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蔬果歲時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1842
- 條形碼:9787108071842 ; 978-7-108-0718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蔬果歲時記 本書特色
全書二十余篇“論食”文章,皆為作者到處“暴食”后的心得和體會,誠如陳思和所言:“焦桐如前輩詩人余光中,雙手各執一端:左手繆斯,右手烹飪,詩與美食,不相上下…焦桐近年寫作為數可觀的飲食散文,歷數臺灣飲食,放眼世界佳肴,色香雙全,是上好的精神佳肴…讀之忍俊不禁,讀后頓覺腹饑,于是尋找食物充腹。”全書累積了作者十余年的美食經驗,被認為是“開拓了飲食書寫的新的向度”。張曉風就曾說:“……早期的美食寫作重點是懷鄉,美食文學到逯耀東而一變,至焦桐而二變,逯氏把地區懷念擴充為歷史懷念,美食終于走進歷史的大殿堂,而焦桐卻把食物加以詩的桂冠,讓它接近宗教的高度。”
蔬果歲時記 內容簡介
青蔥、竹筍、苦瓜、南瓜、青梅、文旦、甘蔗、橙子……這些綠色蔬果,天然代表了健康和環保,體現了中華美食的精髓,然而總是作為配角,并不受重視。在焦桐筆下,它們成為反復吟味的主角,66篇文章為66種蔬果立傳,講述關于它們的食物、情感、人生、文化,從古到今,從內到外,從書本到田間,從舌尖到心頭。
蔬果歲時記 目錄
蔬果歲時記 節選
橙 子 11 月—隔年1 月 夜宿亞士都飯店,多次旅行到花蓮總是選擇住在此處,我喜歡這家老旅館,尤其黃昏時坐在二樓喝咖啡,看旁邊的太平洋,覺得心蕩神馳,世界變得遼闊。 早餐時遇見希臘詩人維斯托尼提斯(Anastassis Vistonitis),遂邀同桌聊天,剛關心他如此簡陋的早餐還能忍受嗎,連蛋也沒有? 服務員就適時為他送來一盤炒蛋,不久又送來三明治,我見那三明治甚為豐富可口,明顯是用心特制的。不是自助餐嗎?這老外為什么吃得如此特別?喔,我們怕外國人吃不慣中式早餐,特地為他另外準備一份。我也可以來一份嗎?餐臺上幾乎都不是食物,我也想吃三明治;我現在跟老外同桌,地位可不可以跟著提升? 其實我早已習慣服務業優待洋人、冷落同胞了。維斯托尼提斯指著橙子問這是什么水果?臺灣橙。我鼓勵他多吃,現在正值盛產期。橙的品種甚夥,諸如柳橙、晚侖西亞、錦橙、血橙、臍橙等等; 橙子即柳橙,人們咸信是1930 年由廣東引進臺灣,直到20 世紀60 年代才大量栽培,現在是臺灣秋、冬季的經濟果樹。其名稱由來流傳著誤讀的笑談:橙和燈字形相似,閩南語又“丁”“燈”同音。 古坑堪稱臺灣的橙子之鄉,種植面積*大,產量占全臺三分之一;每年12 月古坑鄉公所都舉辦“古坑橙子節”。橙子節很重要, 遠比各種政治人物誕辰日重要。臺灣盛產橙子,一度因生產過剩而傷農,一粒一元賤售,當時古坑的一位女中學生沈芯菱架設“守護臺灣橙子”網站,為農民請命,挽救了橙子的價格。 它是柚、橘的混血種,果皮不像橘那么容易剝,一般多是切橙子,洗凈后切塊,此種吃法是方便,缺點則不免弄得雙手膩黏。若像剝柚子般,中間橫劃一刀再上下去皮,則可以一瓣瓣剝開來吃。周邦彥《少年游· 感舊》描述用并州水果刀切,當時的橙較酸,故撒了些鹽以突顯甜度:“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詞中描寫那剝橙的纖手應是李師師,心靈手巧的煙花女。 大仲馬敘述橙子時說,古羅馬人討厭橙的氣味,“*好的一個品種無疑來自中國,在那里被稱為橘子。它比我們玩的撞球還要小,有些橘子甚至只有核桃那么大,但色紅皮薄,氣味跟檸檬相近。橘子的果肉很甜,但汁水不多”。大仲馬顯然橙橘不分,他吃的可能是砂糖橘。 橙子一般到9 月才陸續成熟;為提早上市,有些農民才五分熟就噴灑退酸劑,采收后繼續泡退酸劑。這種毒橙子當然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有人教導挑橙子,要選底部呈一圓圈的“印仔柑”;其實也不見得,我曾據以購買,并未粒粒香甜多汁。擇橙之道先看色澤,以橙黃均勻者為佳;要之,皮不可太厚,我的經驗是厚皮者通常少汁,寡味矣。其次挑選外表有些傷痕的;表皮受到霜害或蟲害的“火燒柑”皆完全成熟才采收,多很甜美;只要吾人不在意長相, 農人就會少噴灑一點農藥。 在樹上自然成熟的橙子,甜味和香氣都顯得清淡、節制,有一種雋永的香味。不僅果實甜美,橙子皮富含精油,是天然的清潔劑,曬干后可做芳香劑。但也因人而異,喬安妮· 哈莉絲(Joanne Harris)長篇小說《柳橙的四分之五》敘述主角法蘭波伊絲和她的母親像死對頭;母親每聞到柳橙味就頭暈、惡心,病懨懨像條蟲; 她卻偏偏故意藏柳橙在屋子里,好像藏著引爆親情的定時炸彈。 橙子香甜多汁,也很適合榨汁,雙雙襁褓時我總是到批發市場購買整箱,抱著她喂飲。它頗耐儲藏,買回來只要不悶箱,冷藏可儲存近一月。 我偏愛的是“雞蛋丁”,色澤鮮黃,油胞細致;那是老叢所生, 產量少,果實小,風味絕佳。*美味的橙子都長在樹叢外圍,顯得“非主流”,也要忍受較多的風霜,表皮又容易遭樹枝劃傷;然則也因而領受了更多陽光的愛撫。可見凡事都不要太在意外表,莫介意處境不在核心位置,也別怨嘆身上留下的傷痕。
蔬果歲時記 作者簡介
焦桐臺灣《飲食》雜志、“二魚文化”出版公司創辦人,1956年生于臺灣高雄市,曾習戲劇,編、導過舞臺劇于臺北公演,已出版著作包括詩集《焦桐詩集:1980-1993》《完全壯陽食譜》《青春標本》,散文《在世界的邊緣》《我的房事》《暴食江湖》《臺灣味道》《蔬果歲時記》《味道臺北舊城區》,及童話、論述等等三十余種,編有年度飲食文選、年度詩選、年度小說選、年度散文選及各種主題文選五十余種。長期擔任文學傳播工作,現為臺灣飲食文化協會理事長、臺灣“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