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案例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20368
- 條形碼:9787521620368 ; 978-7-5216-2036-8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案例教程 本書特色
黨政干部學法用法培訓推薦用書 行政執法日常工作**法律指導
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案例教程 內容簡介
為配合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工作開展,我們組織編寫了《“八五普法”學習讀本——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案例讀本》,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全面學習法律知識的輔助讀物。本書以《關于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意見》為指導,圍繞憲法、國家基本法律以及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案例的形式,多方面介紹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便于廣大國家工作人員學習法律知識,開闊法律視野,形成法治思維,強化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的觀念和能力。本書包括以下板塊:憲法與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程序法、國防法以及黨內法規,涵蓋了黨紀國法的方方面面。
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案例教程 目錄
**章憲法與相關法律
案例1: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齊某某與陳某某案
案例2:我國公民依法享有獲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陳某殺人放火疑案
案例3:賠償義務機關因申請人作虛假供述而免除賠償責任的,應予以舉證
——蒙某某申請國家賠償案
第二章民 法 典
案例1:依法維護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
——馬某某“被死亡”案
案例2: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現隱藏物的,應及時歸還權利人
——汪某某與詹某某隱藏物返還案
案例3:合同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信原則
——楊某與李某、張某案
案例4:非婚生子女享有同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李某某與侯某某、魏某案
案例5: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袁某某被狗咬傷致死案
案例6:死者姓名權、肖像權受侵犯,子女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責任
——甲肖像權被侵害案
案例7:公司員工泄露客戶個人信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王某與某貸款公司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
案例8:自愿實施緊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損害,無須承擔責任
——張某見義勇為案
案例9:高空墜物無法確定責任人的,可能的加害人共同賠償
——某小區高空墜物致人死亡案
第三章商法
案例1:合伙企業不得以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的限制對抗善意第三人
——某合伙企業合同案
案例2: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胡某某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案
案例3:加強保險業的監督管理,促進保險業的健康發展
——某保險公司編制虛假資料案
第四章行 政 法
案例1:公務員在辭職后兩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任職
——孫某辭職并出任某企業高管案
案例2:嚴肅行政機關紀律,規范公務人員行為
——某省行政機關公務員違紀違法相關案例
案例3:發信息騷擾他人、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留學生要挾女子被行政拘留案
案例4:拆除違法建筑結構,加強城鄉規劃管理
——某區城管局依法強制拆除違法建筑案
案例5:公務員不得拒絕執行上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行政決定
——某區建設環保局局長劉某受處分案
案例6:行政行為侵犯自身合法權益時,公民可依法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駱某申請行政復議案
案例7:規范突發事件應對活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某公司突發事件應對案
第五章經 濟 法
案例1: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反壟斷法》相關案例
案例2: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良好秩序
——《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案例
案例3:拍賣人應當與委托人簽訂書面委托拍賣合同
——孫某與某拍賣公司案
案例4:涉及社會公益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招標
——某建筑公司與王某中介合同案
案例5:銷售者不得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和失效、變質的產品
——范某與某超市銷售過期牛奶案
案例6: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王村第三生產大隊拒不支付土地補償費案
案例7:加強城市房地產管理,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
——違反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相關案例
案例8:政府采購中,供應商不得以虛假材料牟取中標、成交
——某公司提供虛假審計報告案
案例9:加強稅收征收管理,保障國家稅收收入
——違反稅收征收管理法相關案例
案例10: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違反《環境保護法》相關案例
第六章社 會 法
案例1:用人單位解除勞動者相關職務,并非等同于解除勞動關系
——某公司解除王某總經理職務案
案例2:用人單位不得在勞動者患病醫療期間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劉某某與某大學某學院案
案例3: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通過協商一致的方式排除繳納養老保險費
——某公司拒不為職工蘭某繳納養老保險費案
案例4: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主體責任
——違反《安全生產法》相關案例
案例5: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
——違反《職業病防治法》相關案例
案例6: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經濟健康
發展
——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相關案例
案例7:監護人應樹立正確家庭教育理念,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
——李某某故意傷害案
案例8: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為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馬某某與四子贍養案
案例9:依法保障婦女合法權益,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
——樊某與劉某性騷擾案
案例10:慈善活動應當遵循合法、自愿、誠信、非營利的原則
——違反《慈善法》相關案例
第七章刑法
案例1:任何人不得冒充現役軍人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閆某某冒充軍人招搖撞騙案
案例2:懲治危害生產安全犯罪,確保勞動生產安全有序
——危害生產安全犯罪相關案例
案例3:嚴厲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活動,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廖某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
案例4:嚴厲打擊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犯罪行為,確保社會秩序平穩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相關案例
案例5:嚴厲打擊排放危險廢物的犯罪行為,堅決保護自然環境
——某公司及韓某等3人污染環境案
案例6:嚴厲打擊食品犯罪行為,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食品犯罪相關案例
案例7: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藥的犯罪行為,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某藥廠生產、銷售假藥案
第八章程 序 法
案例1:確保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維護當事人合法民事權益
——違反《民事訴訟法》相關案例
案例2:對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不予起訴
——篡改同學高考志愿案
案例3:堅持依法行政,構建法治政府
——貝某與交警大隊行政處罰案
案例4:仲裁協議之效力不因合同變更、解除、終止或無效而受影響
——某水泥生產集團與某建筑公司合同糾紛案
案例5:堅決破解執行難問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杜某某申請執行某公司工資支付案
案例6:及時解決民間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某勞務公司與農民工之間勞資糾紛案
第九章黨內法規
案例1: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違反《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相關案例
案例2:強化黨內監督,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內監督相關案例
案例3:全面從嚴治黨,規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
——某學校校長趙某被問責案
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案例教程 節選
**章 憲法與相關法律 案例1:受教育是我國公民的權利,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齊某某與陳某某案 【案情簡介】 齊某某與陳某某同屬第八中學的學生,在中專考試中,齊某某被某商業學校錄取,陳某某則未通過考試。在父親的幫助下,陳某某竟從第八中學領取了某商業學校寄給齊某某的錄取通知書,冒名頂替其入學就讀,并在畢業后分配到某銀行工作。 得知真相的齊某某以姓名權和受教育權被侵害為由,將陳某某、某商業學校、第八中學和某市教委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16萬元、精神損失40萬元。同年,法院一審判決陳某某停止對齊某某姓名權的侵害、賠償精神損失費35萬元,并認定陳某某等侵害齊某某受教育權不能成立。原告不服,提起上訴。 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令陳某某停止對齊某某姓名權的侵害,賠償經濟損失48萬元及精神損失費5萬元。 【深度解析】 對于公民的受教育權,國家以憲法和法律的形式予以規定和完善,并對侵害公民受教育權的行為設定相應法律責任。《憲法》第4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同時,《教育法》第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第77條規定:“在招收學生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學條件的人員;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入學資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撤銷入學資格,并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二年以上五年以下;已經取得學位證書、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證書的,由頒發機構撤銷相關證書;已經成為公職人員的,依法給予開除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與他人串通,允許他人冒用本人身份,頂替本人取得的入學資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已經成為公職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組織、指使盜用或者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入學資格的,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屬于公職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入學資格被頂替權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請求恢復其入學資格。”第83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侵犯教師、受教育者、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對于公民的姓名權,我國法律也將其納入保護范圍。《民法典》第1012條規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第1014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或者名稱權。”姓名權屬于人格權,《民法典》第995條規定:“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案件中,陳某某在其父的安排下領取了原本屬于齊某某的錄取通知書,冒名頂替其入學就讀,并在畢業后分配到某銀行工作。而受害人齊某某在“被落榜”后,由于家境貧寒,無力復讀,只能在家務農和外出打工,人生軌跡就此發生改變。從法律上講,陳某某的行為直接侵犯了齊某某的姓名權,并通過冒用其姓名的方式間接侵犯了齊某某的受教育權,給齊某某在經濟上、精神上造成直接損失,陳某某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該案隨即引出一個法律問題,即人民法院能否援引憲法條文對陳某某侵犯齊某某受教育權的行為進行裁判,并要求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憲法》序言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表明憲法為一切組織和個人所遵守,其所規定的基本權利不僅對抗國家公權力的侵害,同時也抵制個人私權利的侵害。實踐中,雖然長期存在人民法院裁判不援引憲法的司法慣例,但這并不能表明人民法院不能援引憲法進行裁判,我國憲法和法律也未明文禁止。《憲法》第131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該條文中的“法律”,不僅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當然還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憲法。人民法院作為憲法的實施機關,當然享有憲法的適用權,可以在裁判中援引憲法來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 綜上所述,陳某某的過錯行為,不僅侵害了齊某某的姓名權,還侵害了齊某某的受教育權,并給其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齊某某有權依法向陳某某主張其姓名權和受教育權。對于齊某某的主張,人民法院可以援引憲法條文作出相應裁判。與此同時,該案也突破了人民法院長期不能直接援引憲法條文作為民事裁判依據的司法慣例,開創了我國憲法司法化的先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案例教程 作者簡介
法律應用研究中心是中國法制出版社內設的研究機構,由從事法規、案例圖書品種策劃出版的資深編輯、國內法學院系的資深教授組成,專門從事法學法律法規圖書的編輯研究,為廣大讀者提供學習法律的資料。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