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歐洲的細節:從海洋帝國到歐洲聯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102295
- 條形碼:9787213102295 ; 978-7-213-1022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洲的細節:從海洋帝國到歐洲聯盟 本書特色
世界上**個現代意義上的共和國,世界上**個資本主義國家,世界上**家股份制公司,世界上**家中央銀行,世界上**家證券交易所,人均收入世界**的國家,人均GDP全球**的國家,世界**大花卉出口國,世界上**家奶酪交易中心,世界上**只股票出現的地方,**個填海造地的國家,全球博物館密度*高的地方,世界上平均海拔*低的國家,歐盟的“首都”所在地,歐盟委員會所在地,北約總部所在地,歐洲法院所在地,國際法庭所在地,歐洲統計局所在地,歐洲投資銀行總部所在地……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歐洲的一切都在這里! 專欄作家葉克飛親身探訪歐盟總部、北約總部的駐地,荷蘭東印度公司遺址等幽秘之地,從細節中理解歐洲!
歐洲的細節:從海洋帝國到歐洲聯盟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歷史細節、城市細節、文化細節、經濟細節和教育細節5方面出發,闡述被英、法、德三國圍繞的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個小國,是如何發掘自己的潛力,獨樹一幟,成為歐洲聯盟,乃至整個歐洲排頭兵,并用文化、經濟和教育引領全世界風潮的。
歐洲的細節:從海洋帝國到歐洲聯盟 目錄
Part 1 歷史的細節:人類**場資產階級革命為何出現在荷蘭,而不是別處
1 風車帶來的土地和國家
2 “城市=國家”,且必須為自己負責
3 沒錢的國王們統領不了歐洲人
4 做生意勝于爭奪霸權
5 做生意的荷蘭人
6 不真實的郁金香泡沫故事
7 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
8 歐盟第三首都:盧森堡
9 在申根,20多個國家沒了邊境
10 用小城市推動歐洲一體化
11 布魯塞爾是如何成為“歐洲首都”的
12 歐洲法院中的歐洲
13 歐盟為何只可能涎生于馬斯特里赫特
Part 2 城市的細節:悠久歷史造就保護城市的意識
1 把城市運河挖成世界文化遺產
2 為何低地三國能無限誕生藝術和科學名人
3 值得我們學習的教堂改造經驗
4 在泥漿里蓋摩天大樓
5 方塊屋——從公共住宅到博物館住宅兩用
6 交通與城市建設相呼應
7 “薩克斯之城”迪南——有錢人的生活你想不到
8 統一混亂,歐洲一體化從這兩座小城開始
9 因予連而著名的廣場
10 尋找星星——現代城市里的古要塞
11 為風車正名,為風車設立節日
12 完全市場化的電視臺怎么辦下去
13 芝士就是力量
14 從不掉鏈子的“歐洲菜籃子”
15 重建一座城計劃
16 在布魯日,政治和經濟的重要性都趕不上保護歷史
17 滑鐵盧不在法國,而在比利時
18 蒙斯的鐘樓保護
19 農村不應是“臟亂差”的代名瀏
20 規劃原生態農村
21 填海造地,規劃小島
22 將廢棄港口變成風景秀麗的后花園
23 別有風情的山頂小鎮
24 只有450戶的大城市
Part 3 文化的細節:凡·高、《丁丁歷險記》、藍精靈、米菲兔與其他
1 國王墓地的隔壁是藝術家
2 紅燈區不紅:因為開放,所以尊重
3 雨果與菲安登/16s
4 根特音樂節:*好的音樂節
5 汽車博物館與博物館中的三個細節
6 已經忘懷的毒氣戰與《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簽訂
7 不同于美國的現實超級英雄
8 用《丁丁歷險記》撬動與他國的文化交流
9 隱藏在比利時人內心的超現實主義
10 《馬拉之死》與歐洲文化的反思
11 樂器博物館之樂
12 凡·高,阿姆斯特丹的靈魂
13 米菲兔:嘴是×的兔子
14 從布雷達看荷蘭人的好客
Part 4 經濟的細節:小生意人就要將店鋪開到全世界各個角落
1 小國的大智慧
2 小國煉鋼鐵照樣造就了世界**
3 火車站也能成為景點
4 安特衛普為什么能供應全世界80%的鉆石成品
5 世界金融管理凈資產第二的盧森堡
6 瓷器:偷學與發揚
7 歐洲瓷器之王—一代爾夫特藍瓷
8 根特,商業傳統的揮斥之地
9 本可靠臉卻偏要靠腦子的米菲兔經濟
10 如何將工業城市變成宜居城市
11 開展國際貿易,《丁丁歷險記》先行
Part 5 教育的細節:為學之道,可以大成
1 學校不止教知識,也可以教時尚
2 世界*美書店,天堂觸手可及
3 老建筑燒完了,在騰出來的地方建一座大學城吧
4 魯汶的大學與大學的魯汶
歐洲的細節:從海洋帝國到歐洲聯盟 節選
1 風車帶來的土地和國家 兒子仰著頭,在烈日下瞇著眼睛,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站在面前的“老師”。 此“老師”可不是人,而是一架名為“老師”的風車。它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一架造紙用風車,盡管外觀平淡無奇,卻已有數百年歷史,幾百年來它一直在生產優質紙張。它生產的*著名的產品誕生于1692年,據說就是那年制造的紙張后來流入美國,成為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的用紙。 年幼的兒子當然不懂美國《獨立宣言》的意義何等重大,他一心只對這座風車的樣子感興趣。 這里是荷蘭贊丹的桑斯安斯,是荷蘭*負盛名的風車村。 “老師”當然不是這里唯一的風車,它往往會被大多數游客錯過,因為它并未跟游客必去的風車群在一起,而是遠遠矗立在田野邊。 在這個距離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不過幾十千米、風景如畫的小村里,目前仍有數架風車,部分風車現已成為博物館。其中,“戴皇冠的坡倫堡”是荷蘭僅存的5架鋸木風車之一,可惜不對外開放。“貓”是研磨礦物的磨坊,生產各種染色材料,向游客開放。“追尋者”和“斑點母雞”都是榨}由磨坊,至今仍在運轉使用。此外,還有風車用于制造芝士或用于鋸木。 這些備司其職的風車,當年令這座小鎮異常繁榮。甚至因為這些風車的存在,贊丹還被視為世界上**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區。在這一帶,鼎盛時曾有800多架風車。一架架風車與一個個手工作坊,完美地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寧靜而美麗,絕無后世工業區的污染。 也是在這座小鎮中,還有一棟名叫“沙皇彼得之家”的房屋。它建于1632年,曾是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居住過的地方。彼得一世在年輕時有感于俄國的守舊落后,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前往西歐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回國后,他全面推行西化改革,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和教育,*終奠定了近代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基礎。這座“沙皇彼得之家”就是當年彼得一世在桑斯安斯學習造船時的住所,如今已被改造成為博物館。 站在小小的博物館里,我們每個人都難免心潮澎湃。那個統治著龐大卻落后帝國的年輕沙皇,將這座小鎮當成自己的修行之地,只因為那時荷蘭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或者說,風車代表著當時*先進的生產力。 人們認為荷蘭有三大標志——風車、郁金香和紅燈區。在我看來,三者其實都是經濟符號。郁金香曾是世界經濟史上*大的泡沫,極具代表性。紅燈區則代表著荷蘭對自由的領悟,紅燈區的存在并未導致荷蘭色情行業泛濫和社會風氣淫靡,反而使其成為世界上風氣*健康的國家之一。這兩點我們后面還會提到。這種自由開放的態度也體現在經濟領域,幾百年來,荷蘭一直是世界上*尊重市場的國家。 風車呢?如今散落在荷蘭備處,變成景點的風車,曾是幾百年前荷蘭經濟中*重要的一環,更是荷蘭精神的見證。或者說,只有弄懂風車經濟學,才能弄懂荷蘭這個國家。 荷蘭的風車經濟學,隨時代而變,各具特點。根據其特點,我覺得至少可以劃分為三個時代,即“爭地”時代、“海上馬車夫”時代和現代文明時代。 荷蘭是個低地之國,近1/4的國土低于海平面,還有1/3的面積僅僅高于海平面一米左右。干百年來,荷蘭人一直筑壩圍堤,與海爭地,終于造就出今日的宜居之國。 風車的出現并非偶然,尼德蘭地區位于西風帶,又瀕臨大西洋,別的不多,就是風多。*初,荷蘭人用手工磨制谷物,后來改用“馬拉踏車”和水車,再之后他們發現并開始利用風力。 1229年,世界上**架以風為動力的風車在這片土地上誕生,因其造價低廉且堅固耐用,很快便得到普及。當時,風車除了碾磨谷物之外,還可加工大麥、鋸木、榨油…… 不過風車*重要的功能還是抽水。1414年,荷蘭人發明了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早用于排水的風車。14SO年前后,風車在荷蘭南部已隨處可見。就像那句諺語所說:“上帝創造了人,風車創造了荷蘭。”也正是依靠風車,荷蘭才從海洋中獲取了近1/4的國土。 為了適應尼德蘭地區濕潤多雨、風向多變的氣候,荷蘭人不僅創造而且改造了風車。他們給風車配上活動頂篷,進而將頂篷安在滾輪上,使之能夠利用不同風向工作。這就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荷蘭式風車。 在斯托克豪森的《荷蘭風車》一書中,專門提及中世紀時期荷蘭對風車的重視。當時,為了不影響風力,風車附近禁止修建房屋和種植樹木。 風車甚至是一種恩賜。《荷蘭風車》還收錄了一封書信:“1299年圣·尼古拉斯日后的星期四,布拉班特省和林堡省大公約翰一世在賜給阿諾德斯封地外,另賜予他可以在哈默德·馮·羅德鎮(今圣烏登羅德鎮)和斯金利鎮(今斯海恩德爾鎮)之間,挑選一處*佳地點修建一架風車的權利。同時允許其世代免交風車稅。”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擁有風車是尼德蘭地區貿易中心及城鎮居民才有的特權。阿姆斯特丹、海牙、烏得勒支和哈勒姆等城市莫不如是。那些足有幾層樓高、擁有寬闊翼展的風車,曾是這片土地上*重要的建筑。 P2-5
歐洲的細節:從海洋帝國到歐洲聯盟 作者簡介
葉克飛,現供職于中山日報社,是一名專欄作家、歷史暢銷書作家、業余旅行家。他癡迷歐洲,專注于歐洲人文寫作,是個不折不扣的“歐洲通”。著有《金融政治學》《故人何寂寞》《殘酷世界和最愛的你》和《為戀愛平反》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