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法治中國建設的動員邏輯與認同聚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9792
- 條形碼:9787520389792 ; 978-7-5203-897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治中國建設的動員邏輯與認同聚合 本書特色
本書從“政治動員”與法治社會化的角度,全面系統地闡釋了黨的領導、法治中國建設以及法治認同各主體之間的關系,強調了具有*高權威的執政黨以其強大的政治資源凝聚能力,而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動員主導者與認同對象,并指出黨的領導的動員優勢集中表現在意識形態、組織網絡與權力結構三個方面。
法治中國建設的動員邏輯與認同聚合 內容簡介
本書以“動員”與“認同”為理論視角探討法治中國建設的動態過程與主客體關系。法治中國建設的根本保證在于加強黨的領導權威,這反映出黨的領導權威內在結構中具有法治建設事業所需要的動員力量。這其中包括領導法治建設的思想權威、確保法治建設高效展開的制度體系以及實現國家治理體系法治化的權力結構。與此同時,法治中國建設不是純粹“自生自發秩序”的結果,而必須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中以強有力的政治智慧與領導核心加以推動,并由全社會在“公度性聚合”過程中產生全面的認同。
法治中國建設的動員邏輯與認同聚合 目錄
**節 法治中國建設:國家治理領域的一場深刻革命
第二節 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動力問題
第三節 研究法治中國建設的政治動員視角
第四節 研究意義與方法
**章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內在機理
**節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命題確證
第二節 法理型政治秩序的建構
第三節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內在張力
第四節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理論框架
第二章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主體權威
**節 靈魂:內聚性的意識形態
第二節 體系:富有活力的組織網絡
第三節 保證:支配性的權力結構
第四節 權威的力量
第三章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主體-對象”互動
**節 動員對象的法治主體性
第二節 法治社會化中的“權利-義務”配置
第三節 群眾路線與法治社會化
第四章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基本范式
**節 法治宣教
第二節 組織控制
第三節 利益整合
第四節 新媒體與法治動員渠道擴展
第五章 法治中國建設的認同聚合
**節 執政合法性的法治建構
第二節 作為政治議題的法治建構
第三節 法治認同的意識形態建構
第六章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激勵保障
**節 “意識-機制-行動”的理論邏輯
第二節 理念供給與制度激勵
第三節 法治中國建設動員的社會資本
結論
**節 從工具性法治到價值性法治
第二節 從動員法治到自覺法治
參考文獻
后記
法治中國建設的動員邏輯與認同聚合 作者簡介
趙子堯,1986年生,云南曲靖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云南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法理學、法政治學研究。在《思想戰線》《甘肅社會科學》《探索》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主持或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多項。入選云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青年人才”專項、云南大學“東陸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