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明代都察院研究(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910440
- 條形碼:9787519910440 ; 978-7-5199-1044-0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代都察院研究(精裝) 本書特色
為深化監察制度研究增磚添瓦,是一部極具參考借鑒價值的學術著作 明代都察院研究是明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內容 。本書根據都察院組織機構比較松散,各主要類別官員之間關系不緊密、具有較強獨立性的特點,分“都御史”、“監察御史”上下兩編進行具體討論。本書是作者從事明代監察制度研究30來年的成果,真實呈現出了明代監察制度的執行面貌。
明代都察院研究(精裝) 內容簡介
都察院是明王朝的中央監察機構,在明代政治生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書根據都察院組織機構比較松散,各主要類別官員之間關系不緊密、具有較強獨立性的特點,分“都御史”“監察御史”上下兩行具體討論。
明代都察院研究(精裝)明代都察院研究(精裝) 前言
1989-1992年,我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許大齡先生。先生暮年,病魔纏身,備受折磨。但吾師仁愛,育才之心殷切,苦難之中,仍不辭辛勞,對弟子們,悉心培育,培土澆灌,整枝理葉。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完成了博士學業的洗煉,完成了《明代都察院研究》的寫作和答辯。1996年,吾師仙逝,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如今,30年過去了。世紀翻新,人事巨變。幾十個春秋逝去,然先生之慈容仍在眼前,教導猶響耳邊,感戴感念之情,與日俱增,師恩師德,須臾不曾忘懷。吾師之恩德,與天山齊肩,與日月同光!
我的博士論文——《明代都察院研究》,是在許先生親自指導下確定的。先生高度重視制度史研究,常常講述明王朝制度建設的成就,強調清承明制。1947年6月,他在燕京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學位論文即是《清代捐納制度之研究》。pan>先生認為“清之捐納,系因襲于明景泰后,似無疑義?济骶白诰疤┰,始開納粟事例”。2我們諸多弟子,在先生的教導啟示和鼓勵支持下,亦專注研究明代的制度建設。如師兄譚天星的博士論文是《明代政治》.3師兄趙子富的博士論文是《明代學校與科舉制度研究》。[4]
明代實行部、院并行制。國家設置都察院,與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并重,此乃明太祖朱元璋!疤嬉月斆魃裎渲Y,抱濟世安民之志”,“崛起布衣,奄奠海宇”,“武定禍亂,文致”,日借鑒歷代官制之得失,加以斟酌損益,罷丞相,政歸六部,“其糾劾則責之都察院”,0國家制度之系統完善,堪稱。然觀有明一代,制度雖備,卻亂政迭出;監察縝密,耳目遍布朝野,貪腐之風卻日甚一日,都察院職守廢讀。其間緣由,須從源頭追溯。
一、中國古代歷四次大規模的制度建設
重視制度建設,是我國的優良傳統。自夏商以來,中國古代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制度建設。
次在周初。周王朝立國伊始,損益夏商制度,建立諸侯分封制度。“周既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邶、鄘、衛)!盷“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于臣謀士,而師尚父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封召公奭……
高度重視人的建設,并為加強人的建設、實現社步付出了畢生努力。早在19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年,于湖南一師求學的,在與同學張昆弟的交談中就指出,人不能汲汲于衣食享受,應當追求更高的理想,“西人物質文明極盛,遂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發達已耳。若人生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無價值”。“吾輩必想一之方法,以解經濟問題,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義!盵45]1939年12月2pan>日,他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贊揚白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號召大家向白求恩學習,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46]我想,只要人類不甘于墮落,只要我們希望人類社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人的建設,就要朝著指明的這個目標和方向!
明代都察院研究(精裝) 目錄
引 言
上編 都御史
章 坐院都御史
節 坐院都御史的職司范圍
一、糾劾百司
二、考察官員
三、理刑名、讞大獄
四、提督各道
五、督理京營營政
第二節 坐院都御史與明代政治
一、都御史與其他主要政治勢力的關系
二、都御史政治地位及其變遷
第二章 都御督巡撫制度
節 都御督巡撫之制的確立
一、大臣出巡到督撫的設置
二、確立都御督巡撫制度
三督巡撫都御史設置概況
第二節 都御督巡撫與明代地方政治
一、從地方三司看都御督巡撫制度
出現的必然性
二督巡撫都御史的職責
三、都御督巡撫地方的具體問題
四、都御督巡撫之制的實質、作用和影響
第三節 都御督巡撫與明代鎮戍制度
一、明初鎮戍制度及其弊病
二、都御督巡撫與鎮戍制度的變化
下編 監察御史
章 十三道監察御史
節 十三道監察御史的人事管理制度
一、選拔與任用
二、考核
三、升遷
四、黜降
第二節 御史的常職
一、監察權
二、言事權
三、對實際政務的執行處理權
第三節 御史的差遣
一、點差御史的一般原則
二、各差概述
三、各差的共同性及明王朝差遣御史的實質
第四節 十三道監察御史的地位和作用(上)
一、期基本情況
二、腐化期基本情況
第五節 十三道監察御史的地位和作用(下)
三、整頓期基本情況
四、衰敝期基本情況
小結
第二章 御史巡按制度
節 御史巡按制度的形成及其內容
一、御史巡按制度的形成
二、御史巡按制度的內容
第二節 御史巡按與地方治亂興衰
一、御史巡按與地方建設的幾個重要方面
二、御史巡按制度的得失
結論
后記
明代都察院研究(精裝) 節選
坐院都御史,為都察院正官,或稱堂上官。額設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左、右金都御史各一人,正四品。左右都御史多不備員,或只設右都御史,或僅置左都御史。也有左右并設的情況,常以一人掌院,稱作臺長或道長、都憲憲、都堂、大中丞等。副都御史和金都御史或稱中丞,協理院務。
南京都察院,設右都御史一人,右副都御史一人,右金都御史一人。
南京督察院事權比較微弱,本章所述以北院為主,兼及南院。
節 坐院都御史的職司范圍
《明史·職官志》言:“都御史,職專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耳目風紀之司!背龔棑舨还环ㄖ猓坝龀P、考察,同吏部司賢否陟黜。大獄重囚會鞠于外朝,偕刑部、大理寺之。其奉敕內地,拊循外地,各專其敕行事”。這是對坐院都御史職責權力的概括敘述。而對他們所擁有的參預廷議大政、廷推大臣、督理營政等權力并未言及。本節擬對其職司范圍作一全面具體的論述。
一、糾劾百司
對百官有司一應不公不法之言行,都御史皆有糾劾之權!短旄畯V記》著重記述了如下幾個方面:“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狠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用者,劾!
作為明王朝的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重要和根本的職責和權力,就是對所有文武官員和各級各類衙門違背紀綱法度的行為實行監督糾劾。劉宗周說:“都察院,風紀之司也,百司庶府于是乎資彈壓!薄岸疾煸旱闹饕賳T括都御史和十三道監察御史,皆負有這種糾舉之責。但都御史為本院行政長官,為諸御史之表率,其作用表現得尤為突出。宣德三年(1428)七月,明宣宗敕諭行在都察院右都御史顧佐時說:“都察院受朝廷耳目之寄,掌國家紀綱之任。用得其人,則庶政,群僚警肅;用非其人,則百職怠弛,小人橫恣。必盡公廉乃稱斯職!瓲栕魟傊绷喸陔扌,今特畀爾斯任,其竭誠盡力,必公必明,恪恭夙夜,毋憚勤勞,彈劾愆謬,毋避權要,毋枉良善,毋縱奸宄,庶幾人知警畏,弊以清革,副朕簡任之意!奔m彈不法,使百官警肅、盡其職守,以致封建之治,全賴都御史用得其人。都御史在糾劾方面的權責之重,從這個敕諭中可以想見。嘉靖六年(1527)十月,署都察院事兵部左侍郎張孚敬上疏,以都御史顧佐奉公守職為例,也論及這個問題。他說:“國朝顧佐為都御史,在朝大臣有貪墨不法,許穿緋衣當御前面加糾舉,就行拿問。故都御史凡衣緋衣入朝之日,必有糾舉,大臣莫不股栗。今此職不舉,故大臣無忌憚,朝多貪墨。如之何民不窮且盜也!眴
都御史在糾劾百司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還表現在他們的倡率作用上。除在內督率御史外,在外要督率巡撫、巡按。上述張孚敬的奏疏中即指出:“至于令行禁止,尤在都察院而已。夫都察院所以掌法于內者也,巡撫、巡按所以布法于外者也!薄罢圃汗俦卦诘萌,始能倡率撫巡,揚勵百司。其守令等官一有慢令害民者,撫巡官即按之無貸;撫巡官一有不奉法者,掌院官即按之無貸,則法無往不行矣。”這里,把都御史在糾劾方面的倡率作用,上升到巡撫、巡按能否奉法守職、朝廷法令能否得以貫徹的高度。
二、考察官員
考察官員方面,都御史的職責主要有如下兩點。
pan style="font-family:宋體">獨立負責考核御史及按察司堂上官
都御史作為都察院堂上官,對監察御史有直接的獨立考核權。這一點,將在下編章節關于監察御史的考核問題上專門談到。對按察司堂上官的考察,洪武二十六年(1393)規定:“按察司五品以上,系正官、佐貳官,三年考滿”,“別無考核衙門,從都察院考核”。這里所講的都察院,事實上是指都御史。網考察官吏,是關系到吏治民生的大問題。御史、按察司堂上官都擁有一定的考察官吏的權力,而對他們的考察,直接由都御史負責。這反映了明王朝對官員考察事務的重視及都御史在官員考察方面職責的重大。永樂九年(141pan>)閏十二月,明成祖朱棣諭示都察……
明代都察院研究(精裝) 作者簡介
陸振興,1964年生,河南省鄲城縣人。1982年至1989年在蘭州大學歷史系學習,1989年至1992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長期從事政策理論研究和干部人事工作,長期致力于中國歷史、諸子百家學說和詩文研究。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