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入門 [秦伯未醫學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26939
- 條形碼:9787521426939 ; 978-7-5214-269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入門 [秦伯未醫學叢書] 內容簡介
《中醫入門》是按中醫的體系,分為理、法、方、藥四個部分,依次敘述中醫的基本理論、生理、病因、診法、治療法則,以及方劑和藥物的組成運用等。由于《中醫入門》的編寫目的,在于使讀者在學后對中醫治病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方法有一個初步的概念,為進一步深入學習中醫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特就中醫的醫療特點“辨癥論治”作了比較詳細的敘述。可供目前一般初學中醫者作為入門讀物之用。
中醫入門 [秦伯未醫學叢書] 目錄
章
節中醫的特點1
一、整體觀念1
二、辨證論治4
第二節基本學說9
一、陰陽9
二、五行13
三、經絡17
四、預防20
第三節生理21
一、五臟六腑
(包括奇恒之腑)21
目錄
理論之部
二、十二經脈
(包括奇經八脈)26
三、氣血31
四、精氣神33
五、津液35
第四節病因36
一、外因36
二、內因41
三、不內外因43
四、三因括約45
中醫入門
第二章
節辨證50
一、表里寒熱虛實50
二、六經58
三、三焦(包括衛氣營血)60
四、病機64
第二節診法66
一、望診66
第三章
節方制99
一、君臣佐使99
二、七方101
三、劑型104
法則之部
二、聞診71
三、問診72
四、切診75
第三節治法81
一、正治和反治81
二、治本和治標82
三、八法85
四、常用治法92
方劑之部
第二節基本方劑和處方107
一、基本方劑107
二、處方舉例112
第四章
節采集和制117
一、采集117
二、制119
第二節藥性121
一、氣味121
目 錄3
藥物之部
二、效能125
三、歸經132
第三節使用134
一、配合(包括禁忌)134
二、用量139
節中醫的特點1
一、整體觀念1
二、辨證論治4
第二節基本學說9
一、陰陽9
二、五行13
三、經絡17
四、預防20
第三節生理21
一、五臟六腑
(包括奇恒之腑)21
目錄
理論之部
二、十二經脈
(包括奇經八脈)26
三、氣血31
四、精氣神33
五、津液35
第四節病因36
一、外因36
二、內因41
三、不內外因43
四、三因括約45
中醫入門
第二章
節辨證50
一、表里寒熱虛實50
二、六經58
三、三焦(包括衛氣營血)60
四、病機64
第二節診法66
一、望診66
第三章
節方制99
一、君臣佐使99
二、七方101
三、劑型104
法則之部
二、聞診71
三、問診72
四、切診75
第三節治法81
一、正治和反治81
二、治本和治標82
三、八法85
四、常用治法92
方劑之部
第二節基本方劑和處方107
一、基本方劑107
二、處方舉例112
第四章
節采集和制117
一、采集117
二、制119
第二節藥性121
一、氣味121
目 錄3
藥物之部
二、效能125
三、歸經132
第三節使用134
一、配合(包括禁忌)134
二、用量139
展開全部
中醫入門 [秦伯未醫學叢書] 作者簡介
《中醫入門》是按中醫的體系,分為理、法、方、藥四個部分,依次敘述中醫的基本理論、生理、病因、診法、治療法則,以及方劑和藥物的組成運用等。由于《中醫入門》的編寫目的,在于使讀者在學后對中醫治病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方法有一個初步的概念,為進一步深入學習中醫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特就中醫的醫療特點“辨癥論治”作了比較詳細的敘述。可供目前一般初學中醫者作為入門讀物之用。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