滯后,科教優勢未能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東北老工業基地近年來經濟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轉型觀念滯后,創新意愿不強。因此,東北老工業基地推行轉型發展,也要觀念先行,以“問題導向、重點突破,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人才為本、強化激勵,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則為指導,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是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對老工業基地經濟發展存在影響。從國際方面來看,東北地區周邊國家發展緩慢,東北亞區域內部分國際矛盾突出,政治層面的不確定性對區域內國家經濟合作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從國內經濟形勢來看,當前全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加大,東北由于能源原材料產業和重化工業比重大,受國際市場變化和國內需求不足的影響更為明顯,加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